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应用技术型高校示范性高职院校可以大有作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6-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双师”素质

    通过在高级职称教师中培育教学名师,在中级职称教师中培育教学能手,在青年教师中培养教坛新秀,形成名师分层培养机制;通过鼓励教师考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安排教师到一线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形成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机制;通过校企双向兼职,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管理骨干和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形成专业建设“双带头人”制度、课程建设“双骨干教师”制度和顶岗实习“双导师”制度;通过定期举办“青年教师论坛”、“立德树人论坛”等活动,着力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三年投入近1000万元,培训专任教师1228人次,其中288人次赴美、德、日、澳等国家培训学习,372人次参加德国职教专家来校培训。培育出国家教学团队1个、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陕西省技术能手2人;2011年,学院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械部件创新设计与制造项目(教师组)团体一等奖。

    平稳推进校办工厂改制,着力加强实训条件建设

    2013年,学院审时度势,民主决策,规范操作,稳步推进,顺利完成了校办工厂由“经营实训型”向“教学生产型”的成功转型,极大地增强了实训教学实力,彻底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发展“瓶颈”问题。同时,按照“硬件争优、软件做强”的思路,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新建、改建60个校内专业实训室,建成1.5万平方米校内实习车间,实验实训仪器设备增加14940台(套),与182家企业合作共建了14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新组建的拥有251台套机加设备、价值达5300余万元的机加工技术训练中心在全国机械类高职院校中首屈一指;投资1000万元与欧姆龙集团合作共建的工业自动化实训中心,是目前国内高校最大、技术最先进、水平最高的工业自动化实训基地之一;投入1660万元建成的3000平方米的材料成型技术实训中心设备性能、规模居省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投入900万元建设的汽车专业实训基地,涵盖汽车4S店功能,综合水平居省内同类院校一流;投资1000万元与企业合作共建的西北首家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已成为面向社会开展企业员工培训的国家示范基地;投资810万元由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化工技术训练中心已,成为西北地区设施优良、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化工类专业示范实训基地;投资500万元建设的面积700平方米的会计业务仿真实训基地,在省内同类院校规模大、功能全,被教育部门确定为“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累计投入1300万元已建和在建的土木工程各专业实训基地,已成为彰显学院后续强劲发展的新亮点;实训条件的显著改善,有力推动了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提升。近三年学生在国家等级和全国专业学会级竞赛获奖总数达到172项,居省内同类院校首位。

    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力促校企文化相互融通

    学院坚持“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智育与美育相融并进”的素质教育理念,积极探索“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校企文化融合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大力推行“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在教学区域设立“企业文化长廊”和“优秀校友风采走廊”;定期举办“企业家讲坛”、“校友大讲堂”;专设艺术教育中心,成立大学生艺术团,定期举办大学生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等活动。每年邀请高水平艺术院团来校演出,用高雅艺术感染和鼓舞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学院获全国艺术类大赛集体奖14项、省级奖19项,获得全国机械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连续五年获得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或二等奖。2013年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二等奖1项。2011年,学院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是全省同类院校中获此殊荣的首家高职学院。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开放办学活力

    按照“项目联结推动,职教搭台育人”的思路,与日本欧姆龙公司合作探索形成的“校企七联合”的合作育人模式,已成为学院校企合作的特色和亮点;与国际跨国公司美国卡夫食品公司合作的订单培养,已成为又一种国际合作的品牌;国家首批德国DMG数控专业领域合作项目、日本“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作为西北地区仅有的定点单位落户该院;美国欧特克公司授予学院为全省高职首所“设计创意教学中心”立项院校。投入2000余万元建成DMG数控实训基地、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和日本欧姆龙合作建成全国最大的欧姆龙员工培训基地之一;与德国BSK国际教育机构、奥斯特法利亚应用科技大学、伊尔梅瑙工业大学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培养双师教师。学院连续4年选派158名教师赴德国培训;与BSK共建的的“德语中心”已经成为“BSK德国大学联盟国际教育计划”西北德语培训基地。

    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按照“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思路,相继出台《学生职业资格及专项技能证书认证管理办法》、《学生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等制度,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技能大赛专项基金、优秀新生专项奖励金等,对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学位进行专项补贴,对学生获取技能证书和专业资格证书进行专项管理,全额奖励。三年累计发放各种奖助金5988万元。学生在国家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国家一等奖28项,二等奖76项,省级366项;申报国家专利28项,双证书获取率达98.89%。2013年学生技能竞赛填补三项空白:一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填补了陕西省高职院校在该赛事上获国家奖项的空白;二是与本科院校同台竞技的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软件算量大赛中获一等奖,填补该院在该赛事国家竞赛上的空白;三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荣获全国一等奖,填补该院在该赛事国家竞赛上的空白。

    同时,学院积极实施就业“一把手”工程,通过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建设、优化就业工作服务体系、合作企业开发工作岗位等四种方式,保证就业率,提高签约率、专业对口率、岗位稳定率和基础薪资水平,推动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近三年就业率平均保持在98%以上,在法士特集团、三星电子等国有大中型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的毕业生达到38%。去年11名毕业生被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聘任为“实验师”。优秀毕业生的岗位业绩,成就了学院的品牌效应,连续3届被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就业畅”带来了“招生旺”。近三年学院招生计划持续增加,一志愿报考率、三本上线率、新生报到率连创新高,实现了招生工作的“开门红”和就业工作的“满堂彩”。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如今,适逢国家强力推进职教体系改革,以600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举办职业教育为切入点,推动高等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长期从事职业教育,而且在专业、市场融合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已特色凸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更应该在这战略转型中展示出示范建设的带动效应。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示范后内涵建设的新成就,彰显了示范高职对促进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贡献力,印证了示范高职在举办应用本科教育中不但能有所为,而且能大有作为。所以,举办应用型本科教育,“打通”职业教育上升通道,既不会封堵优秀高职院校上升的通道,又能让地方本科转型成功。能否借鉴高职当初起步发展时的经验,由国家制定应用型本科设置标准,地方本科自愿申请转型一部分、示范高职申报审批一部分,合力而为,形成多渠道、多途径办学新格局,充分调动各方办学的积极性,共同促进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进城孩子享受在线教育     下一篇:青岛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