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品德与社会”课程融合渗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2-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张云杰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任务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这与公民意识教育是一致的,都指向了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和谐与完善。

    目前小学里的公民意识教育大多是一种知识教育,缺乏实际公民生活的体验和锻炼,致使学生在校内不能正常参与学校生活,在校外不能真正融入公民生活。

    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它要求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因地制宜,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公民意识教育对小学生而言,只是一种潜意识的培养,无需形成所谓的“培养体系”,那就要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公民意识教育应该贴近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发现自我,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将公民意识教育与习惯养成教育融合,整体渗透到现有的课程体系之中,是提高公民意识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

    (作者单位:山东青州云门书院双语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