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千校一面”如何扭转?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4-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是扭转普通高中“千校一面”的重要途径,当前尤其需要从创新育人模式做起,进一步深化课程和教育教学改革。在推动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发展过程中,需要防范简单化倾向和急躁化情绪。

    ■汪明

    当前普通高中“千校一面”,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既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要求,又难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已经成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推动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发展,正是致力于从源头上扭转普通高中“千校一面”,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从实践层面看,办学特色可以源自学校教学与管理的不同层面,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育环境、课程体系、培养方式、教育评价等都有可能成为办学特色的重要内容。当前推动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发展,创新育人模式将是一个重要突破口,普通高中课程和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不断深化。

    深化课程改革是扭转普通高中“千校一面”,推动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课程是最重要的教育载体,学生有差异、个性化的发展主要通过学习丰富多彩的课程来实现。推动学校特色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合理确定必修、选修课程比例,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同样也是扭转普通高中“千校一面”,推动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正视学生之间存在事实上差异的基础上,通过落实选修制度,积极推进走班制、学分制和导师制,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课程学习需求。近年来,北京市十一学校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探索让学生全部选课走班的方式值得关注。没有了传统模式下的固定教室,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按照自己选择的课程表,携带学习资料和用品,按时到相应的学科教室上课。实行全面走班制,是一项富有挑战且意义深远的改革尝试。 

    扭转普通高中“千校一面”,推动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发展,应当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和教育教学改革,这一点已逐渐成为共识。围绕这一目标,近年来各地开展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尝试。以浙江省为例,通过构建丰富且富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以及相应的选课制度、学分制度、弹性学时制度和评价制度,以课程特色彰显学校特色,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学习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需求。《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提出的改革思路包括:必修课没有全省统一课表、将原来的会考转为学业水平考试、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完善选课走班制、实行弹性学制、按学分收费(按照谁提供课程谁收费的原则,实行按学分收费制度,即将原学期学费分为注册学费和学分学费)。这些改革探索为推动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扭转普通高中“千校一面”,推动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发展,除了需要创新育人模式,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从政府管理的角度看,要给予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模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更多自主权,允许并鼓励地方和学校积极开展特色办学的改革实验。同时,要逐步建立多样化的普通高中办学水平评估办法,突出对学校特色的评价,引导学校从单纯追求升学率转向努力办出特色。

    扭转普通高中“千校一面”,推动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发展,需要防范简单化倾向。特色就是要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特色发展的目标应当牢牢锁定学生,不可过分专注于学校品牌打造而忽视学生发展需求。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推动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发展,并不意味着要让所有学校都成为特色学校,特色发展与创建特色学校不能简单地画等号。对于一些传统的艺术类、外语类特色学校固然应当鼓励,但特色发展远不止于此,当前尤其要注重以课程多样化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实现学校的“规范”+“特色”,学生的“合格”+“特长”。虽然不能寄希望所有学校都成为特色学校,但应当鼓励所有学校都能大胆追求自身的办学特色。

    扭转普通高中“千校一面”,推动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发展,需要防范急躁化情绪。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办学特色是学校在相应理念引导下长期实践的结果,因此,找寻学校特色发展的路径,必须强化实践探索,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丰富并发展特色的内涵。寄希望在短时间内打造出学校特色品牌,并过度依赖行政力量推动,都不免有点简单化。可以看到,扭转普通高中“千校一面”,推动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而非短期行为,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非局部改革,需要从长计议、科学谋划,防止因为急功近利而采取一些不切实际的做法。

    (作者系教育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敬请关注下一期《普通高中“办学活力”如何释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