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萌”起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8-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荆轲刺秦王画像石(局部)。画面表现荆轲刺秦王一瞬间的情景,秦王绕柱而逃,荆轲被持刀卫士拦腰抱住不能脱身,于绝望中将匕首向秦王投去,未能刺中却穿透柱子,表现荆轲孤注一掷迸发出来的强大威力。?选自《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

    阅读历史,不是非要让我们知道哪一年发生了什么事,哪一位历史人物干了点儿啥。如果能在记忆力最好的孩童时代,弄清一些历史的关键脉络,那么,无论是在人生经验的参照上、思考的逻辑训练上,以及生命情调的追求上,都会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力度。

    ■本报记者 却咏梅

    “我发现历史越来越被边缘化了,老师在上面讲历史,学生在下面写其他科目,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着20多年历史教学经验的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贾亚萌老师说,“在初中阶段,由于中考不考历史,所以有些学生就不学历史了。上了高中,学生只有一听说历史要考试,才会马上进入考试状态去准备。难道要靠考试才肯学历史吗?”贾亚萌老师认为,这和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受的历史教育不足以及课外历史阅读量的匮乏有一定关系。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丁慈矿深有同感,他介绍说,大陆的小学不开设独立的历史课。上世纪80年代末上海曾在五年级开设历史和地理两门课,90年代后合并,统称社会课,后来社会课又与品德课合并,可以说,小学阶段长久没有历史教育。那么,到底小学阶段该不该学习历史?历史启蒙从何时做起?对此,《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作者、台湾学者陈卫平,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名师林明进,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名师丁慈矿,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历史教师贾亚萌和周云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历史启蒙要从小学开始

    相较于大陆,台湾地区的学校历史教育现状稍好。林明进认为这得益于台湾的小学开设社会课讲授历史,以及民间出版读物较多、各种史观并存的开放局面。所以到了高中,学生对于历史是有概念的,且能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作批判式的评论。

    “为什么有的学生上了中学会对历史没有兴趣?是因为小学没有开始。”在丁慈矿老师看来,孩子的历史启蒙最起码要从小学开始,尤其是五六年级,这是最重要的时期。“在孩子最需要亲近历史的年龄,我们要创造条件。”丁慈矿老师说。

    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无论是文史哲哪一科,课外阅读要远远高于课程的重要性。老师的角色是提供策略性指导,所以作为老师一定鼓励学生多阅读。我们经常会说“文史哲不分家”,确实是这样,历史是完整的,要从中文、哲学中去和历史相结合、和人生结合,这一点,无论是在小学、大学还是社会,都是如此。

    陈卫平给历史教师一个建议:“让历史教育回到生活中,把学生的背景、经历同课本上的知识联系起来,孩子自然就会有兴趣。因为孩子的生活,就是自己的历史,孩子自己的家族史,这也是历史。”

    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

    “历史不是只有为了做历史学者才去读的”。在陈卫平看来,它能提供一种“临场感”,人们可以思考,如果自己处于那样一个历史事件或情境下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从一个个的历史现象中归纳出一个核心,从而得出历史教训,获得人生智慧。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封底上有一句话“一个人的气质,决定他的格局,一个人的器识,决定他的成就。”丁慈矿老师认为,儒家讲“士先器识而后文艺”,这里的“器识”当器量、胆识和见识讲,这些就是从读历史中来的。

    从小喜欢历史、长大后又当了历史老师的周云说:“这可能是因为我从小看的历史读物和《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比较相似。”他认为,从小读起是一个积累,能够增加学养。其次孩子能够在了解中国历史的过程中,产生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的认知,形成文化认同。

    有人担心,写历史的人往往把自己的观点融入书里,这会不会造成年龄小的孩子在认识上产生偏差?陈卫平坦言,学术界为了避免大家对他们产生“教育下一代怎么可以有这么偏颇的意识形态”的指责,常常采取价值中立的态度,乃至台湾教科书上的句子也尽量选择价值中立的态度。“可是这是很糟糕的事情,没有情志、没有血肉,历史变得如此生硬,谁会对它产生兴趣呢?这样历史不就变成一堆废物了?其实,世界上没有完全客观中立的东西,经过你的主体就一定会带有主体性。学哲学的人都知道,互为主观就是客观。”

    为了避免读者落入主观意识形态,陈卫平在每个历史故事的最后都加上一个《说来听听》栏目,就是为了保证文本的开放性,鼓励孩子去独立思考和判断。“如果你是岳飞,你会如何;如果你是女真人,你会如何”,从历史可以看出,很多事情没有对错,看你站在哪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就像辩论,有正反方,也许有胜负,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会有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找到论据;更更重要的,是能从细节的方向展开联想,像下棋一样,能看到每一步之后的走向。正如林明进所说,“历史呈现出的是具体的东西,如何让它活下去,不在史料本身,而是在阐释、阅读、思考它的人身上。毕竟只有在阅读与思考中,历史才是活的。”

    好书会让孩子的眼晴发亮

    在很多人眼中,历史读物是枯燥艰深的,而在周云老师看来,这是因为教科书把很多有意思的地方抹掉了。“多读课外书,最好选择一套通史性质的书,这样可以更系统地获取历史知识,且历史读物要生动有趣,这样才能使孩子产生兴趣读下去。”

    “我9岁的时候,父亲从香港带来一套《希利尔讲世界史》,我很喜欢,印象也很深。等我大学毕业后,有机会接触到日本和欧洲写给孩子的历史书,发现台湾居然没有这样一套完整的论述中国历史的儿童书籍。”于是毕业于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系的陈卫平打算自己做一套《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他认为,一部合乎现代儿童需要的中国历史,应该是生动有趣的,是重现历史场景的,是简洁而又因果相续的,是鼓励个人观点的,是多元叙述的。这样方能让历史的影响在孩子心中潜移默化,悄悄扎根,在掌握历史变迁的脉络的同时,也能从多元的角度去获得做人处世的借鉴。

    但是给孩子写历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怎样把这些复杂又遥远的历史,与孩子的生活经验衔接,并以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来描述?这似乎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因此,陈卫平花了将近3年的时间,寻找专业写作、插画人才,终于完成了全套14册的《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其大量彩色精美的、呈现历史场景的历史插图对孩子来说很有冲击力,专业的示意图以及细致的历史文物包括武器、服饰、房屋等图片,使历史渐渐在孩子眼中活过来。该书获消基会优良儿童读物推荐,陪伴了台湾几代孩子的成长。

    好书是经得起时光洗磨的。如今,这套书的中文简体版被大陆引进出版,欣喜之余,陈卫平言语中也透出一丝担忧,“我每年参加很多国际性书展,发现历史类的书在逐年减少,这是因为网络、iPad已经把原有的思维结构破坏掉了,我们从过去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已经被压缩了,现在知识都碎片化了……”

    当中国走入国际,世界走进中国之际,没有人能忽略它曾经历过的迷惘、困顿、荣耀和沉淀下来的智慧。期望新一代的读者,也能从新的视角、身份来汲取历史的养分。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共14册) [台湾]陈卫平 著 新世界出版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消息树     下一篇:在汉字中读懂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