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招生新政撬动人才培养革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2-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董少校 杨桂青 俞可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上海和浙江两个试点地区分别出台深化高校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方案,在公众中引发持续关注。12月16日至17日,教育部公布关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高校自主招生和高考加分等配套政策。在考试招生制度推动下,人才培养模式会有何变化?上海师范大学在60周年校庆之际主办“考试招生新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革新”高端座谈会,专家学者围绕改革中的诸多问题展开研讨。

    改革有助于学有专长的学生脱颖而出

    此番改革是考试招生制度的一种自我完善与发展。教育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马涛说。

    考试遍存于全球各个教育体系,常常显现为标准化、统一化、等级化、分数化。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陆建非认为,不能简单把应试教育的原罪推诿于高考,而应把考试的功能从分层转向分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五届副会长杨德广指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展现三大导向性:导向学生全面发展,导向学生个性发展,导向学生合理流向。在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胡瑞文的眼中,此番改革应实现三大目标:适应国家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对人才的定位,尊重个人的兴趣爱好;强化公平性;推动素质教育,减轻学业负担。

    面对基础教育的唯分数论和由此导致的应试教育以及考生“被录取”现象,与会专家建议,以多元评价支撑多次考试,并尽可能把“两头”学生从高考束缚中解放出来。中国教育学会第七届副会长尹后庆认为,无论选拔性考试还是合格性考试,都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而非以难度挑战学生,不顾学生特长与个性。

    考试仅为标,招生方是本。其中高校自主招生尤其引发专家关注。与会专家在研讨中表示,有关改革措施将有利于为高中和考生减负,消除高校借助联考“掐尖”的不良局面,让自主招生回到选才的本意,使学有专长、拥有创新潜能的学生真正脱颖而出。

     努力释放给高中教育带来的红利

    与会专家在研讨中提出,要发挥考试招生新方案对于高中教育的引导作用,充分释放改革带来的红利。尹后庆说:“高中面向15岁至18岁的学生,必须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及基本素养,把大写的‘人’放在核心位置。

    在此背景下,高中教育能改什么呢?尹后庆认为,高中教育须创新更多的课程满足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参与体验和问题解决,在完成挑战性的任务中激活潜能,培养独立选择的能力,同时学会认识自己,认识社会。

    高考新方案减少了统考科目,并打破文理分科。马涛认为,这为高中多样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大学在招生时不仅考查学生的学科成绩,还要了解学生的特长、学科的特色等,这就引导高中创造条件发掘学生的潜能与专长,满足学生的兴趣与志向。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系统工程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解决的仅为选才,更为艰巨的是育才。选才是基础,育才方为根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黄百炼说。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涉及教学方法改革、教材改革、教学管理改革、教学手段改革、教育观念更新等多个方面。在黄百炼看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动力不足不可忽视,具体表现在7个方面:一是高校教师动力不足,受评价机制影响,高校教师的动力在于拿课题、发论文等。二是高校动力不足,高校领导往往更看重学校面积、学科、博士点、发展规模等。三是教育行政部门动力不足,社会评估往往以面积、图书量、大学排名、科研成果等作为考核标准。四是地方政府动力不足,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以学校升格、扩大学校规模、实现文化点缀为目标。五是社会录用人才的标准出现问题,很多用人单位非“985”、“211”学校毕业生不要,出现校历歧视。六是家长动力不足,一切只为孩子考上好学校。七是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不是着眼于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而是满足于拿高分,甚至出现“拼爹”、“啃老”现象。

    “必须把人才培养工作上升到维护国家安全层面,创新人才培养应作为教育综合治理体系的制度内核来统筹研究。”黄百炼说。

    陆建非认为,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需要有更深层次的联动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呼唤教育文化的改良,因此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人人成才,要与国际接轨,并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

    “另外,创新人才培养理论依据缺乏,数据支撑缺位,相关研究应尽快对接。”陆建非说。可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推进政策创新、制度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同时,也在呼唤理论创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