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6-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山东理工大学逸夫图书

    一、学校概况

    山东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历史悠久的齐文化发祥地——山东省淄博市,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理工科大学。

    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至善”的校训,弘扬“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校风,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现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5个农业推广硕士招生领域,拥有MBA专业学位授予权;有73个本科招生专业,21个学院,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33182人,研究生2413人。校园占地24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7.16万平方米,网络多媒体教室258个,运动场面积16.4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99.05万册,电子图书9500GB,中外文期刊26971种(含电子期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55亿元。

    学校现有1893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233人、副教授70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5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等各类人选16人,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7人,国家一级学会常务理事6人,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教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各类人选34人,博士生导师39人。另聘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及一批校外兼职教授。

    近年来,学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7项,其中,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国家特色专业2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27部。学校深入实施大学生研究与创新训练计划,2006年以来,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等重大赛事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300余项,其中,国际奖励48项、国家特等奖15项、国家一等奖189项。

    学校现有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院、1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学校注重“产学研”结合,积极参与山东制造业强省建设,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设立了80余个科技研发机构,成为山东省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基地。“十一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1300余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2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国家项目等210余项;荣获各级科研奖励1200余项,其中2006年、2007年各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08年、2009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各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山东理工大学将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科研工作为重点,以队伍建设为关键,全面实施质量立校、科研强校、人才兴校、特色名校、开放活校战略,着力提升内涵,着力打造特色,解放思想,开放办学,创新体制,科学发展,为早日建成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二、招生计划和录取批次

    2014年学校普通本科招生计划为8280人,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普通专科招生计划为300人。

    26个本科专业在山东省本科一批录取;部分本科专业在河北、河南、吉林、甘肃、宁夏、江苏、重庆等7个省(市、区)本科一批录取。

    招生计划及录取批次以生源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院(招生办公室)正式公布的计划和批次为准。

     三、特色培养

    (一)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走特色发展的创新之路

    1.按专业招生,按大类培养

    学校按专业进行招生,分机械、电信、生化材料、土建、地矿、数理、经管、文法、艺体、外国语等10个大类进行培养。继续完善三级教学平台建设,第一学年设置通识教育教学平台,第二学年按学科类设置学科基础教学平台,第三、四学年设置专业教学平台。

    2.实行学分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学校实行学分制,主要内容包括:

    ①弹性学制,3至8年;②选课制,学生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选课,决定学业进程;③主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制,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辅修其他专业,达到双专业修读要求的,颁发带有辅修专业的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两个学士学位;④转专业制,为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尊重学生的志向、爱好,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申请转一次专业;⑤导师制,为学生安排导师,指导学生学习、选课,并对学生的成长进行全面指导;⑥实验室开放制,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进程,预约进实验室做实验;⑦学业警告制:定期对获得学分数不足的学生进行学业预警和学业警告。

    3.学风严谨,学习环境优良

    学校十分重视学风建设工作,紧紧抓住教与学两方面,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育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生命线的学风建设思路,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文化育人工程”、“社会实践工程”,实现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动、衔接与融合。在全校形成了“学生以成才为志,教师以授课为业,学校以育人为本”的良好氛围,从而使“德业双修,学而不厌”的学风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外化为学生的精神风貌,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4.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在2013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专业评估中,我校机械类、农业工程类、交通运输类、社会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类、统计学类、能源动力类等8个专业类位居第1名,27个专业类、48个专业进入前5名。

    (二)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创新举措

    1.设立本科创新实验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拔尖人才

    学校分别设有机械类、经济类创新实验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锐意创新、善于协作、人格健全的一流本科毕业生。为学生到国(境)内外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人才。实验班学生从学习成绩优秀,具有较大学习潜力或特殊专长的新生中选拔(音、体、美等除外)。实验班实行3-8年弹性学制,基本学制4年。实验班低年级学生实施通识教育,旨在拓宽基础、加强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高年级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专业教育,旨在强化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学术研究能力训练。

    2.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强实践、能管理、善创新的优秀工程师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国家教育部门主动服务国家“走新型化工业道路”和“走出去战略”需要,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已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校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首批试点院校之一。试点专业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采矿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验班各个专业均采用新生入校后在本专业考核选拔的方式。实验班采用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

    3.开展与国外友好学校间的校际学生交流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为在校学生学生创造多种赴国外学习的机会。详情如下:

    (1)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开展“学位互授项目”。与开展“学位互授项目”。

    (2)与西班牙ESIC商学院、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韩国建国大学等十余所高校进行“交换学生项目”。

    (3)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开展“海外学习项目”。

    (4)与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开展“‘3+1+1’本硕连读项目”。与美国圣托马斯大学开展“‘3+1+1’软件硕士本硕连读项目”。

    (5)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开展暑期学分课程项目。

    4.实施校企合作办学,培养实用型人才

    自2010年起,学校分别与山东师创软件工程有限公司、青岛软件园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招收软件工程(软件外包方向)、金融学(服务外包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方向)三个专业;2014年学校与惠普软件(济宁)人才产业基地管理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招收软件工程(软件开发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测试方向)两个专业。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抓住质量核心 做实育人文章     下一篇:济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