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工程师是这样炼成的
盐城工学院“预就业”学生在企业现场熟悉工作流程。(资料图片)
地方院校工程教育的改革绝不是增减几个专业和学时所能解决的,需要在人才定位、课程方案、培养路径、质量评价等方面打出“组合拳”。
■本报记者 陈志伟 张学军 通讯员 刘咏 孙雷
近日,盐城工学院2014届郝松、李立松等8名在国民油井华高石油设备(上海)有限公司“预就业”实习的毕业生,全部被该公司留用。经过“预就业”实习,学校每年被全球500强企业和知名跨国企业集团聘用的毕业生不在少数,有些已经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近年来,盐城工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在江苏省同类高校中位居前列。2013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98.27%,全校13个学院中,有9个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高质量就业的背后是学校10年来坚持工程教育改革的探索、对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的坚守。学校党委书记姚冠新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说,地方院校工程教育的改革绝不是增减几个专业和学时所能解决的,需要在人才定位、课程方案、培养路径、质量评价等方面打出“组合拳”。
在社会需求中定位
工程教育改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高质就业为根本。
说到“预就业”,自然要提及首先试行这一培养模式的优集学院,它是盐城工学院与西门子工业软件公司深化校企合作的结晶。
早在1997年,盐城工学院就成为西门子工业软件公司“NX”软件的用户,这是一套拥有完整体系的三维数字化设计制造系统软件。学校用这套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和科研,1999年成为该软件授权培训中心。2004年7月,该公司推行“GO PLM”计划,与高校合作共同为中国的制造业培养造就数字化设计制造管理的高质量人才,学校欣然加入这个计划。
多年来的产学研历程,“NX”这套软件引起学校改革者更深层次的思考——让“NX”成为以信息技术改革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平台和工具。于是,一个更为主动和积极的教改想法萌生了。
2005年9月,盐城工学院与西门子工业软件公司共建的优集学院正式成立,随之一场“小范围、大幅度”的工程教育改革正式拉开序幕。
当时的学校副校长、优集学院院长刘德仿认为,工程教育改革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高质就业为根本”。同时根据制造业的职业岗位链——“研发—设计—制造—维护”的要求,将人才培养目标清晰地定位在“设计”环节上。显然这与研究型高校培养以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产品研发人才、高职院校培养以岗位技能操作为主要工作特征的技能型人才有着明晰的区分度。
应该说,抢抓“GO PLM”计划这个机遇,成立优集学院,让盐城工学院顺应了信息化融入工业化的世界潮流,适应了市场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更满足了学校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而对西门子工业软件公司来说,则意味着有更多未来的工程师将使用“NX”这套先进的系统。这样的合作,双方何乐而不为。
如今,在西门子工业软件公司官网上,盐城工学院与西门子公司之间“用户—培训中心—研发伙伴—教育伙伴”的合作模式,已经成为该公司“GO PLM”计划中专业综合改革的实施范例,公司还向美国和印度等国推广这一办学模式。
在教学体系上起步
打破传统教学结构,强化能力综合实训,建立由通识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拓展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四大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
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到深处是教学。盐城工学院着手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出发,进行一个全方位的顶层设计。为此,优集学院打破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种以知识传授为特征的传统教学结构,强化能力综合实训,建立由通识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拓展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四大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
通识能力主要由人文素养、信息素养、数理力学基础、英语等模块构成;专业基础能力主要指机械产品结构设计能力、制造工艺设计与实施的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主要包括机电控制设计能力、专用设备设计能力、模具设计能力;职业适应能力主要通过毕业实习与设计来提升。
在设置各实践教学环节时,学院增加实践教学比重达到35%;增设“学期论文”教学环节,设置“技术工作实践”,按知识和能力体系设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习),安排全流程综合性产品设计实训,让学生在企业实训基地完成产品设计。
课程是核心,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性环节。学院从学生“四年学习和就业规划”出发重构课程体系:大一时,通过“三维建模与机械工程图”课程和“三维建模综合训练”环节的培养,能够熟练掌握设计软件,流畅完成简单设计,例如减速器零部件模型和装配模型的设计。大二时,通过“技术工作实践”等课程的学习,完成更复杂的工程设计,类似拖拉机爬行挡数字化模型。大三时,在“产品设计综合实习”环节,要求学生运用相关技术进行产品的结构设计及主要零件设计,运用专门软件进行产品的有限元分析和运动仿真,对主要零件进行工装设计和工艺设计。至此,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完成。大四时,学生更多时间是在实习基地进行“真刀实枪”工程实习和演练,包括选择产品设计、模具设计、产品自动化设计系统开发,以及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应用等方面课题。
教师是关键。学院逐步建成了一支由学校教师、企业专家组成的专兼职结合的工程实践教师队伍。学院通过NX CAD教员认证的教师有20多名,占专业教师总数的71%。
如果说全新工程教学体系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厚土”,那么,校内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就是提升工程能力的实战场和演练地。
在校内,制造技术训练中心、物理及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计算机应用中心等是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教学基地。这些中心拥有数控车床等现代制造设备,来到这里就像进入一个工厂,机械、数控、编程等所有工科基本技能都得到锻炼。学生们在这些中心锻炼了动手能力,缩短了就业适应期。
在校外,学校通过与企业联合共建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实行“岗位引导,项目绑定”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将企业实际工程问题设计成可供学生研讨的课题,配备企业导师与学业导师。近年来,学校与地方政府和百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共建了300 多个实践教学基地,覆盖学校所有专业。
学校通过奖励学分、资金资助等方式来拓展实践教学途径,引导学生参加科研与创新实践,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育学生创新能力。近年来,有一批学生在“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器人创意设计大赛”、“周培源力学竞赛”等全国各类大赛中摘金夺银。特别是2013年学校学生在“挑战杯”大赛中脱颖而出,参赛作品荣获一等奖和全国仅20所高校获得的“交叉创新一等奖”。
在培养模式上破题
“预就业”深化校企深度合作,构建学校、企业、学生共赢的合作平台,打破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壁垒。
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中下厂难、动手难,学生缺少企业实际工程训练环境,这一直是工程教育改革中面临的难题。优集学院2008年以推广“预就业”实习模式破解了这道难题。
这种“预就业”实习模式与订单培养方式不同,是采取“全年周期”企业实践。每年4月,学院组织企业来校从大三在校生中选拔学生,然后大四全年在企业顶岗实习。企业安排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导师,直接参与公司实际项目,指导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并按月支付学生实习津贴。一些企业还为“预就业”学生开设选修课程,进行业务培训。
在企业里实践,在项目里设计,在企业里答辩,“预就业”使学生把被动的毕业设计变成主动的专业实践。由这种“双导师和项目绑定护航”的论文(设计)无法抄袭拷贝,也就不再是纸上谈兵和闭门造车了。
每年6月,优集学院“预就业”学生毕业设计答辩与众不同,他们是在企业里进行的,由企业工程师与任课教师共同为学生毕业设计把脉,首开毕业设计答辩进企业的先河。
未毕业先入行。在企业一年的“真刀实枪”实践,让学生们的工程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不少学生也因此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实现了优质就业。西门子公司(上海)研发中心主任徐居仁说:“‘预就业’学生工程感悟力和工作适应性强,到公司后上手快。近几年我们已经选拔了50多名学生留在西门子公司或推荐到我们的大客户企业工作。”
优集学院成立至今,“预就业”单位从最初的西门子工业软件公司,拓展到现在的13家单位,其中有上汽、瓦锡兰、国民油井华高等全球500强企业和知名跨国企业集团。许多“预就业”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有的月薪已过万元。
“预就业”深化了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了多元共赢。有专家认为,“预就业”实习模式构建了学校、企业、学生共赢的合作平台,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沟通交流,打破了校企间的壁垒,同时也突破了学生就业被动的瓶颈,得到企业认可。西门子公司每年5月下旬为学院组织一次应用工程师认证考试,今年,89名2011级学生通过率达64%。在这样一个证书满天飞的“认证时代”,能够拿到一个含金量更高的原厂认证,其作用不言而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