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武汉模式”的成功之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6-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早在2000年,武汉市教育部门就明确提出“育人是夏令营活动的内核、拓展综合能力是活动的价值取向”。这一规定将夏令营的功能高度定位在“育人”上。负责人表示:“我们确定夏令营活动的总主题为‘跟着课本游中国’。即寓教于游,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把夏令营活动做成学校、课堂教育的实践延伸和拓展。”工委负责人批示:“我市夏令营活动的实践证明:事在人为,人在境界。这种境界是问津求真,坚守教育的本质与宗旨;是追求卓越,把棘手的事做到极致;是立德树人,为孩子健康成长倾注心血。”

    在“跟着课本游中国”的总体思路下,教育局联合承办单位策划出不同的年度教育主题;再规划出特色线路,挖掘线路中的独特资源来烘托主题,并围绕课本知识与线路中教育资源的结合点设计导学导游提示,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在活动过程中自主研学,从而达到游有所思、学有所获的教育目的。

    祝胜华表示:“我们将将教育元素植入到夏令营的每一个环节。比如,少先队队会形式的开营仪式、队干部竟选、主题晚会;夏令营旅行护照和争章活动;每个中队(班级)配备一名既懂旅游知识,又深谙教育规律的修学导师;对孩子的培养注重过程干预和熏陶等。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做有教育内涵的的夏令营。”

    夏令营让孩子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通过集体生活,也锻炼了他们的自理能力,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后来结集出版的夏令营千篇游记,真实记录了他们的所见所想。“我们衣服穿脏了,自已洗;钱怎么花,买些什么,要好好算计;有啥吃啥,不能挑三拣四!”惠济路小学学生韩玮清参加完夏令营后常常反思自己,还第一次给家人买了礼物。

    九江夏令营中,修学导师杨丹丹别出心裁地设计了“穿越电网”和“竹筒接水”两个任务。营员必须协同配合,充分合作才能渡过难关。“在过电网时,我被‘电’着了,当大家抬着我到终点的一刹那,我深刻感觉到了团结的力量。”黄陂前川二小学生刘雨欣写道。

    武汉市夏令营活动中心做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通过“跟着课本游中国”主题夏令营,武汉市有29.7%的学生表示增强了集体意识,22.3%的学生表示自理能力提高,20.3%的学生表示沟通能力增强。

    17年孜孜不倦的探索中,武汉市中小学生夏令营活动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被有关部门和专家总结成“教育主导,专业承办;协作分工,管理有序;区校联动,自愿参与;主题鲜明,育人为本”的“武汉模式”。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杜时忠认为,17年的夏令营工作经验证明,只要能坚持安全的规范、法律的规范、教育的规范、工作流程的规范、财务的规范;坚定坚持家长自愿选择;坚定坚持收费标准在学校内公示,承办单位进校收费;坚定坚持与家长签订监护委托协议;坚定坚持签订学校带队老师短期聘用合同;“武汉模式”夏令营必将成为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

    对此,孙云晓表示,夏令营是中国青少年最喜欢最应该参加的教育活动,对健全青少年心智十分重要,具备育人功能的“武汉模式”值得总结和推广。(杨保华 邹永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