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万钧:“三个一切”的教育情结
西京学院创始人、现任董事长任万钧教授
学生活动
与足球运动员合影
校长任芳和同学们在一起
20年前,当任万钧投身中国民办教育时,犹如沉沙那样的默然,作为中国第一代民办教育事业的拓荒人,不事张扬的他和踏实稳练的个性特征让任万钧多年不甚言语,他默然地夯打着教育的基石,静观民办教育风起云涌,英杰凯歌高奏,壮士折戟沉沙。
但西京学院却日渐显山露水,声名鹊起,至2011年,西京学院跃然成为国家教育部门批准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普通高校,社会各界为之一惊,开始寻根刨底,任万钧是谁?
在教育界,任万钧的名字从办学初期就开始响彻,起因很简单,他提出并在西京学院推行的“三个一切”教育理念引起广泛关注,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教育的神圣总是让我们肃然起敬,从孔、孟,到历代的传承,教育俨然成为中华民族美德的倩影。任万钧的“三个一切”无疑是一声惊雷,于是“一切为了学生”风靡教育界,是否真心教书育人言必此语,其深层的内涵,反却无人问津,为此,我们不妨以任万钧为楷模,做一次认真的探究!
“三个一切”的博大是无私奉献
任万钧出身贫寒,青年时即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党有着无限的忠诚和热爱。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从教20多年的他步入商域。有了积蓄后,心中反而留恋教书育人的日日夜夜,对教育的热爱让他惴惴不安,于是毅然投身于当时还十分荆棘的道路——民办教育事业。
这是任万钧一次重大的抉择,也是他必然的选择,他说:“我选择了民办教育事业,就注定选择了为中华民族的教育振兴而奋斗的人生道路,同时选择了重回清贫无怨无悔的教育征程,我为这一选择而自豪!”在他看来,世界上再没有比做一名教师更光荣、更神圣的事业了,正是他这种胸怀的博大和对教育事业的痴迷,才有了今天西京学院的辉煌,才有了西京10万名优秀毕业生享誉社会,2万名在校生笑语欢声的教育图景。
任万钧提出的“三个一切”的教育理念不是同义语的复述,而具有其深刻的内涵:“一切为了学生”是指校内各个部门,一切工作,都要为学生服务。这是学校的重心,是学院各部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一切学生”是指学生这个群体在发展中由于诸多原因影响,常常会出现先进和后进,学习成绩优劣参差,家庭经济状况好坏不等种种差别。学院不能只为一部分学生服务,而要面向全体学生,为“一切”学生服务;“为了学生一切”是指学生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如衣、食、住、行和个性发展、娱乐、社交、锻炼身体等。学院要尽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尤其是关注农村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以促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任万钧写过一副名联;“满园桃李,莫看作他人儿孙;一树蓓蕾,皆当成自家子弟”。这副对联,充分表达了他的教育胸怀和心迹。任万钧的手机号向全院师生常年公布,成为所有学生的亲情号码,不知为多少学生解决了学习生活的难题。凡是学生提出的合理要求,他总是想方设法给予满足。有的学生家中遭水灾,他亲自批准减免学费;有的贫困生因学费问题要求中途退学,他自己掏腰包资助其坚持完成学业;有的学生病重住院,他垫付住院、医疗费并派专人护理;有的学生写出诗文集,他亲自资助其出版……
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三个一切”理念在西京学院落地生根,成为学校的价值观和检验各项工作的基本标准。在“三个一切”的指导下,学生的权益得到尊重,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求得到极大程度的满足,这正是许多家长、同学选择“西京”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个一切”的圆心是拼搏发展
2014年9月,西京学院20周年校庆高朋满座。按常理,一个学院的校庆,没有太多的理由“惊动”社会,但“西京”不同,20年风雨兼程的“西京”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成为陕西乃至中国民办教育事业走向成熟的标志。
任万钧说:拼搏发展,建设一个美好的校园,“三个一切”才能落地生根,否则,“三个一切”就成了无渊之鱼。
于是,就有了西京学院20年艰辛与成就并重的创业史,任万钧称之为:含泪带笑的教育成果。
岁月如歌,20年风雨兼程,“西京”已然桃李芬芳,蓓蕾满枝。昔日的所有辛劳,结晶为中国民办高校的经典之作,傲然立身于中国名校之林。
一切都来之不易。
任万钧说,这20年其实就是苦干、硬干、穷干、拼命干。1999年春天,面临建校初期的困境,筹资、基建等重担都需他一人扛着顶着,夜以继日的劳累奔波,多年胃疼的老毛病又犯了。医生初步怀疑是胃癌,需要住院检查治疗。1999年4月12日晚,他和老伴商量了整整一晚上,第二天早上是去看病还是不去?他当时心理很复杂,如果查清病状,万一是癌,精神崩溃,他一下就垮了;如果不去检查,可能会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而导致恶果。但是西京学院的事业需要他,没有他,刚刚发展起来的学校就会半途而废。为了工作,他拒绝了老伴和医生做检查的要求,毅然决然地投身到学校的建设中去。
拼搏,是一种屡败屡战、宽容失败的胸怀和气魄。激情就是要有百折不挠、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勇气。任万钧为了西京学院的办学事业,他只欠一件事没有做:给人下跪!“干到中途,我也灰心过。”任万钧自责地说:“有一次我实在不想干了”。看着眼前的重重困难,想着未来的无数难题,实实在在地想打退堂鼓。但是,“我不干了,我不甘心啊!半途而废,对不起与我一起同甘共苦的教职工、对不起给我支持和帮助的家长、学生和朋友啊,对不住我选择的人生道路和办学初衷啊!”
1994年到1997年,短短三年间,任万钧就让西京大学从无自有校园、无自有教师、无发展资金的困境中走了出来,呈现给世人的是一所拥有320亩土地,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各种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和师资齐备的著名民办高校。
2000年5月,经陕西省批准在西京大学的基础上成立了西京职业学院,并成立党委,任万钧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在他的领导下,学院三年迈了三大步,招生连年爆满,跨入了万人大学行列。2001年,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在长安区征地千亩,任万钧带领西京人,在西安市长安区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史上的奇迹。以挑战极限的勇气,在160天内,高质量地完成了16万平方米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当年征地、当年基建、当年完善校园绿化美化、当年招生过万的宏大目标。
让我们回眸远眺,解读“西京”20年风生水起的如歌岁月,你会发现西京人身上共同的精神标识,那就是今天西京学院弘扬的“万钧精神”,简言之仅16个字:无私奉献、报国为民、挑战极限、追求卓越。
“三个一切”的检验看教育水准
任万钧以“要办与北京、东京、南京大学齐名的西京大学”为弘愿,展开了恢宏的教育画卷。
任万钧在《跨世纪的追求》一书中说: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把西京学院建成一所以工为主,具有先进办学理念的现代化综合大学,并通过几代、几十代人持续不断的努力,争取把未来的西京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乃至世界一流大学。
任万钧说:要让“三个一切”开花结果必须坚持教育创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他还说:教育创新永远是中国民办教育的主题和灵魂,创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西京学院的眼睛要始终盯着“第一”做文章。他在为社会培养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学院整体创新能力、突出西京专业特色和教育理论方面都有独到的建树,这是西京保持持续良好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今天,“西京”人间仙境般的校园,被广誉为“读书的好地方”。西京学院已经拥有专职教师110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近700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占教师总数的31%,一批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教学名师成为“西京”各学科的带头人,实现了“教授治校、教授治教”。学院科学定位发展方向为:认真办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着力办好本科教育,兼顾高等职业教育。学科专业定位:以工学为主,以工科为特色,工、管、文、理、经、法、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发展目标: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突出、优势明显、以工学为主的高水平民办大学。
学院建有集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数控工程训练中心、建筑工程实训中心、汽车工程实训中心和工程舫(综合实训中心)、现代物流中心、计算机中心、网络中心、信息中心、数据中心、影视艺术中心(电视台)等大型实训中心,其中数控工程训练中心是陕西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工程实训中心是陕西省高职高专重点实验室。图书馆有藏书225万册,有各类教学仪器设备价值1.4亿元。学院设有职业资格鉴定站,为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提供服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