让祖国的花朵安然绽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3-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孩子的安全,牵动着每一个家长、每一个办学者的心。近年来,各地通过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建立长效机制、打造“学校——家”无缝对接的安全链条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行动,为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编织了一张安全防护网。

    ■本报记者 柯进

    “安全不保,何谈教育!”3月31日,是第1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乎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健康成长,关乎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近年来,为了保护好每个孩子,将意外事故降到最低,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

    学生安全从安全意识教育开始

    安全无小事,孩子的安全,牵动着每一个家长、每一个办学者的心。

    一项社会安全生产调查结果显示,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的缺乏是造成安全事故的“第一杀手”,在众多安全事故的人为因素中,因安全意识缺乏而造成的安全事故超过90%。

    2007年6月1日,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四条小学成立了北京第一所“童警学校”,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身着警服的小交警,无论走到哪,都会引起周围人的注意,都会引来一片掌声,小小交警队因而成了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与西四北四条小学的做法相似,全国不少地区都将安全意识教育作为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的突破口。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组织观看视频、模拟表演、唱儿歌等,将预防溺水教育、地震逃生知识融入课堂,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救生方法,提高自救自护能力;安徽、陕西等地通过举办“中小学安全教育活动周”,征集宣传标语、开展知识竞赛、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寓教于乐,增强学生安全意识;黑龙江等地中小学把消防安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消防安全“家庭作业”,制定逃生计划、绘制路线图、举行消防疏散演练,筑牢消防安全“防火墙”。

    安全教育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学校日常教育管理中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近年来,河北省探索出“2+2+N”应急教育演练管理模式,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集中演练,“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两次应急教育演练专题活动,开学初、放假前、特殊时段随机开展安全教育演练活动。

    依托这种应急教育演练管理模式,唐山市结合市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中小学应急逃生演练活动开展率达到100%,其中英才学校坚持每两周组织一次疏散逃生演练活动。正是得益于这种常态应急演练,在2012年“5·28”唐山地震中,英才学校2000多名师生在2分钟内实现了有序撤离。

    长效机制确保校园安全“无死角”

    据2007年一项调查测算,我国14岁及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为十万分之23.23。专家表示,其中80%的事故,只要防护到位,是可以避免的。

    为建立适合中小学实际的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全国各地进行过不少探索。青岛市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了学生溺水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和防溺网络体系。

    在运行机制上,青岛市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预防学生溺水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各岗位职责,校长与班主任、教师签订预防学生溺水教育责任书,将防溺水教育责任分解到每个教师。在此基础上,青岛市建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总召集人,由教育、宣传、安监、公安、卫生、建设、水利、国土资源、红十字会等部门组成的预防学生溺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区、市政府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区、镇、村、学校四级预防学生溺水工作责任制。

    与之类似,北京市海淀区将学校安全工作的重心前移到事故的预防阶段,专门编写《校园安全工作问答》,并将安全预防纳入各校常态化管理。每学年的上、下半年,海淀区都会排查学校内各类建筑和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体育活动设施以及公共活动场所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建立台账,逐项落实整改措施、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消除隐患。

    吉林省四平市在构建学生安全教育、家长协同、社会联动“三张网络”的基础上,完善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实现了安全教育的广覆盖、全员化。

    事实上,校园安全是一项点多、面广的复杂工作,如果没有必要的物质条件,没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长效运行机制,就很可能流于形式。近年来,全国各地围绕“平安校园建设”,不断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建设,以确保校园安全教育、安全防范不留“死角”——

    山东等地中小学配备专职保安,24小时值守监控,同时组织教师值班,学生协管,做到“校园安全,人人参与”;

    湖南、河南等地在事故多发水域设立安全巡视员或监督管理员,加强巡查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河北等地为中小学、幼儿园安装视频监控、周界报警、网络报警及红外线报警装置,确保关键部位监控“全天候”……

    打造“学校——家”无缝对接的安全链条

    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是学校安全工作的一个盲区。如何确保孩子们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一直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难题。其中,校车安全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2011年8月,教育部启动了校车运营管理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校车运营管理有一定基础的辽宁省桓仁县、黑龙江省鸡西市、浙江省德清县、山东省威海市、山东省无棣县、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6个县区市为试点地区。

    两年多来,特别是在《校车安全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6个试点地区立足本地实际,在确保校车安全方面探索出了许多经验。试点地区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坚持政府主导,以财政补贴方式,将解决学生上下学交通问题作为重点民生工程,通过与客运公司签订运营协议成立校园车队、增加公交车的运载能力、成立校车运营公司等方式,确保学生“家——学校”、“学校——家”之间的安全。 

    各地的探索远远不止于此,海南省海口市还试点了义务教育学生免费公交政策,通过在学校附近增设公交站点、增加发车密度,对公交公司进行财政补贴等方式,实现了学生接送车的“公交化”。四川省绵阳市安县探索出校门、车门和家门“三门无缝对接模式”,保证了学生在往返于“三门”之间的交通安全……

    一系列扎实有效的行动,为中小学生校门之外的安全打造了一条完整的安全链条,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编织了一张安全可靠的防护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