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留守孩子营造一个“家”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1-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李雪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街道村办小学。虽说是村办小学,但学校却地处市区,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学校生源的复杂性。我所任教的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23名是“留守儿童”,还有一名智障学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接送学生的“主力”,也是校门口的一道特殊风景线。

    父母在外打工,很少与孩子见面沟通交流,造成了孩子性格的孤僻。加之“隔代亲”,老人比父母更溺爱、迁就孩子,更容易使孩子的心理脆弱。“决不放弃一个孩子”,这是我在家长会上对家长的郑重承诺。话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

    一接这个班,为孩子们组建一个“新家”,成了我最紧迫的大事。因为孩子对家的概念意识淡薄,家的氛围是他们的最大奢望。当时正值开春时节,我发动学生们拿来种子和花盆,在松软的泥土里埋上美好的希望。当嫩嫩的芽儿拱出泥土的时候,他们击掌欢呼,分享一个个鲜活生命诞生的喜悦。浇水、施肥、培土、剪枝,终于有一天,嫩绿的枝杈间冒出了一个小花苞,过了没几天,小花苞慢慢地舒展开了,孩子们议论着、交流着、快乐着……他们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有了希望。

    “掌心化雪,润物无声”。于是,“小雪花班”便成了我们的“家名”,40个小精灵成了这个家的主人,我便成了这个家的“一家之主”。选班歌、班诗,定班号、班训,准备材料、制作版面……通过分工与合作,孩子们终于完成了“装饰工程”,把自己的“家”布置得焕然一新,一间“完美教室”就这样诞生了。

    孩子们的生日,是每一个家长难忘的日子。在我们班里,很多孩子没有跟父母一起过过生日,过个隆重的生日成了他们的期盼。今年5月,我策划了一次“我十岁啦”集体生日活动,邀请了8位今年10周岁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参与了这次活动,吃生日蛋糕、唱生日快乐歌、送生日祝福,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见证下,孩子们度过了一个难忘而又有意义的集体生日。

    在“小雪花班”里,孩子们不再“留守”、不再孤单。他们也成了我手中牵着的40只风筝,每时每刻我都小心翼翼。

    我算不上好老师,一份莱芜市首届“学生喜欢的老师”荣誉证书,却让我感到弥足珍贵;我算不上“好家长”,电话里孩子们“李妈妈”亲切的呼喊,却让我一次次泪流满面……(作者系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凤城街道东风小学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