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活动之花绚烂绽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1-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14年金水区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学校体育工作推进战略:“不断推进学校‘一校一品’体育文化建设,加强金水区域大品牌建设,使金水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常态化、惯性化”。

    师资提升篇

    体育教师缺乏是当前学校体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此,金水区采取三种对策缓解这一压力。一是在选配教师时向体育学科倾斜。二是采取系统培训、持续提高的方式,外聘部分体育教师。同时,引进省内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充实学校体育师资队伍。三是定期邀请郑州市体育部门选派的优秀教练员到体育特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指导学生课余训练或直接带队,帮助学校提高训练质量。四是全校同上体育课,使每位老师都成为体艺教师。金水区要求学校在制定活动方案时,务必做到全员参与,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这里所要求的“全员参与”,就是要求学校从领导到科任教师全员参与,班主任是活动组织者,体育、艺术教师是活动指导者,其他教师是活动协助者,学校领导是活动安全督导者。学校领导和教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管理机制,既有分工、合作,还有评比,不仅发挥了全体教职工共同落实《规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弥补了体育教师的不足。

    强化学校体育,尤其是全校同上体育课,需要对原有体育教师和全体教师进行培训。金水区采取了三种培训模式:一是定期邀请郑州市体育部门优秀教练员走进学校,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教他们学习训练领域的新知识、新方法,做到科学训练、科学管理。二是定期组织各项目教练员参加国家、省、市级业务培训。几年来,金水区组织教师先后参加了国家体育部门举办的“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师资暨教练员培训”和河南省体育部门举办的“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教师暨教练员培训”等多项活动。三是组织老师走出国门学习经验,更好地掌握训练和竞赛知识。

    进行教师分层培训,提升体育教师队伍专业水平。一是加强体音美主管同志培训,与高校联合,开展针对性培训,树立品牌课程意识,提高品牌课程的顶层设计和推进能力。今年3月该区就在西南大学举行了中小学大课间主管领导培训。二是开展三年一次的体音美教师综合素质封闭培训,新教师培训、全员参与的希望杯教学评比和基本功比赛。综合素质培训针对30岁以下、30—40岁、40岁以上教师的不同需求,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分层进行培训,培训结束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上网公示。每年秋季开学前,开展新教师岗前培训,培训合格方能上岗。基本功大赛与“希望杯”(35岁以下)、“金硕杯”(35岁以上)课堂教学优质课大赛隔年交替进行,所有竞赛活动进行前,组织针对比赛项目的专项培训,保证教师在培训中收获,在实践中检验,在反思中成长。

    体育师资整体水平提升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聚焦课堂、创新形式,为提高教学质量注入活水。课改以来,该区的体育课堂教学研究走出了一条不断发展、不断深入的探索之路,形成了具有金水区特色的体育学科教研模式。

    一是进行“课例研究”,即各校在教研室的指导下,形成一课多上、多研的教研方式。一种是在教研组全体参与下,一人多次上一节课,全组多次研讨,解决课中发生的问题;另一种是教研组成员多人上同一节课,共同研究课的结构、方法。引导体育教师关注课堂,关注教材、关注学生,培养良好的研究意识和初步的研究能力。

    二是进行“案例推介”。教研人员深入学校,了解学校的经典案例,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再采用专题讲座形式,去各学校进行推介。使广大体育教师了解了案例的形成、作用、写作方法等常识,了解了兄弟学校的做法,对课例研究起到推进作用。

    三是开展“课堂教学大对话”。即在较长的时段内,全校围绕一个课例,由教师与教研人员组成课堂教学研究共同体,实现教研员、教学领导、教师之间的全方位、全过程对话。

    四是实施“精品课例研究”,主要是在深度上下功夫。学校以教研组为主体,针对具体的课例,用一个比较长的周期,不断地打磨、改进,让大家体验过程,引发思考,从中受益,使体育教师学会做深度的课堂教学研究。

    五是开展“专题教研”。就是从体育课堂教学中提炼出带有普遍性的、深层次的问题,形成专题,集中大家的智慧,以问题为主线,进行学习、反思、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回到课堂教学中去实践验证。

    六是进行“课型系列研讨”。就是以各校体育教研组为基础单位,以最亟待掌握的课型为研究对象,以探究体育课型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为重点,以“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主题,选取一节或几节该课型的课例进行研究。

    这些教研对构建高效课堂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同时,金水区在体育中心指导组基础上又成立了体育学科指导组,为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提供了组织保障。近三年,全区每年参加各级教学评比的体育教师占体育教师总人数的70%,荣获国家奖项14人次,省级奖项18人次。

    设备升级篇

    学校体育活动应本着节约、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但在有条件的前提下,也要积极投入,改善场地设施,以保证课程、活动的质量,保障学生的安全。

    金水区在全国率先为学校研发配备阳光体育器械,助推校园体育活动的质量、水平。2008年,该区本着激发兴趣、引导参与的原则,投入100多万元,为首批12所学校研发安装专为中小学生设计制作的新型体育器材——阳光体育联合器,3万多名学生受益。2009年4月,举办金水区首届阳光体育运动会,运动会的项目根据小爬虫、波浪云梯等阳光体育联合器材设置,引导广大学生走向操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国家教育部门体卫艺司体育处领导莅临现场,对该运动会和新型体育器材的研制给予高度评价。

    金水区还在全省率先完成市区所有中小学校园塑胶场地建设工程,有效提高阳光体育运动的乐趣性和安全性。从2006年开始,金水区全面启动校园场地升级改造工程,截至2009年,先后投入2300多万元,对市内31所中小学校园场地进行了升级改造,率先在全省将市区所有中小学校园全部建成了塑胶场地,既提高了学校场地安全性,又美化了校园环境,提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安全性,促使学生乐于走向操场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2010年至今,金水区为19所学校配备了近55万元的体育器材,投入了1900余万元进行校园场地建设及维修。尤其是作为河南中长跑训练基地和郑州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的金水一中,区政府部门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新建了综合实验楼、带看台的标准塑胶田径场、塑胶篮球场、学生宿舍和餐厅,为学校体教结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4年,金水区又投入2100万元为金沙小学、71中学、75中学新建了综合训练馆和带有篮球馆的综合楼。

    针对学校体育器材成人化,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和器材无法满足师生对体育教育发展需求的现状,多所学校引进了科技体育项目,实现了项目和器材的两项改造。纬一路小学率先打破传统运动会“少数人比、多数人看”的模式,利用科技体育器材对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和器材进行校本化改造,开展“全员运动会”,让运动项目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随后,四月天小学、龙门实验学校、文化路一小、凤凰台小学等,也陆续开辟了体育兴趣园地,极大丰富了学校体育内容。

    为了检验两个大课间活动成效,金水区对2011年至2013年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进行了分析:全区五年级进行健康数据测试的男、女生总人数分别为13985人和11140人,六年级进行健康数据测试的男、女生总人数为12996人和10990人。测试结束后,重点对学生的肥胖率、近视率、心肺功能和立定跳远成绩进行了分析。肥胖率的分析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波动不大;近视率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近三年来金水区学生的近视比例得以较好的控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肺活量平均值显示五六年级男、女生的平均肺活量值呈缓慢上升的状态;立定跳远的测试成绩表明三年里,男、女生的平均成绩都略有提高。由此可知,金水区学生体质健康综合水平呈平稳发展的趋势。

    金水区教育人在对学校体育发展的不断努力探索中,收获了学校的稳步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近三年来,学生的肥胖率、近视率、心肺功能和立定跳远等数据显示,近视率与肥胖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平均肺活量值呈缓慢上升状态,学生体质得到稳步提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