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不再是主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2-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杨炼红

    幼儿园“小学化”的教育模式,不仅会增添幼儿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会束缚幼儿的独立个性和想象力,对幼儿成长来说是一种伤害。

    《指南》全面系统地明确了3至6岁各个年龄段幼儿在学习与发展领域的合理发展期望和目标。我园在学习《指南》过程中,积极探索实践,大力调整课程结构,打破原来教师视“上课”为主业的传统观念,坚持完善并实施这样的园本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有机渗透、整合多元学习内容及目标,开展集体教学、小组学习和个体任务相结合的活动,以及主题推进的幼儿发展主体课程、科技教育特色课程和家园共育拓展课程。把《指南》的实施融入一日生活中,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落实到幼儿园保教活动的各个环节,有效杜绝了“小学化”倾向。

    重视幼儿一日生活环节,挖掘教育契机

    幼儿生活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环节,蕴含着丰富的学习与发展契机。我园从一日生活安排入手,注重生活和转换环节的教育价值:在入园离园、餐饮、盥洗、午睡、户外自由活动等生活环节,注重幼儿愉快情绪、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卫生与生活习惯的养成;创设倾听表达、文明用语、阅读及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关注遵守秩序规则、乐于帮助他人等品质的培养;提供大胆表达意愿、学习用文字和图画表达自我、自主参与群体活动的机会。

    例如,晨谈中的点名、打招呼和趣事分享,提供了大胆表达机会的同时,开启了幼儿一日的良好情绪,初步培养了集体归属感,以及对身边信息和同伴的关注与联系;在小小值日生活动中,通过值日生岗位分工、职责讨论,共同商议不同岗位的不同职责要求,明确班级幼儿自我服务范畴和为他人服务的具体工作项目和标准,形成人人遵守的班级值日规则。

    重视幼儿游戏环境创设,提供发展保障

    我园还特别重视游戏环境创设与活动开展。一方面,合理规划幼儿园特色功能区域。开发利用所有走廊、厅廊、户外场地等公共场所,创设含“木工作坊”、“球杆连接”、“编织缝纫”、“汽车拼装”、“厨技体验”等约700平方米的科技特色功能区域,并自主研发“滑轮”、“电”、“光”、“磁”、“力”、“空气”、“水”、“缝纫”等10个科技教育专题资源包、功能室,全园共享,满足不同儿童参与游戏、体验不同材料的需求。

    另一方面,注重班级活动区域建设。每个班级根据空间大小和课程实施需要,将室内空间及走廊划分成不同功能的表演、探索、欣赏等区域,创设适宜本班幼儿不同层次发展需求、有吸引力的活动区,在各个活动区域中投放多功能、多层次活动材料,保障幼儿游戏活动进行的可能性。另外,我们还通过规定不同年龄段幼儿自主区域游戏时间,提出保证幼儿能自由、自主、自发地选择区域活动的要求,制订户外运动器械场地与体育游戏选择安排等措施,创设各种游戏条件,保障游戏活动的开展,满足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作者系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机关幼儿园园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