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教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1-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他是学校“博士车队”队长,学校“大合唱”的指挥,摄影“发烧友”……辽宁科技大学教授汪琦,不管是教学还是科研,都“不走寻常路”。学生们说:“汪老师不但给我们知识,还给我们学知识的方法。”

    ■本报记者 刘玉 通讯员 邢秋艳

    在辽宁科技大学师生眼中,长相英俊、身材瘦削的汪琦是另类教授:他是学校“博士车队”队长,每天穿一套火红骑行服骑一辆火红赛车;他是学校“大合唱”指挥,气定神闲、指挥若定;他是摄影“发烧友”,常常端着单反相机……他也是全国优秀教师、辽宁省高校“教学名师”、辽宁省省级优秀专家、辽宁科技大学钢铁冶金和化学工艺两个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

    当老师,“不走寻常路”

    汪琦曾在教学心得中写道:学生应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方法、理念和思想上,而不是这项内容是否属于所熟知的工程范畴;教师应借内容,讲分析;借细节,讲理论;借问题,讲方法。

    在他的课堂上,学生或正襟危坐,或两手托腮,一律凝神静听。他经常联系自己的科研实际,将认识客观规律的“科学”、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技术”以及大胆构思和想象的“艺术”完美结合,启发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

    汪琦从不“独霸”课堂,50分钟总有近20分钟由学生做主。而戴着黑框眼镜的汪琦就像一位“魔法师”,舞动着一根看不见的神奇魔杖,引领“诸王”思维的河流在平等对话的氛围中淙淙流淌。虽然教学内容甚至每句话都是精心推敲过的,但听起来像是信手拈来、妙手偶得。汪琦对学生没什么“清规戒律”,做到“两不一必须”即可:不死背书本死记公式,不迷信老师;必须自己动手实验。至于做什么、怎么做,悉听尊便。“只要有思路,就会有收获,大家都有这个能力。”汪琦这样鼓励学生。学生们说:“汪老师的课有思想,不但给我们知识,还给我们学知识的方法,大家受益匪浅。”

    “不走寻常路”的汪琦带出了一批“不走寻常路”的学生:本科生在毕业论文中谈起了热力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逻辑学与冶金工程的关系;生物工程专业出身的硕士生实现了炉渣无土栽培;热能专业背景的博士生利用高炉工艺思想完成了“城市生活垃圾并流焚烧新工艺研究”,既节能又环保,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看上去不相干的两个事物常被他们巧妙“联姻”,开辟出一个“崭新天地”,而这些思想的灵光,自然离不开汪琦的点化。

    搞科研,独辟蹊径

    汪琦做硕士毕业课题时,按惯常思路怎么也走不通,他琢磨出一个新方法,竟然成功了。次年,他带着这篇硕士论文在中国第一届炼铁国际会议上交流发言,得到与会专家的首肯。那是1986年。

    为了让“含碳球团在氧化性气氛中的还原实验”能得到认可,“小小讲师”汪琦竟然勇敢地以个人名义召集相关部门领导和同事进行了三次论证,终于,一位热能专业的“外人”从“燃料燃烧过程”角度认为“这种现象是可能存在的”,为他赢得了平生第一笔科研经费3000元。那是1991年。

    汪琦由此得知,科研要打破常规,而打破常规就要与“外人”合力,许多问题“外人才能看明白”。比如,高炉能源的资源化利用,研究热能的可能更在行;高炉化学反应机理,搞物理化学的也许更透彻;而高炉需要什么样的焦炭,自己当然更有发言权。“跨学科合作能给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更多方法、手段、思路,尤其是借助基础研究揭示工程原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微观奥妙,进而调控科研行为……”汪琦善于打破学科壁垒,广结“姻缘”,灵活借助各种学科优势“为我所用”。

    此后,他继续“含碳球团”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含碳球团并流竖炉还原工艺”、“铁矿—煤球团自热还原新理论及其工艺”,打破了炼铁界认为燃烧过程和还原过程不能在同一反应器内进行的禁区,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无高炉炼铁工艺。

    做事情,一样“死磕”

    作为横跨钢铁冶金和化学工艺两个学科的博导,汪琦是科学研究当之无愧的“领路人”。他领着煤焦化领域的专家们重建焦炭评价体系,其“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热处理性的检测方法及其装置”成为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实施经费累计超140万元;他领着材料学科的同行变废为宝,实现“铁尾矿和菱镁石尾矿综合利用”;他领着热能专业的老师们完成高温物质与能量传输及冶金反应器设计研究,其中“高炉煤气重力除尘器”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已在11家钢铁企业应用……近年来,汪琦组织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发表学术论文65篇,发明专利5项。

    今年54岁的汪琦脑袋里没有框框,只有“做事做成事”,没有“能不能”,只有“该不该”,说在明处做在眼前,就像骑赛车上班、背双肩包进教室,做的就是活脱脱的自己。

    汪琦在科研上的独具慧眼和独辟蹊径,帮助许多年轻人找到了自己独有的研究方向。炼钢专业的王国承来科大仅1年,就和汪琦等几位教师联合在国际学术刊物《Nature》发表论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证明了“钢液脱氧时夹杂物的形核”的二步成核过程机制,从微观尺度诠释了多年来困扰冶金界的“过剩氧机理”问题。王国承曾以为自己是发现“二步成核理论”的“哥伦布”,没想到被汪琦兜头泼了盆冷水——可能早有人捷足先登了。一查,果然如此。于是,两人就联手证明“新大陆”存在的合理性。随后,他们整天泡在一起,汪琦几乎每天都往王国承办公室跑几趟,想到什么随时探讨。就这样,年轻博士王国承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通过探讨“介尺度”物理化学理论,研究炼钢过程中的某些现象。

    王国承说,从拼命的角度看,汪老师其实是一个典型的教授,一样下死功夫、一样死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