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考弃考需多方归因综合施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6-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如果不加大改革步伐,一些高校将会因为高考适龄人口下降和学生主动弃考等因素叠加,出现生源和生存危机,对此应有清醒认识。

    ■汪明

    每年高考前后,高考弃考的话题总会格外引人关注。据报道,当全国900多万考生刚刚走下高考考场时,衡水19岁女孩张媛琦已经在为她的哈佛之旅作准备。高二那年,她放弃了众多学子为之奋斗的高考,申请了美国高中。今年,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9所名校都向她抛出了橄榄枝,最终她选择了哈佛大学。那么,全国每年究竟有多少学生放弃高考,这些学生为何放弃高考,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又该如何寻求应对之策?

    据媒体披露,全国每年大约有10%左右的学生放弃高考,且最近几年这一数字基本保持稳定。就全国而言,10%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而且在不同区域差异较大,有些省份可能要大于这一数字,对此人们表示出一定担忧也不无道理。但反过来想,放弃高考的做法,也说明家长和学生在是否选择参加高考这一点上有了更多自主性,这种自主性源自何处?现在社会选择多元了,成才途径也更多样了。选择参加高考,并不意味着端上人生“铁饭碗”;选择放弃高考,照样“条条大路通罗马”。很显然,如果回到十几年前,恐怕不会有这样大的弃考数量,因为除了高考,对于当时的高中毕业生而言没有更多选择机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实属无奈。

    在社会选择更加多元的总体背景下,究竟是哪些具体原因促使他们选择放弃高考?而这种选择究竟是主动而为还是迫不得已?对此需要进行认真分析。从各地情况看,目前学生弃考原因多种多样,出国留学、外出打工、继承家产、自主创业、成绩较差对高考没信心、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等等。此外,很多高三学生因提前参加高职单招,已经被高职院校录取,还有少量保送的学生,也不报名参加高考

    高考弃考现象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特点。就经济发达地区而言,出国留学是高考弃考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发达地区的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人数增长迅速,一些特大城市优质高中学校出国留学人数已经达到毕业生人数的20%左右。从出国留学的总体趋势看,2013年硕士留学在我国留学总人数中所占比例明显下降,而本科留学的人数则迅速增加。以我国赴美留学人数为例,2013年我国赴美读研的人数为103427人,而读本科的人数为93768人,两者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而就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学生放弃高考,或出于自身学习状况的考虑;或出于家庭经济状况的考虑;或出于对上大学投入产出比的权衡。从表面看,这样的选择似乎是家长和学生的主动所为,但实际也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对于不同原因造成的高考弃考,需要进行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更具针对性的应对之策。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考弃考学生中,很多学生感觉升入重点大学希望渺茫,上一个三本、高职高专学费较高,就业前景又不看好,基于这个原因放弃高考的比例相对较大。应当承认,当前农村学生就读重点大学的比例偏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学生参加高考的动力和信心。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逐年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这一政策旨在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学生看到更多的希望。即便是对于那些放弃高考,主动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也要因势利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减少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的盲目性和可能存在的留学风险。

    不论学生出于何种原因放弃高考高考弃考现象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警示作用不可小视。毕竟在今天的很多家长看来,国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且与国外一流大学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是他们选择送孩子出国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说,高考弃考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高等教育改革形成倒逼之势,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应当成为今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如果不加大改革步伐,一些高校将会因为高考适龄人口下降和学生主动弃考等因素叠加,出现生源和生存危机,对此应有清醒认识。

    (作者系教育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