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中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7-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务处长的摄像头照出什么

中国青年报 7月15日 作者:张国

    最近采访某高校教务处长,发现一件怪事:其办公室的醒目位置安有一个摄像头。据说,每当大学毕业季,登门的不速之客太多,所求之事多为棘手问题。而学生或家长们进门后,双方交流之前,这位教务处长都会打开摄像头和录音设备。万一有人想给他塞点儿“土特产”或是撒泼闹事,他可以提醒对方——打住,我这儿有摄像头,人家24小时监控着我呢。高等学府里的风气连着社会的风向。一位高校教务处长的摄像头,只是社会防线上一个小而脆弱的单元。

    【点评者说】要办事情,不管面对多么严肃和完善的程序,第一反应是找空子拉关系,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思维习惯。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学校很难幸免。但是,学校仍要努力去避免。不为别的,只因为你是学校。开民智,化民风,向来是学校的文化担当。当规则意识缺失的时候,学校能够成为捍卫规则的堡垒,进而以校园文化引领社会吗?这不是挑战,而应是学校的分内之事。

“消失的学生”是社会关系缩影

7月15日 羊城晚报 作者:钱克锦

    毕业十年之后,有多少学生还和老师保持联系?老师们的答案是:基本消失。听起来有点不对劲,但环顾四周,好像这又是铁的事实。而且,老师们能够有机会说出学生集体消失之遗憾,是有契机的。这个契机就是最近人们热议的“谢师宴”。毕业之际谢师宴如火如荼,十年之后众弟子纷纷失联。作为一名“消失的弟子”,笔者觉得,这个讽刺性颇强的对比,实际上是社会风气生动的体现。铁一般的社会现实,造就了“混得好的,怕人找;混得不好的,怕人问”的尴尬心态,干脆眼不见为净,心里默默祝福,最多常常点“赞”。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常常看望母校和老师的可能性,能有多大?

    【点评者说】毕业后学生集体消失,仅仅归咎于功利的社会风气,有些大而化之。稍加留意即可发现,如果学生和老师真有感情,两者之间的联系,在毕业后延续十年乃至更久的都非鲜见。要问的是,为何少数师生间难以培养出真正的师生之情?原因是功利的教育评价,是机械的教育方式,还是教师很少真正做到“爱的教育”?无需追问,相信每个从教者心中,都有一杆秤。

体罚学生的教师也需要帮助

北京晨报 7月14日 作者:佟彤

    贵州一小学的老师,因为学生没完成作业,一气之下让学生在操场罚跪,被校长迅速制止。现场图片在网上一出,舆论马上铺天盖地开始批评,主要指责这个老师不懂得教育理念,会因为如此作法影响孩子的一生。

    体罚学生肯定不对,对体罚学生的教师也必须进行严肃批评处理。然而,在笔者看来,正因为缺少接受现代教育理念的机会,既往的、落后的经验才一直被少数教师视为理所当然,特别在他们无计可施,又特别期望孩子成才时,体罚很自然地成为“最后一招”。从这个意义上说,体罚学生的教师和孩子一样需要帮助,而不是仅仅是被动地接受高高在上的指点与非议。

    【点评者说】网络时代的学校和教师都是非常脆弱的。对偏远地区的学校和教师来说,他们往往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动地卷入互联网的舆论大潮,在手足无措间接受现代文明的审判。固有的教育生态是不是该在外界的介入下如此轻易地被打破,而又该如何避免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承受超出心理范围的伤害?这是信息鸿沟加剧带来的社会命题。对鸿沟中的优势方来说,或许在发声之前,首先要想到的,就是多一点耐心和思考。

    (本期点评:高毅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