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程视角整体规划传统文化教育
日前,浙江省杭州市西溪街道石灰桥社区举办了一场“小候鸟体验传统国学日”活动,让这些来自异乡的孩子们在开学前能跟传统国学进行一次“亲密接触”。20多名来杭州跟父母团聚过暑假的“小候鸟”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杭州孔庙,学穿汉服,敬拜孔子像,学习汉礼和悠久的传统国学文化。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在中小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民族精神从小在青少年心中扎根,这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中小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在课程教材中合理纳入传统文化的内容。那么,具体该怎样在课程与教材中合理安排传统文化内容,让我们听一听教育专家及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建议。——编者
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体系
■杨宝山
大量调研表明,近年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虽有成效,但并不乐观。反映在课程方面,课程结构整体性不足,缺乏整体规划,导致课程门类孤立,课程彼此不能呼应。反映在教材方面,教材内容科学性不够,缺少科学统整,致使教材内容琐碎,学科之间不够衔接。反映在教学方面,教学设计系统性不强,缺少系统设计,致使教学内涵欠缺,等等。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教育部近日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我们建议,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即三个阶段合理分工、有机衔接,三个领域整体规划、顶层设计,三个方位形成一体、全面实施。
三个阶段合理分工、有机衔接
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三个阶段,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实现合理分工、有机衔接。
在小学阶段,低年级以培育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高年级以提高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在中学阶段,初中以增强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高中以增强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大学阶段,以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个领域整体规划、顶层设计
根据我国现阶段课程实际,我们按照语言、文学与艺术,数学、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三个学习领域整体规划进行课程顶层设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第一,在语言、文学与艺术课程领域,注重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学与艺术的思想感情,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例如,在语文课程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课程的优良传统,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理解汉字的文化含义;获得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体验。在中学阶段,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提高古诗文的欣赏品位及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
在数学、科学与技术课程领域,强调数学、科学与技术的文化功能,注重数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及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关心科技进展及有关的社会问题,促进学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对自然界的整体认识和科学的世界观。
例如,在数学课程设计中,强调数学文化渗透于整个课程教材,适时地介绍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应用以及中国数学发展史中的有关材料,这将有助于学生逐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有利于他们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算学启蒙》、《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数书九章》、《盘珠算法》、《孙子算经》、《五经算术》、《四元玉鉴》、《测圆海镜》等都蕴含着非常有价值的史料。
又如,在科学课程设计中,注重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养成和运用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态度看待和解决个人与社会问题意识的形成。生命科学课程设计应帮助学生强化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物质科学课程设计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与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益古演段》、《齐民要术》、《梦溪笔谈》、《授时历》、《铸炮铁模图说》、《革象新书》、《郑和航海图》和《徐霞客游记》等古籍中都记载了十分有意义的史实。
在人文与社会课程领域,强调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为学生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
例如,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应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礼貌待人,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言行一致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培育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懂得感恩,逐步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开始树立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在中学阶段,引导学生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又如,在历史课程设计中,提倡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地理课程设计中,重点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个方位形成一体、全面实施
在课程建设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位形成一个整体,全面实施。既要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配合,形成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传统文化教育合力。充分依托校内文化资源和主题活动,发挥独特的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有效利用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家长学校等参与传统文化的体验、实践活动,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积极发挥社会有关部门职能,建立定期参观纪念馆、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鼓励文化传媒机构打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类教育资源。
当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国家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课程标准修订和教材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非常及时的。(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许多问题
■刘文军
中小学理应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但目前看来,基础教育领域传统文化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下面就主要问题进行一些剖析。
教育目标上价值引领的缺失
时下,我国大部分中小学校仍然看重分数和升学率,由于传统文化在升学考试中所占分值太少,教师对教材中传统文化部分的教学,仅仅限于应试教育,把考试的考点罗列出来就应付了事,偏失于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简单追求。事实上,传统文化的规律和特点决定了其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知识传授、情感体验和启迪心智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上述这种教育功利化倾向,使教师缺乏对古代文化深层次的发掘和探讨,学生学到的也只是传统文化的皮毛,严重限制了传统文化教育作用的发挥,也使得传统文化教育缺失了自身的生机与活力。
内容枯燥,与学生生活脱节
现在中小学学生不喜欢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主要因为他们认识不到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很多教师也缺乏对传统文化精髓进行现代阐释的能力,只是简单地把传统文化当历史来讲,偏重于诗词的背诵以及对历史人物、故事的讲解,自然而然就会造成青少年与传统文化之间的隔阂。“于丹现象”、“易中天现象”为我们有效传播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他们的成功就在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通俗解读,充分挖掘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使得传统文化向现实生活回归,激起了人们的道德共鸣。
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适当教材。现有教材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单薄,例如,就儒学来说,在小学六年的全部教材中,只有几句儒家的格言和简单的几则故事。中学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有所增加,但存在两方面弊端:一方面内容缺乏系统性,导致教师把传统文化的内容当成一个个单一的教学知识点来对待,而漠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另一方面,一些教材“大而空”,泛泛而谈的内容对于学生缺乏吸引力。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现有教材的分析研究, 选择那些能够体现现代意义的传统经典,并拓展教学资源,实现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学校文化课程三者的结合,建构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全新框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