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思政课三模块培养现代公民
■洪敏
新课程改革将高中思想政治课整合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从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来看,高中思想政治课虽然不是专门的公民意识教育学科,但却是对培养现代公民具有重要作用的学科。如何从教材内容中挖掘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和着力点呢?
培养善发展、守规则、重义利的“经济人”
这里所说的“经济人”,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既能通过优化技术、管理和资源配置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又能遵守法规、兼顾义利的经济主体。这样的经济主体,不仅能够主动“利己”,而且能够积极“利他”,符合现代公民的基本要求。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善发展、守规则、重义利的“经济人”,教师应在“经济生活”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以下三种品质:一是尊重经济规律、谋求科学发展,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就业观和投资观,在辛勤劳动、理智消费、合理投资中实现既利己又利人的目标。二是珍惜劳动,追求公平。让学生懂得,作为一个经营者,一定要尊重劳动者的权利,不仅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还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合法权利,包括同事、经营者、消费者、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三是遵守法律规则,承担义务责任。让学生懂得作为经济主体,必须做到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正当竞争、重视合作(包括国际合作),自觉纳税、回报社会(先富帮后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培养明方向、负责任、善参与的“政治人”
这里所说的“政治人”,更强调其具有主动关注、适应、参与公共生活并为社会发展提供“正能量”的禀赋。为了将学生培养成明方向、负责任、善参与的“政治人”,教师应在“政治生活”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以下三种品质:一是对国家发展道路、制度和理论的自信。让学生了解并信服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党和国家的制度政策的建立、实施的必然性和优越性,使学生树立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明确国家及个人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二是理解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让学生明确法律赋予的经济权利、政治权利和义务;懂得自己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牢记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三是关心政治生活,参与公共事务。让学生懂得,政治生活和公共事务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主动积极的政治参与,既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知道参与政治生活的四个具体内容,即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政权组织架构及其分工,以使学生明确参与的途径和方法。
培养知荣辱、能包容、会鉴别的“文化人”
在今天,随着教育的普及,人人都应该也能够成为有文化的公民。也就是说,文化素养应该成为公民的基本标志。为了将学生培养成知荣辱、能包容、会鉴别的“文化人”,教师应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以下三种品质:一是笃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让学生懂得“人无德不立”的道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等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和基本遵循的意义及作用;帮助学生用上述基本遵循和正确的道德规范分析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二是保持自信、尊重、包容的文化心态。让学生理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培养学生的尊重和包容意识,使其明白只有尊重和包容,才能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推动文化的发展。三是养成趋利避害、抑恶扬善的行为习惯。让学生懂得文化的两面性,为学生提供鉴别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基本标准;让学生懂得在文化面前趋利避害的必要性;要求学生面对落后文化时,做到不主动接触、不主动传播,同时要自觉宣扬先进文化,尤其要利用QQ、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
(作者系江苏省昆山中学高级教师、昆山市政治学科带头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