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区房降温需“软”“硬”兼施
若想彻底打破“学区房”利益格局,必须同时从推进教育均衡和改变家长观念硬软两个层面进行改变。
■曹灿辉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各地房价出现环比下降态势,而一些地方的学区房却成为“房坚强”,逆势上涨,甚至供不应求,从炒房变成炒“期权”。在北京,有人花135万元买了个4.4平方米的房子,根本不能住,只为给上学买个进门证。即便如此,仍一“坑”难求。(11月10日《南方都市报》)
赶跑了房叔、房姐,却迎来了坐地起价、囤“期权”居奇的“学区房”现象。按学籍、户籍就近入学的政策本意是缓解入学难、入学挑剔的问题,却造成了如今“前有狼后有虎”的尴尬,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厘清乱象,还需认真分析原因。在笔者看来,造成学区房价格“逆势而上”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购买了学区房就具备了进入名校的资格。这是最直接的原因,这体现了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家长削尖脑袋为孩子择校,就是因为学校布局、就近入学范围与公众就学期望值不一致,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公众需要。教育部门即便发文禁止小升初择校,也无法阻挡家长与孩子对优质教育的诉求。当然这种需求里面,也有狂热的成分。人们为了争夺优质教育资源不惜血本,一所名校带动的是一片学区房的“洛阳纸贵”,而这种扭曲的“择教观”无疑会加重国家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是对国家政策的“歪念”。所以,明知是“坑”也要往里跳。
第二,学区房的火爆,说到底,还是因为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人们狂热追逐优质教育资源的背后,凸显了教育资源分配的尴尬。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办学质量存在较大差异,这也造成部分名校旁边的学区房水涨船高。这其中,又出现了一个马太效应,越是发达的地区,教育均衡压力更大,择校的意愿更加强烈,学区房被炒得更加火热。另外,名师去名校的“马太效应”,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的不对等,又加剧了这一乱象。
第三,学区房能保值升值,是不错的投资方式。在这场击鼓传花的投资中,人们不相信自己会成为最后的埋单者。
古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今有现代版“孟母”抢占学区房。面对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分布的现实,望子成龙的父母,只能闻“房”而动。要想改变这种局面,一方面我们要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搞好“硬件”建设;另一方面,家长们也要逐步转变观念,做好“软件”建设。
要想改变这种现象,让广大民众“脱坑”,还须政府各个部门统一筹划,尽量均衡教育资源。规范管理,针对“名校”、“名师”现象做出纠正,逐步消除人们对于这些称号的盲目追捧,确实让教育回归其本身。同时,还应借力于市场,针对市场的变化及时解决预见性的问题,打好“预防针”。教育部门在公布招生政策时,要提到招生政策每年有调整变化,要告诉家长们,不是买进学区房,就等于上了保险,就能上名校。特别要根据城市扩张和人口变化的实际,科学布局和新建一些学校,让更多的房子成为学区房。除了提高公立学校的硬件与软件质量,强化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还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给民办教育平等的地位,加大扶持力度,促使更多优秀的民办学校涌现,以此满足人们对教育多元化的需求。
家长们要逐步转变观念,理性对待学区房,不要盲目攀比和跟风追求名校。教育的终极意义是让孩子能够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拥有更多发展的可能。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应试教育,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承担昂贵的学区房,一套房子并不等同于孩子的未来。能保障孩子在日益艰难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只有发自他们本身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是成才的唯一指标,如果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即使上名校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甚至会制约孩子其他兴趣爱好的培养。学区房这道菜已经添加了太多作料,想要回归理性,家长还需要把它看淡一些。
“拼房择校”的问题,尽管被公众广为诟病,但是,仅把这个问题的板子,简单地打在地方政府及教育部门身上,或者仅仅打在家长们身上,显然有失公允。若想彻底打破“学区房”利益格局,必须同时从推进教育均衡和改变家长观念硬软两个层面进行改变。
(作者单位: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教育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