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内涵谋求发展 创新示范服务社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7-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校企合作

    国家示范校建设启动仪式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奖

    国发〔2014〕19号“国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为新时期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校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二批示范校,在“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强化内涵、铸就品牌”办学宗旨的引领下,秉承“有用、实用、够用、有效、先进”十字方针,张丹校长担任示范校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成立建设办,同时下设四个重点专业、两个特色项目的六个项目工作组,推行“人员、建设内容、任务、要求”的“四落实”制度。制定了《示范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等20多项规章制度。项目建设经费预算为238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04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1340万元,资金的使用严格把控,力保投向准确、专款专用。通过实施示范校建设的三大战略,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完善了制度、健全了机制,提升了科学管理能力,促进了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和专业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从而提高了学校办学的规范化、现代化以及信息化水平,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彰显了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为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教学模式全面升级

    学校的教学模式从理论主导型向理实一体化方向发展,全面实施项目教学、实践教学、仿真教学。汽运专业从2012年起,专业核心课程全部采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刚入学的新生实施专业通识型教学,主要采用理实一体化、模拟仿真教学模式,对二年级的学生实行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项目教学,学生在校内的实训基地轮流进行企业常见维修保养项目学习,实现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对接。汽制专业推行模拟仿真教学模式,与企业共同开发模拟仿真实训教学软件,建设多功能理实一体化教室。电控专业的电梯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进入真实工厂环境进行实践教学。机加专业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模拟教学。4个重点专业对我校“322”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完善,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汽车专业改革实践了“工学结合、多岗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电控专业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机加专业形成了“学训交替,岗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建设引入多元评价形式,在传统的师生评价的基础上引入过程评价和社会评价。我校开展了《学生质量评价》校本课题的研究,对学生进行学业质量、学生道德素养、顶岗实习三个部分的考核评价。我校还参加了《沈阳市中等职业学校常态化学业质量检测》的课题研究。

    师资力量全面升级

    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以培养专业带头人为核心,加强骨干教师、双师培养,兼职教师共同发展的原则,建成专业结构优化、专兼结合、业务能力强的双师教学团队。我校师资培训覆盖面为92%,教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各专业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学团队和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在本专业的学科课程改革、教材开发、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和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上,都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学校重点专业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与专业带头人共同建立专家工作室,深入探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开发,对实训基地建设、校本教材和课题开发进行指导。示范校建设期间重点专业承担学校国家、省、市各级各类课题研究20多项,编写教材19本,完成国家课题《汽车制造与检修精品课程资源》的研究,与成都倡仪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中华FRV车系整车装配教学仿真实训软件,完成《车工操作实训仿真软件》、《机械基础交互式课件平台》等学习软件的开发,建成所有学科的试题资源库和教学优秀成果共享资源库。

    实训基地全面升级

    我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是示范校建设的重点,在沈阳市政府的主导下,在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我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得到大力发展。

    学校着力对实训基地进行全面升级。汽运专业新建“汽车多媒体仿真实训室”4个实训室,扩建“汽车电气实训室”等6个实训室,新建600平方米技能大赛实训基地,建成16个理实一体化教室。满足了学生拆装、性能检测、排故3类工位实训。汽制专业新建1280平方米的汽车装配生产线实训基地,购买汽车大灯检测仪,完成汽车检修实战实训项目训练;新建了CAD/CAM教室、传感器实验室;引进了卡丁车整车装配实训项目;购买了CAPP电子图版绘图软件。电气专业建成6000平方米电梯生产性实训基地,可提供100个工位,满足在校500名学生的实训需求;同时每年可完成6000人次的电梯安装维护和吊车、叉车等特种作业的培训与鉴定。仿真实训基地、引导性资源库建设投资700多万元,是辽宁省牵头学校,与我校合作的兄弟院校十余所。

    特色项目全面升级

    学校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学校管理决策的网络化、智能化,学校在原有网络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完成私有云方案的改造。建成先进可行的移动录播系统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电子IC卡和手机应用广泛推行,提高了公共服务效率。

    德育特色项目形成“四全五育”教育管理模式,借助德育课程、德育工作队伍、德育基地、德育数字化、德育考核、校园文化活动六大平台,不断深化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带动全校的德育工作全面发展,取得丰硕成果。毕业生得到企业“学风正、能力强、可发展”的高度评价,班级企业午训活动被沈阳日报、搜狐新闻网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学生文明风采”比赛连创佳绩。我校成为沈阳市德育教育先进单位。连续三年培养新疆内职学生达240余人,得到国家教育部门、新疆自治区教育部门高度评价。新疆学生亚森·艾尔西成为沈阳市“十大感恩行动”的先进典型,受到沈阳市团组织的嘉奖。

    校企合作全面升级

    我校重点专业与相关企业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校依托辽宁省汽车制造业、电梯行业、机械加工业和后市场服务业及职教集团的优势,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性教学计划大力改革,创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素质教育模式。汽车系与北京广达汽车维修设备有限公司深度融合,把企业的岗位操作规范、企业的管理体制引入校内实训基地,共同研发的“G平台”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同时,广达企业与学校共同研发教学、实验设备,信息化教学手段,对教师进行培训。电控系与日立、迅达、通力等知名企业合作,由企业指导建设真实环境下的限速器、控制柜装配实训生产线。机加系与广汽日野汽车有限公司、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启迪冶金机械有限公司建立企业冠名班,实施订单培养。

    学校新增华晨特种车有限公司、福耀集团(沈阳)汽车玻璃有限公司校外实训基地,电控专业建成电梯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创立辽宁省电梯职业教育集团。“工学结合、多岗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服务社会、辐射示范能力全面升级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最终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学校毕业生“双证书”取得率达到99%,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高于90%。学校成立沈阳市第四家事故车辆司法鉴定所,是东北三省仅有的一家以学校为主体的司法鉴定所,对道路交通事故车辆技术鉴定和取证,对车辆性能进行鉴定。我校第二十八职业技能鉴定所为企业、工厂、院校、街道进行汽车、机械加工等方面的鉴定,每年完成1000人日培训和鉴定工作。学校连续四年承办辽宁省中职汽车专业技能大赛,并作为中职学校仅有的代表,与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共同制定汽车专业中高职衔接3+2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带动、扶持了青海、新疆、辽中、康平、法库、葫芦岛、建昌等多所兄弟学校汽车专业的发展,得到广泛好评。

    我校汽运专业与北京广达汽车维修设备有限公司进行以教研为导向的深度融合,其中“G平台”的研发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在多所中高职学校中得到应用,获得好评。我校是辽宁省中职汽车专业教研中心校,是辽宁省汽车职教集团副理事单位。我校是辽宁省信息化资源库建设两个项目的牵头学校。建设一期已经结题,二期成果被辽宁省汽车专业类学校广泛应用。

    实施“四全”管理模式,育“新疆内职班”英才

    2011年9月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门 国家发改部门 财政部门关于举办内地新疆中职班的意见”(教民发[2011]4号)文件精神,我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边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的号召,开始招收“内地新疆中职班”学生。到目前为止我校新疆班在校生达到三届199名。三年来,在新疆班的德育管理中实施了“四全”管理模式,即“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和“全方位管理”。学校为新疆学生制定了循序渐进的管理目标:做文明人、做快乐人、做感恩人、做职业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