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联校网教,激活山沟沟里的课堂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5-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联校网教”不仅解决走教的三难问题,而且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互联共享。

    ■华小雯

    “坐在演播室内就可以同步为三个教学点上英语课,并同时完成辅导和作业批改,这在过去根本是无法想象的事情!”上完网教课后,梅田联校汪飞燕老师掩饰不住满脸的激动。在过去,为教学点完成一节英语课,汪老师得翻山涉水数十公里,一个来回就要花上一天时间。

    “逼”出来的网教改革

    湖北省通山县地处山区库区,为解决上学难问题,保留有79个教学点。可家长们却宁愿把孩子送到十几公里外的镇上学校去上学,也不肯在家门口上学。

    “农村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出路在共享优质师资”,县教育局长余昌仁说。通山县把促进优质师资资源共享作为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利用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在“联校走教”的基础上,运用教育信息化手段实现联校与教学点间远程同步交互教学,实施“联校网教”。2013年,首先选择幕阜山深处的黄沙铺镇梅田联校试点。

    “我们联校网教覆盖明水、渣林、柏树3个教学点,网教周课时达24节,覆盖75%的课程教学。”梅田联校校长王能动说。可就在一年前,王校长说到“走教”还是一肚子苦水。联校教学点多在山头、库尾,交通十分不便,“走教难”、“难走教”、“教好难”成了所有联校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联校网教”不仅解决“走教”的“三难”问题,而且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互联共享。

    “多”出来的优秀师资

    “我们有好多好多新老师,他们在屏幕上,会教我们英语,还教我们唱歌。”明水教学点的小孟涵一脸幸福地告诉记者。

    明水教学点只有1名老师,两个教学班,共16名学生。去年11月以前,除音乐、美术等少数课程能见到走教老师外,其它时间就只有田海燕老师。

    “孩子们天性是愿意接受更多老师的教育的,一个老师、一个面孔不利于对孩子们的教育”,田老师说。据了解,网教前,梅田联校本部教师平均周课时28节,再加上“走教”师资占用率大,花费时间多,教学产出低,学校根本无法安排更多的教师开展走教。实行“联校网教”后,联校80%以上教师能够胜任网教工作,教师“足不出校”即可同步为多个教学点学生上课。

    “活”起来的课堂教学

    “现在,孩子们一听说上网教课就欢呼雀跃起来,上课也特别投入和活泼,真没想到这是我们山沟里的课堂。”李向村老师感慨万分。

    网教平台搭建起来后,教学点教师可以通过信息网络与联校本部教师一起集体备课,一起开展教学研究。现在,联校本部信息化教学基本上做到了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

    为了实现“人人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目标,几年来,通山县先后投入3000余万元,建起“班班通”800余个,计算机教室118个,实现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先后在黄沙铺镇、大畈镇、杨芳林乡铺开网教试点,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自开展网教以来,群众对教学点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许多家长又把孩子从镇上的学校转回了村小,联校网教赢得了师生和家长的普遍赞誉。明水教学点开展网教工作后,就有4名学生回村就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