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自杀折射边缘群体脆弱生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1-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杨朝清

    湖北十堰郧县多部门证实,因为上课看小说、下象棋,郧县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男生金某某被班主任老师批评之后,从4楼教室一跃而下,自杀身亡。郧县宣传部门介绍,班主任陈某某并未对学生说任何过激话语。触动金某某的很有可能是那一句“请家长到学校”。(11月9日《京华时报》)

    没有人愿意看到这样的现象,人们的分歧在于如何避免悲剧的发生。一个年轻的生命以悲怆而决绝的方式,告别了这个给过他欢喜也给过他伤悲的世界。一句“请家长到学校”,竟然引发了一起命案,让人痛心不已。这里面,固然有青少年心理素质欠佳、抗压能力偏低等因素,也和当下边缘群体脆弱的生存生态有关。

    作为移民家庭的孩子,金某留守借宿在当地亲戚家;做生意的父母尽管能够在物质生活上满足孩子,却难以给孩子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提供应有的帮助。这位留守少年犹如散布原野的“野草莓”,成为社会网络中孤立的节点,在日常生活中毫不起眼,直到他以失范型自杀来提醒和警示人们。

    早在一百多年前,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就写出了传世名作《自杀论》。他认为,当个人与群体或者与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可能会发生自杀现象。当学生敏感、脆弱的精神世界遭遇老师的言语刺激和刚性控制,失范型自杀便不时进入公众视线。

    小到一个班级,大到一个学校,任何一个公共空间的良性运行,都离不开社会规范的支撑。长期以来,为了塑造优良学风、维护教学秩序,教师们通常使出了浑身解数。然而,简单的、刚性的教学管理,将学生们视为一个整体;实际上,学生们的身世背景、生活经历、兴趣爱好、个性特征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当教学管理的一统性遭遇学生的异质性,一不小心,就容易摩擦走火。

    作为一种规训和惩罚的手段,“请家长到学校”的初衷是为了提高违规成本,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塑造教育合力。看似平常的“板子”,在敏感而脆弱的孩子眼中,成为了不可承受之重,甚至将“希望的稻草”压垮。看不到人生道路的光亮和温暖,得不到应有的爱与关心,金某某用孤独而偏执的方式来选择退出。

    不论是“高中生为手机自杀”,还是“谎报分数坠崖”,抑或“自杀证清白”,这些折翼的天使,以生命之重折射边缘群体脆弱生态。只有给予边缘群体应有的制度之爱、公共服务和人文关怀,只有让边缘群体得到及时、有效的社会支持,他们悲苦的人生才会多一些光亮和温暖,才会少一些悲剧的上演。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