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谈教学·王 岚与儿童同频共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10-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翻开成尚荣先生的《儿童立场》,我不禁回想起在一系列报告中成先生多次强调的重要观点:儿童研究应成为教师的“第一专业”。教师对于儿童的研究,不仅要关注儿童需要什么,还要研究儿童如何观察、如何思考、如何学习。当我们成为儿童,才能更好成就儿童。

    像儿童那样观察

    曾看过一则新闻,讲的是西班牙某慈善机构借助双面凸透镜改变光影的深度,推出了独具匠心的反虐童广告牌。成年人看到的内容是一个健康孩子的图像和警示标语,而身高1.35米以下的孩子看到的是一个受虐儿童的形象以及求助热线。这个广告牌的设计,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思考。当教师蹲下身来与儿童的高度一样时,才能看到精彩纷呈的儿童世界。

    在《立体图形的认识总复习》中,我基于儿童视角重组教材,围绕“立体图形分分类”这一问题,各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引领儿童自主完善关于立体图形特征的认知结构。组内成员自主讨论,设定相关分类标准,将研究过的立体图形分成两类。当作为活动设计者的教师,以儿童的观察视角进行开放性活动的预设时,就能关注到学生视野下的分类多样性远超教师视角中的分类单一性。从面(是否含有曲面)、高(可以画多少条)、顶点(是否有顶点)、运动(能否通过旋转形成)(能否通过平移形成)、侧面积(是否可以用底面周长乘高计算)、形状归类(是否为直柱体)等多个维度进行分类,就可以实现小组之间的相互分享、相互启发。而在这样的开放视域下,立体图形的特征在辨析、对比、归类中不断加以聚焦与强化,复习课的功能与价值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像儿童那样思考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不断发现人、鼓舞人、引领人的过程。儿童是成长中的人,既具有个体的独特性又具有发展的可能性。正因为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其思维方式与思维路径也不尽相同。正因为每个儿童都处于发展之中,其思维过程与思维结果还有待优化。回到儿童的思维原点,从不同路径出发,像儿童那样思考,教师就可以为儿童提供更有价值的帮助。

    《圆柱与圆锥》练习中曾出现过这样一道题:“有一个圆柱形礼物,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40厘米。如果用一个长方体纸盒包装它,至少需要硬纸板多少平方厘米(接头处不计)”。从成人思维视角来看,这个实际问题的数学原型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然而,从儿童思维的起点出发我们就会发现,除了正解之外还有诸多可能路径。儿童究竟是如何思考的?他们的视觉盲区又会出现在哪里?当我们尝试像儿童那样思考时,几种可能的错误思路就在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一是“用长方体纸盒包装”与“用长方形纸包装”相混淆,因而求了圆柱的侧面积。二是受“至少”这一表达的影响,求了无盖圆柱的表面积。三是审题不清,求出了圆柱的体积。从儿童的思考反观儿童的答案,这三种情况基本涵盖了学生的错误思路。解铃还须系铃人,错误从哪里来,就要从哪里改。因此,教师在练习讲评时,不是简单地告知学生正确的思路,而是从错误中体悟“我应该注意什么?出错的原因是什么,我如何避免同类的错误”。

    像儿童那样学习

    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成为自己,学以为人、学以成己。随着人们对学习理论的关注,对教学的研究正逐步转变为对学习的研究。教学的设计,需要从对儿童学习的认识开始。

    人在婴幼儿时期就能通过主动学习认识周遭世界。儿童是以自己的方式探索、认识这个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成长自己。儿童的学习并不只是理解词语、学习动作、习得技能、获得体验,还要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属于自己的“理论”。

    像儿童那样学习,意味着教师要将自我置身于“儿童学习的场景”,充分考虑儿童想要研究怎样的问题?儿童期待用怎样的方式展开学习?儿童喜欢的学习路径是什么?在自主学习中儿童会遇到怎样的苦难?儿童可能形成怎样的“理论”?在《商不变的规律》的探寻过程中,儿童就可以从相关式子的观察中发现可能存在的规律,同时通过大量举例不断验证自己头脑中的想法,从而形成“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这一“儿童理论”。通过同伴互学、团队共学,还会进行理论的自我完善,提出“相同的数不包括0”。而随着学习的继续推进,认识了分数和比之后,学生还会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从而对“自我理论”进行扩充与统整。当学生继续研究了正比例关系后,教师还可以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几者之间的关系,并聚焦内在的连接点,为后续函数知识的学习构建通道。从单结构水平走向多结构水平,进而达到关联结构水平,甚至达成拓展抽象结构水平,实现深度学习的持续推进。

    (作者系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广华学校副校长、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