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智可贵,背后的素质更可贵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3-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汪志华

    不久前,参加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研组的教学研讨活动,听了盐城市学科带头人华老师执教的一节课。

    这节课的主题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估算”。课始,华老师出示了一组估算习题,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便踊跃举手回答:42-7的结果是三十多;37-9的结果是二十多……几位同学都回答对了。华老师一边表扬一边追问:“你们估算得太准确了,真不简单!你们是怎样估算的呢?”话刚说完,一个快嘴的“尖子生”轻声答道:“我们先算一下,再估算,当然正确。”华老师先是有点惊讶,继而冷静地追问:“你们都是怎么估算的?具体说一下。”那位尖子生得意地说:“42-7等于35,就是三十多。”数学课代表也理直气壮地说:“37-9等于28,就是二十多。”

    此时,华老师若有所思地一边板书一边追问:“那么,6□-40的结果可能是几十多呢?”大伙儿一下子都懵了,那位“尖子生”不服气地辩解道:“这怎么估算啊?没法算啊!”数学课代表则若有所思地说:“可能是二十多吧。”“为什么说可能是二十多?”华老师追问。数学课代表谨慎地说:“因为‘6□’的个位上不管是几,减去0都等于方框里的数,不退位,所以可能是二十多。”华老师竖起大拇指,一边夸奖一边追问:“棒!那么,8□-40的结果可能是几十多呢?”数学课代表得意的回答:“可能是四十多,因为个位上够减,不用退位了。”“90-3□的结果可能是几十多呢?”原来没发言的后排学生也开始抢答:“90-3□的方框里要是0,结果就是60,方框里不是0,那就要退位啦!结果就是五十多。”华老师扫视全班后问:“一个同学在估算‘75-36’时,说结果是四十多,大家同意吗?”“不对,应该是三十多,‘5-6’不够减,要退位,结果应该是三十多。”华老师接着问:“另一个同学在估算‘7□-36’时,说结果是四十多,大家同意吗?”“不同意!‘7□-36’的方框里是7时,就是四十多,要是5时,就是三十多。”华老师见时机成熟,不紧不慢地问:“大家想一想,我们原来所用的估算方法正确吗?估算有什么作用?”

    课中,我不时为华老师的机智提问和学生的精彩应答所折服。刚下课,我就迫不及待地问华老师:“你一开始就知道学生是先算后估吗?”华老师说:“哪里知道呀?完全没想到学生会先算后估!”我忍不住追问:“那么,你的教案就是那样设计的吗?原来就准备好了那些习题吗?” 

    华老师接着说:“黑板上的那些习题都是现场编的。在我听到学生说‘我们先算一下,再估算,当然正确’时,很吃惊。不过,我一直认为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我也坚信,教师不去认真预设,那是不负责任;不善实时生成,那是不够优秀。所以,我就琢磨,该如何抓住这一错误资源加以开发,促进课堂有效生成?我当时想,既然学生觉得‘先算后估’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为何不来一道无法‘先算后估’的习题呢?于是,我想到了‘6□-40’。这样,在将错就错中让学生自己否定错误的估算方法,并探索发现正确的估算方法。”

    我想,如果华老师直接告诉学生不能这样估算,学生可能会想:既然这样估算结果没有错,为什么不能这样估算呢?无疑,华老师这种将错就错的方式,给人的印象更为深刻,也更容易将问题引向深入。

    他认为,不但要引导学生思考这类被减数不确定、减数确定的习题,还要引申到被减数确定、减数不确定的习题。后者难度比前者有所提升,有助于学生探索估算的方法。教师应在自然的状态下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估算方法,思考估算的作用。只要方法灵活得当,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这次听课,让我感悟到:名师的高明之处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上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巧妙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这种应变能力,其实是每一位教师不可或缺的教学机智。这种教学机智有时看起来举重若轻,其实背后需要教师深厚的综合素养。

    这让我想到,过去我听观摩课的时候,常常只看到问题的表层:有了教学技巧,就能成就精彩的课堂。于是急忙将一些技巧挪用到自己的课堂上,有时并未取得最佳效果。教师只有真正提升自己的综合教学素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这样也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教学技巧或教学机智。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