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者视角与路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0-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吟诵,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最常见的读书法。主要是依据汉语的音韵规则读出每个字词音韵的高低长短及轻重缓急。在诗词文赋中尤其要注重格律特征按“平长仄短、依字行腔”来读。此外,还要把入声字读得急促、韵字读得相对更长些,形成余音绕梁、绵长久远的乐音,让人听起来像唱歌一样。图为浙江省富阳市永兴小学陈琴老师在三(1)班的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吟诵《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的情景。彭弘 摄

    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目前已经不再是纸上谈兵的阶段,许多地区、许多学校、许多教师都已经在进行实践探索,取得了许多很好的经验。本期专题,我们试图从区域、学校和教师个人的层面,提供一些个案,希望从他们的现实实践中,看到实践者的所思、所想与所行,从而为一线实践者提供一些新视角与新路径。

——编者

经典为学生一生远行做储备

    ■陈琴

    课程化:才能让经典诵读有实效

    时下,中小学推广经典诵读之必要与否已不值得再作启蒙式研讨,大家最关心的是该如何推广。目前,学校层面的经典诵读模式基本上是以活动的形式进行,无外乎四种情况:一是早读或午读挤出十几分钟诵读;二是布置诵读内容让学生自己回家诵读;三是学校开设了诵读课或所谓的“国学课”,但主要由班主任或语文老师自主决定,可读也可不读;四是以兴趣班的形式开展,部分学生参与诵读。

    以自己20多年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经历来看,以上模式只能浅尝辄止,鲜见有实效。经典诵读想让所有学生获益,必须要通过课程化才能实现。只有课程化后,才能遵循严格的课程内容授课,才能在面对经史子集的大量选本时做到有条不紊、循序渐进。最重要的是,课程化后的经典诵读教学才能真正融入当下的母语课堂,也只有把经典文本作为母语教学中不可替代的教材才能实现经典诵读的最大功效。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在经过一系列缤纷多样的诵读模式之后,从15年前开始,我把自己多年精选的经典文本作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内容纳入常态的课程中,跟现行语文教材整合。低年段侧重于蒙学读本,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声律启蒙》、《千家诗》及300多首儿歌童谣;中年段包括《幼学琼林》、《大学》、《中庸》、《论语》、《增广贤文》、《老子》、《庄子·逍遥游》、《孝经》;高年段包括《孟子》、《庄子》、《金刚经》、《易经》。此外,还精选了150篇古今中外的散文名篇,《诗经》中有280首,唐宋诗词有400首,《楚辞》分散在各个学期,到六年级结束后,每个学生的背诵量都可达到十万字以上。设想,一个以十几万经典文字做底色的小学生,到了中学后,还会对《史记》、《左传》、《资治通鉴》望而生畏吗?还会再只能读四大名著的白话简缩版吗?最关键的是,这些文字都是有种子能量的经典,是不需要求证的大智慧。一个人的生命力被这样的文字滋养着,一定是丰满而灵动的。

    “素读”: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素读”的定义源自日本的一批学者,他们将中国两千多年里私塾采用的教学方法定义为“素读”。“素读”就是不追求所读内容的深刻含义,只是纯粹地读,目的是提倡在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积淀大量的经典文字,并且强调这种“素读”法只适合诵读经典文本,对于一般的阅读内容倒是没必要下这等功夫。

    参看了许多诵读经典的教学策略,我最终选择经典“素读”教学法的理由是:经典文字跟一般的读本不同,必须储存。经典诵读的目的是善养读者的心田慧命,也是为一生的远行储备精神资粮。所以,不必过多着眼立竿见影的功效,不要以当下的授课方式——学一课考一课来评价诵读课业,只管遵循“纯粹地读”法,直至将最重要的那几本书中的文字变成学生的“肌肉记忆”,在任何时候都能张口即来,随吟随诵,终生不忘。“素读”提倡的是大量地诵读经典,包括国外的、现当代作品中的经典,不是简单地选择某一家某一派的文本。

    多年来,我正是坚持“素读”经典教学法,变革语文教学的模式,让学生课上少考试多背诵,课后少做题多读书,经典诵读课才会被学生喜爱。

    “素读”:以学生喜欢的吟诵法开展

    就目前的情形分析,尽管经典诵读课程要回归课堂的呼声不小,但仍有为数不少的教师是坚决反对开设经典诵读课的。反对的理由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认为中国的经典中过多地宣扬封建落后思想,因此,外国的经典可读,中国的经典尽量少读;二是认为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字太艰深,读不懂也读不动,所以,不适宜作为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三是诵读的文本因为难懂,所以学生不喜欢读,也就没必要“强迫”学生读。

    我个人认为,将近四代的中国人没有系统地接受过“经典训练”了,许多经典文本确实已经非一般识字人群可轻易翻阅了。然而,欲亡其国,先断其史,我们当教师的,难道没有义务让每一个学生读懂自己的民族史册吗?因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几乎都是以文字为载体而存活着。

    至于读不读得懂的问题,教师可以先学一遍,边教边学。我在培训青年教师时提倡:你或许不能把《报任安书》、《孔子世家》当着学生的面背诵得滚瓜烂熟,但是,你可以比学生提前一个月读到这些文章,对照译文大致弄懂这些文章的含义。然后,你再把它们带到课堂上,跟学生一起在语文课堂上大声朗读,也让学生像你一样,初知大意,略通辞法,之后,再跟学生一起反复诵读,直至熟读成诵。如此,三五年之后,教师会跟着学生一起成长,不经意间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式读书人。

    对于学生不喜欢的问题,我想主要在于方法不当。人们一直以为古代的教书先生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是强迫学生背书的。其实,真正了解了古代的教学方法后,就会颠覆我们的看法。比如,中国古代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诵读法——吟诵读书法,我们有多少人了解过?在我的课堂上,我极少见到孩子不喜欢吟诵经典的。生动活泼的经典课堂,孩子们会不愿意下课的。

    唤醒家长:让经典诵读走进千家万户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让我的学生都能拥有一个书香家庭。因此,每接一届学生,我不仅致力于创设一个书香班级,而是花更多的精力唤醒每一个家长的读书意识。10年前,我开始实施一个经典诵读的方案:以一个孩子改变一个家庭,以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以一个社区推动一片区域。我不需要做多少案例的论证,只看经由我的教学所改变的一个片区的家长观念有多少改变,就知道经典诵读的影响力有多大。

    每教一个班都会带给我惊喜:相当多的家长会主动跟着孩子把诸如《老子》、《大学》、《中庸》、《离骚》等背诵熟练,他们常常说自己是跟着孩子读了真正的书。他们也会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展读经典文本。周末,家长们带着孩子结伴外出,在田间、在公园里、在江河湖畔,阵阵读书声如天籁般飘荡在行人的耳际,其感染力不容多言。只有把家长也唤醒了,经典“素读”课程才能稳步深入。(作者系浙江省富阳教育集团教师)

区域内推进传统经典教育的尝试

    ■柳恩铭

    2012年,我区提出了用传统文化精神养护师生心灵的教育理念,并正式启动了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工程,以此凸显区域教育特色。我们在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全面推广以儒家经典为主的经典教育,将之纳入课程管理。承担主体为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每周经典教育课程不少于一课时,每学期不少于36课时。同时,利用早读、课前5分钟等时间进行经典诵读活动。实施两年半以来,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家长的广泛支持、师生的广泛参与,增强了师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为什么选择经典教育

    将经典教育作为区域重点工程,是为了在教育领域构建师生的精神家园,培育养护师生心灵的沃土。现实中,中小学不少沦为了知识的堆积场,不少大学沦为职业训练场,教育不能真正关注和有效培养人的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心无价值、心无信仰、心无理想,甚至心无梦想,这种“无心”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我曾先后考察西方教育养护学生心灵的做法,以及各种宗教及审美、历史教育对人文教育的承担,却发现都存在许多问题。拿什么养护师生的灵魂?以儒家为主导的传统文化,应该作为学生精神营养的主食,诸子百家一如蔬果,这些可以共同构成精神营养大餐。

    经典主要是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尤其是先秦儒家经典著作,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以及与他们一脉相承的司马迁、韩愈、柳宗元、范仲淹、王安石、顾炎武等人的诗词文赋。儒家经典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民族精神资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为公、尚中贵和、博爱大众的精神,这些是民族性格和民族共同坚守的价值。儒家文化提供了丰富的伦理资源:尊老爱幼的孝慈文化,维护了家庭和社会稳定;“家国一体”的伦理价值取向,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所在;“天人合一”的伦理情怀,是物欲横流世界的稀缺资源。

    我们下发了经典教育工程实施指导性意见:幼儿园以《三字经》、《弟子规》等蒙学教材为主,辅之以历代精品绝句,形式以诵读和歌唱为主;小学以《论语》为主线,辅之以《声律启蒙》等蒙学教材以及历代优秀诗歌,以吟诵、朗诵、朗读为主;初中则在继续学习论语的基础上,学习《大学》、《中庸》,形式主要为诵读,辅之以讲解和欣赏;高中则以台湾版《传统文化基础教材》为主要载体,同时将《孟子》、《荀子》作为重点推荐作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