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9-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戴林富 吉首大学宣传部部长

    吉首大学依托地域优势,针对硕士研究生设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在全校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课程。学校还要求相关学科的老师和学生每学期深入湘西州开展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相关调研和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了“非遗”的基本概念、基本形态,能够运用田野调查研究方法了解和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与问题。吉首大学已造就了一批非遗相关领域的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在非遗的宣传、保护、建档、申请、认定等环节都有所作为。

    张卫民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路径之一是通过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家庭和传习所等教育途径进行的。这种通过教育途径来保护与传承非遗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它使中小学生从小了解民族文化和习得非遗技艺,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中小学生在学校进行舞苗鼓、演苗戏、打苗拳等活动,周末到旅游景点和民族博物馆进行非遗展示活动。第三,职校的学生和苗族、土家族村民通过非遗教育习得了谋生的技艺。

    黄青松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平台,它有着政府和个人不可比拟的优势,如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学科优势等。高校能够利用网站、图书馆、展览厅、报告厅、礼堂等场所及设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宣传、展示、表演、交流等活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