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文化教育之都的“践行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8-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些年,澳门特区政府正采取多项政策措施,充分挖掘澳门的历史文化元素,将澳门打造成一座多元的文化教育之都。图片来源:澳门教育暨青年局官网

    2014年,是澳门回归祖国怀抱15周年。作为中国近代最早的东西文化交融地之一,澳门文化教育之都的建设历程,可谓中西合璧,颇具特色。

    以回归15周年为契机,对澳门文化教育之都建设经验进行介绍,能够为内地提供参考和借鉴。

    ——编者

    ■马早明

    在年初发布的2014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中,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提出,“以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落成为契机,加快制定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而文化教育是澳门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使命之一。事实上,近些年,澳门特区政府正采取多项政策措施,充分挖掘澳门的历史文化元素,将澳门打造成一座多元的文化教育之都。

    澳门文化教育源远流长。在1594年,葡萄牙耶稣会远东巡察使范礼安参照葡萄牙著名的科英布拉大学建制,在澳门圣保禄山上创建了圣保禄学院。当时,耶稣会亦规定,所有到中国传教的传教士必先到圣保禄学院进修中文以及中国文化,令圣保禄学院更为鼎盛。据记载,曾在圣保禄学院进修并到中国传教的传教士大约有200多人,不少已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其中的翘楚有利玛窦、南怀仁、汤若望、艾儒略、徐光启和吴渔山等。圣保禄学院是亚洲第一所国际化欧式大学,是远东地区架起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第一座桥梁,曾被誉为“知识之屋宇,神圣之花园,使徒之学校”。在此背景下,澳门的文化教育之都建设历程可谓“重拳”出击,具体如下:

    “重拳”之一:

    特区政府支持多元文化教育之都建设

    早在2006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中,时任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要求在基础教育改革基础上,开展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之间的平衡,并增补哲学性、通识性的教学范畴,促进高等院校知识结构和学术体制的完整化。2008年澳门财政年度施政报告则第一次提出“巩固经济基础,推进适度多元”的澳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其策略之一就是把澳门建设为名副其实的“文化旅游之都”,政府希望澳门高校推进过去相对忽略但战略价值不可估量的人文学科建设,在尊重院校建设自主的前提下,鼓励历史、政治、哲学及宗教等学科的设立。

    在之后的系列施政报告中,澳门特区政府进一步提出“调整经济策略,强化适度多元”,强调高校“人文建设的一些范畴,其需求可能限于一定范围,然而具有重大人文意义和社会品位意义,我们必须赋予它们独特的战略地位,投入充足、优质的资源,使它们成为特区社会发展面貌一些经久不灭的亮点”。当然,这些报告显示出特区政府希望通过改造澳门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实现文化教育之都建设的强烈意愿,而仔细解读其2014财政年度施政报告,明显显露出升华意味。

    “重拳”之二:

    保留中小学校传统的“三文四语”现象

    在澳门,中小学校呈现出“三文四语”现象,即汉语学校、葡语学校、中葡语学校和英语学校。在主流的汉语学校中使用汉语,中文是书面语,广东话是教学用语;在葡语学校里,葡文既是书面语又是教学用语;在中葡语学校,同时教授中文和葡文;英语学校使用英语作为媒介,把英语充当书面语和教学用语。

    澳门非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多元性,不仅体现在教学用语上,而且在学制及其课程标准上,都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存在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1835年1月圣保禄学院因雷击起火遭焚而彻底停办之后,澳门就一直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本土高校。澳门青年学子只得远赴海外负笈求学。不同源流的中小学校在学制与课程设置及标准上,逐渐形成衔接各自的海外高等院校体系:葡语学校学生毕业后大多进入海外的葡语国家高校;英语学校学生主要是为升读英联邦地区和美国的院校做准备;中文学校毕业生读学位课程则要进入中国内地或台湾地区院校学习;还有一些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制及课程与行业标准要求更是五花八门。这样,在澳门就形成了以多语教学、学制迥异和学校自治为特征的多元化教育特点。

    “重拳”之三:

    实施15年免费教育,拓展内地生源渠道

    为了打造文化教育之都,澳门特区政府鼓励青年学子在澳门求学,并采取了诸多政策。首先,特区政府设立多种福利基金,资助学生的学费等,鼓励青年继续深造。为此,特区政府颁布了《学费津贴制度》,通过学生福利基金发放学费及学习用品津贴。同时,通过各种渠道设立多达16种之多的奖助学金。其次,澳门实现了普及从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阶段共15年的免费义务教育。特区政府的目标之一是扩充高等教育的生源基础。再其次,特区政府先后批准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和澳门镜湖护理学院等高校在中国内地31个省市招生,内地来澳门注册就读的学生迅速上升,并超过香港成为澳门高校最大的外地生源地,促进了澳门各高等院校生源的多元化。

    “重拳”之四:

    公私并举的多元投资与办学体制

    国际上,投资与办学体制分国立、公立和私立3个层面,但澳门只有公立和私立两种。截至2014年,澳门共有院校12所。其中,公立高校4所,私立高校6所,私立研究机构两个。从规模上看,除了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澳门城市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外,其他8所都是微型院校。从投资主体看,公立高校办学经费由特区政府全额拨付,而私立高校及研究机构经费都来自学生学费、政府补贴和举办企业或团体财政支援。例如,澳门镜湖护理学院是澳门镜湖医院慈善会的下属机构,而澳门中西创新学院是由澳门博彩娱乐有限公司投资创办。

    由此可见,澳门私立高校由行业机构或专业协会投资办学的体制,体现出谁投资谁管理谁收益的原则。但显而易见,在投资及办学体制上公私并举,投资多样,是特区政府打造多元文化教育之都的有力举措。

    “重拳”之五:

    借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重组高等教育结构

    澳门大学地处澳门氹仔岛山顶,学校连为一体但场地十分拥挤,6000名师生已使校园超负荷运转,严重制约该校的扩张与发展。2009年,澳门特区政府正式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将与澳门一水之隔的珠海横琴岛5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粤澳横琴合作开发项目用地,其中澳门大学横琴校园在此用地面积为1.0926平方公里,拟设置6至9个学院,规划容纳1.5万人,采取隔离式管理。这是特区政府就澳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实施的重大战略措施。

    如今,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已正式落成。有学者提出,澳门特区政府可以利用这次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扩张机会,重新拟定澳门大学乃至澳门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一是重组澳门高等教育结构。虽然澳门有12所高等教育机构,但有8所都是微型专业院校。长期以来,由于校园面积、师资、资金及管理水平的限制,这些专业学院很难与域外同类专业学院竞争。因此,特区政府可以让澳门大学、科技大学等合并一些专业院校,使其学科门类更加综合化;二是将“澳门大学珠海横琴校区”定位为“澳门大学城”。特区政府可以将部分澳门高校,通过土地置换方式迁进“澳门大学城”;三是利用“澳门大学城”诸多的资源优势,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平衡各学科发展,做强澳门高等教育,使其成为澳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动力之源”。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