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思南县为大班额“消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1-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思南县在财力困难的情况下,采取合理规划布局教育资源、加大投入建校舍、实施就近入学等措施,为县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消肿”。

    本报讯(记者 朱梦聪)今年秋季,贵州省思南县城区小学共设置班级152个,比去年增加60个,平均班额从68人降至45人左右。初中共设置班级100个,增加25个班级,平均班额从69人降至51人。

    思南县教育局局长曾应华说:“如今,县城小学、初中的大班额分别下降了20%和30%。除了实验小学和第三中学的部分班级外,其他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大班额现象全部被化解。”

    近年来,贵州省思南县在财力困难的情况下,采取合理规划布局教育资源、加大投入建校舍、实施就近入学等措施,为县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消肿”。

    思南县前几年举力蓄势,持续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但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也开始凸显,并成为近年的普遍现象。

    去年秋季入学,该县县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所有班级容量都“超标”。城区4所小学,平均班额为68人。初中也不容乐观。3所学校,平均班额69人。个别学校人数最多的班级,学生高达90人。而标准化班额为完全小学要少于45人,按照此标准,它完全可以成为“超级大班”。

    以前,思南县城区学校没有一所学校能够提供足够的场所供学生做广播体操,为了分流学生、防止踩踏事故发生,部分学校只得分楼层间隔放学。

    曾应华说:“造成大班额的原因很多,有的还是多年积累造成的。主因是校园本身占地不足难以拓展,优质教学资源分布不均造成学生择校,教育资源规划建设步伐跟不上城镇化发展速度。”

    该县副县长黄辉说:“为了满足群众能读书、读好书的需求,我县近年来加大了对城区教育的投入,并重新对教育资源进行规划布局,加快新建学校。通过‘迁高中、进初中、扩小学’措施化解大班额。”

    思南县要求新城区进行连片开发,并征求和听取教育主管部门的意见,规划配套建设学校。

    在新建的城北新区关中坝,该县投入1亿元修建了能容纳3000人的初中新校,该校建有标准田径场。投资3500万元修建了容纳2300人的田秋小学。又投入4.2亿元搬迁思南中学,明年将完成搬迁,在原校址新办初中。投资2000万元扩建城北小学,使其容纳人数从600人增至2300人。

    该县还将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撤并。今年秋季将第三中学、第四中学合并搬迁至关中坝,挂第三中学牌子;保留第五中学为城区寄宿制初中;在原第三中学校址设立实验小学分校,思唐小学整体搬迁至原四中校址,在关中坝设置田秋小学;被搬迁的小学改设幼儿园。

    为了防治择校、消解城区学校大班额,该县规定,城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七年级均按照学生户籍和房产双证的片区归属,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

    此外,该县还出台了诸多保障措施,今年以来,加快了新建学校的配套设施建设和扫尾;开通了前往新校的公交,正在完善学生途经道路的亮化、硬化和安保设施;加强了学籍管理,坚持“一生一籍、籍随人走”;学校严格按标准招生并逐步缩小学校办学规模,严禁学校不按规定跨区招生;对原有大班额学校的学生进行引导分流,等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