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走出特色办学之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6-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创建于2002年,是一所拥有11300余名在校生、710名专任教师,设有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15个系、34个专业方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应用型全日制本科院校。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由武书连教授主持的在国内极具影响力的《中国大学评价》排行榜,日前推出2014年全国独立学院排行,学院在山西省独立学院中排名第二,全国322所独立学院中位居108位。历经12年的积淀发展,学院已成为一所以管理严格、学风优良、质量过硬、活动丰富而著称的享有广泛社会声誉的高校,向社会输送的12000多名毕业生已经在事业上崭露头角、初显峥嵘;历经12年的改革探索,学院已经找到了一条契合独立学院发展实际的、能让学生切身受益的、切实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构建起了一套以实践为核心的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育人模式,办学成效显著。

    系统设计 构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在学院建院10周年之际,院领导班子就对学院发展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全面规划:第一个十年,学院实施早读晚自习和期中考试制度,把准了独立学院学生的脉搏,令一批高考折翼的孩子们重新走上了求学的正轨;以教师挂牌上课为代表的一系列教师管理制度,激励着教师不断努力吸引学生共同去创建优质的课堂;丰富的社团活动,温馨的人文关怀,星级的宿舍创建,为学生搭建起发展的立交桥,也奠定了学院管理严格、教风严谨、学风优良、朝气蓬勃的办学基调。考生的追捧、家长的信任、社会的认可正是对学院十年来办学成就的最好褒奖。第二个十年,我们的路该怎么走?院领导班子深入总结过去的办学经验,系统分析学情、院情、社情,深度把握当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基本矛盾,最终把目光聚焦在“实践”两个字上,认为抓住实践教学,努力向社会输送优秀的应用人才,就抓住了独立学院学生发展的根本、学院发展的根本和社会期盼的根本。

    按照社会的实践要求,学院注重理论教学的实践取向,强化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开发实践、活动等课程形式,将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实践能力逐项换算成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得到20—23个实践能力学分才能拿到毕业证和获得学位证书,实现了实践能力进培养方案、进教学计划,并体现在学位条例、落实到学分中。

    学院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创建了一套包括培养体系、运行体系、保障体系、认证体系在内的实践育人模式。在培养体系中,学院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细化为通识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三大模块。“通识实践能力”旨在培养学生走入社会基本的人文素养、生命素养和生存能力,开设有文学应用、艺术鉴赏、社科基础、生态自然等一系列课程,每年还要举办几十个场次的通识类讲座或培训。仅2014年上半年,就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博士生导师举办各类讲座多达54场。“专业实践能力”旨在强化各学科专业的理论与实践互动融合,全院34个专业及方向都根据学科专业特色制定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比如从大一开始,生物、物理等理科专业就要求学生进入实验室,培养学生基础的实验技能,教育、政法等文科专业则要针对学习内容开展田野调查,完成调查报告;大二以后随着课程完成、学年度结束,要求撰写实践取向的课程论文和学年论文。学院设立的“创新实践能力”模块涵盖了学术科研、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执业证书、文体活动等多方面的内容,为同学们创新潜能的充分释放打开多元通道,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百花齐放才是春的人才培养格局。

    为了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落到实处,学院组织力量开发了实践能力的运行、保障和认证体系。学生通过认证可以衡量自己的实践能力,并结合兴趣特长与就职意向,有的放矢地规划好大学期间的发展;学院通过认证可以考察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情况与效果,及时介入、调整、帮扶,并配套一系列规范、科学、合理、可执行、可操作的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保证过程 教育教学与社会要求无缝对接

    过程即是质量。学院在落实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的具体过程中,非常重视过程控制,对实践教育教学环节实施严密质量监控,各环节环环相扣,努力实现校内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无缝对接、校内教育教学和校外实习实践的无缝对接,两个无缝对接又统一于社会对人才的实践要求上。

    近年来,学院全面启动实践取向的课堂教学改革。以师范类专业为例,一方面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全面使用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紧密对接的实践取向的理论课教材;一方面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全面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教学方法由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启发、讨论、探究为主,教学空间从教室延伸到宿舍、校园、校外,学生在校期间的求学经验与教师入职后的工作情境充分对接,翻转课堂、慕课(MOOC)平台等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工具也被引用到学院的教学过程中。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还有意识地加强了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目前,学院710名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258人,占专任教师的36.3%;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463人,占专任教师的65.2%;其中不乏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山西高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333人才工程入选者等优秀人才担当学院教学任务,使得学院的教学改革能够高起点走在独立学院前沿。

    课外活动是课内学习的延伸,学院充分挖掘课外活动的实践育人功能。学院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重要平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按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的统筹设计,在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以成才教育为中心,实施职业技能、专业提升、科技创新、就业指导、社会实践和文明养成六大工程的同时,将学生实践能力润物无声地渗透在课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实现理论学习成果的实践迁移。目前学院备案的23个学生社团,涉及理论研究、学习技能、实践交流、公益志愿、文化艺术、体育健身等六个方面,校园内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花样,参与学生近万人次,学生覆盖面达到80%以上。各社团广泛开展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与自己旨趣爱好和未来职业发展相对接的课外平台,课堂上学理论,课堂外用理论,课外活动取得的实践学分与课程成绩一并计入学生成长成才评价体系,完成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塑造。

    学院的实践教育教学,不仅局限于校内,还为学生开辟了广阔的校外实践空间。学院在全国各地建立了60余处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历史与旅游文化、生物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美术学等专业的学生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校外教学实习。以生物专业为例,植物实习基地有中科院植物所植物园、北京药用植物园、北京自然博物馆;动物实习基地有青岛海洋博物馆,烟台月亮湾、黄河入海口和沙质滩,蓬莱极地海洋馆;生态实习基地有霍山林场、七里峪等。规范的教学实习,让学生在大自然中重新领悟了学科知识的价值,激发出更强的求知欲。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生物系0502班学生陈慧泽说:“霍山和七里峪的野外实习让我真正感受到了生物学科的独特魅力,这是在校园和课堂中所远远学不到的,坚定了我对生物科学专业继续深造的信念”。

    学院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率先在师范类专业实施“岗位实习”的全新教育实习模式。由过去实习6-8周转变为必须在中小学完成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由过去专业教师指导转变为大学专业教师+一线优秀教师的双导师指导;由过去的教学观摩+实习试讲转变为直接负责一门课、接手一个班的全岗位实习;由过去单纯的教学实习转变为包括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活动组织等在内的全教师职业体验。学院严把教育实习的过程质量,强化对岗前培训、校外实习、中期检查、汇报总结四个主要环节的管理。实习前先进行岗前培训,经专业教师指导试讲、外聘中学优秀教师指导试讲、专家组审核测评合格发给“绿色通行证”,进入下一实习步骤,不合格者重新培训试讲;校外实习由双导师对师范生进行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教育调研等方向的全程指导;学院教育实习中期检查组,巡回抽检率在60%以上;实习生返校后还要汇报实习成果,进行课堂教学赛讲,对教育实习总结、鉴定、评优。参照师范类学生的校外实习模式,非师范类专业也在陆续加入“岗位实习”计划。

    要保证校内外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质量,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实践基地平台建设不容忽视。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大教学设施及实验室投入,学院现有85个多媒体教室,34个专业实验室,仅2013年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投入就达到550万元,2014年还将投入300万元,进一步改善学院实验教学条件。此外,学院还与山西省11个地市200多所中小学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校外实习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平台基础。2011年以来,学院又启动师范生海外实习计划,在教育实习优秀学生中优中选优,组成实习考察小组,派往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进行短期基础教育实习考察,为学生创造更加开放和开阔的实践视野。

    把好出口 实施实践导向毕业论文改革

    毕业论文是大学学习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学以致用的展示平台,还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好的制度设计,严格的过程质量管理,其目标指向都是毕业的时候,学生能踏着“实践能力”这座彩虹桥,顺利地融入社会。因此,学院格外重视毕业论文这个实践能力培育的最后关口,以“实践”为指针和标准,实施了包括考试改革、毕业论文改革在内的系列配套改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