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巴汉水间谱写特色育人的华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6-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11年,陕西省首次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场会在我校召开,对安康学院服务地方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目前,学校正在加紧和安康市政府部门进行对接,在安康市国家特色(富硒)高效农业校地合作示范区建设中,努力做出成绩,做出贡献。

    创新管理体制 激发内部活力

    改革与创新是建设有特色、高品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不竭动力。安康学院通过实施“改革年”、“建设年”、“质量年”等,每年突出一个重点,实施党建工作引领,全面推进了教学、科研、人事、绩效分配、后勤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创新。

    加快推进依法办学治校进程,制定《安康学院章程》。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努力建立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围绕教学中心地位,积极建立服务教学、保障教学的常态管理机制。大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办学治校能力,加强干部教育培养力度,先后选送74名干部到高水平大学挂职锻炼。实施“三位一体”目标责任考核,探索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机制,校系领导班子整体水平得到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得到激发。重视民主政治建设,积极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坚持每年召开教代会,审议学校发展重大事项。大力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奖惩与考核、绩效与办学效益挂钩的机制,调动校系发展的联动机制。2009年底,在全省省属高校率先实行全员岗位聘任制度,2013年第二轮聘任工作已经完成,建立了以责定岗,目标管理,综合考核,奖罚结合的机制,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完善两校区管理模式,整合办学资源,设立江北校区管委会,努力实现高效运转。大力推进校内物业服务外包,实施集约化管理,清退临时工160余人,在有效化解和杜绝劳务纠纷的同时,开创了陕西省新建本科院校首家实行后勤社会化全面服务外包的先例。

    传承地方文化 实现多元共赢

    学校以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为载体,积极开展横向协作,广泛吸纳本区域内外文化部门及个人参与研究。围绕安康地域文化开展了区域文学批评、陕南民间文艺、民俗、方言等方面的发掘研究工作,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阳民歌研究、汉调二黄研究、安康方言研究、“三沈”文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得到社会各界认可。学校创建了《汉江文艺》和《安康文化》两大刊物,每年编辑出版丛书之一《文存》,被地方政府部门誉为“地方文化年鉴”。著名作家、我校中文系教授李春平的长篇小说《步步高》、《领导生活》等作品均在国内产生积极影响,以其同名小说改编、反映紫阳风土人情的中国第一部实名制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在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斩获多项大奖。学校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三沈”学术研讨会等高规格的大型学术会议,建成了安康市方志馆、著名书法家陈少默先生纪念馆和秦巴生物标本馆,成为安康市地情文献资料收集和安康文化研究中心。学校聚集了一大批地方文化名人,成为传承安康文化的生力军,有力地彰显了现代大学的文化传承职能。同时在地方发展决策咨询方面,一批教师常年参与安康发展规划编制,开展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研究、秦巴山区扶贫与生态建设研究、生态旅游、城市发展及社会管理等方面问题研究,发挥了重要的智囊参谋作用。

    山高不碍白云飞。虽然学校地处国家连片扶贫的秦巴山区,但我们努力做到教育思想观念不落后;虽然学校办学条件较差,起步较晚,但我们敢于追梦、克难奋进的意志不减。我们始终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本科教育教学道路,追赶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步伐。

    通过上面五个篇章,我们可以对安康学院的特色办学窥豹一斑。多年来,安康学院坚持开放办学、服务地方,与区域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开展了多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十二五”以来,安康学院紧紧围绕“育人为本,突出应用,完善保障,强化服务,提高质量”的中心任务,坚定地走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之路。注重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坚持错位竞争与特色发展。如今,学校又在为建设有特色、高品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安康学院院长 王兴林)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