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推个性化教育的区域实践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4-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

    社会性和情绪能力养成课程

    未来智慧教室中的教学活动

    静安教育参展

    静安区地处上海市中心,面积7.62平方公里,静安区政府部门对静安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国际化的一流城区,对教育的支持力度非常大,每年的教育投入按照法律规定保持增长。从“九五”开始静安区提出了建设精品教育的战略目标,希望走出一条教育内涵创新发展之路。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静安区加大对教育、教学信息化的高端投入,科学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设备,提升基础网络建设水平。借助最新的数字化手段推动中小学校教与学的方式变革,积极推进体感技术、学习分析技术、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应用,革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实践慕课、翻转课堂等未来教学模式;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支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可选择的学习资源,创设、搭建独立思考或互助共享的机会和平台,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基于信息技术的个别化教与学的实践

    个性化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静安区倡导在发挥群体教育优势的前提下,探索精准针对的个别化教学,这是静安区学校全力攻关的重点,也是难点。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的不断创新、设备的进步、教学资源的不断扩展打破了时空限制,为静安区个别化教学的探索提供了可能。

    信息技术促成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强的支持作用。静安区大力鼓励学校和教师密切结合学校的传统和学科的特点探索信息技术转变教与学的方式的策略、方法。

    案例:育才初级中学继承了段力佩校长“读读、议议、练练、讲讲”茶馆式教学法,将微视频学习融入其中,不同学科形成了不同的策略,提高了教学实效。     

    2012年市西中学开发了“思维广场”,集图书馆、电脑房、教室功能于一体,充分运用一体机、IPAD等设备,鼓励学生自主搜集信息,选择学习内容,开展小组讨论,开展预约学习,这一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室的教学方式,目前政治、历史、地理、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型课程的教学均可在思维广场里开展。

    在静教院附校,有一个社团活动——“蓝风传媒”,学生们利电子书包等数字化手段查询资料、记录校园各类活动、主题班队会活动的过程,记录同学们“快乐体验、刻苦学习”的校园生活轨迹,充分体现和发挥传媒具有的监测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的功能,传播校园正能量。这种基于数字化学习的校本课程在附校还有IT、“快乐播客”、“Mac奇妙世界”等。附校还在基础性课程中开展数字化学习,比如学生利用数码照相设备拍摄《小小生态瓶》实验的准备过程和观察记录,并制作了实验纪录片。在课堂交流过程中,这种新型的动态实验记录方式,吸引了学生更多关注。

    信息技术支持精准针对的个别化教学探索

    在班级授课制和传统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过程中大量来自学生群体、个体的数据都被忽略了,教师很难即时判断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很难对学生进行精准的、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指导。现代信息技术无疑会成为有力的双翼,它建立了新的沟通空间,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创设了更多的途径,这将使交互性、动态性、自主性、开放性、个别化等特点得到充分体现。静安区积极探索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动态诊断、反馈的策略、方法,甚至以后台大数据挖掘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动态评估和针对性跟进,在教学各环节设计与实施上提高了针对性、交互性。 

    案例:静安区推进的“社会性和情绪能力”课程中,教师运用他们自主设计的APP软件在课堂上可以及时捕捉孩子们学习的即时变化轨迹,教师根据这些轨迹及时判断学习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指导具有了极强的针对性和即时性。

    静教院附校主张“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和“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是班级授课制下个别化教学的两大教学基本原则,信息技术对此提供了有效支撑。学生以在线管理系统开展“先学”,教师进行“先学”之后的学习情况判断,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课堂上以思维导图软件指导学生用工具表达思维过程,并运用Wiki平台发布学习结果,促进分享与交流。他们提炼了信息技术支持个别化教学的三大策略。

    育才中学将微视频运用于学生的预习、作业分析与反馈、试卷讲评中。在试卷讲评中,他们在试卷分析、课堂讲评时学生的反映以及后续跟进要求等三个环节中三次制作和推荐视频,各类学生都可以在这三个环节中找到自己所需的材料,基础好的同学甚至有机会担任视频讲解的任务。

    华东模范中学利用e-click软件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进行客观判断,提高了合作学习过程中分组的科学性。

    威海幼儿园基于对幼儿个体的尊重、对教师实际操作的需要,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将幼儿的个别化学习活动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开发了一套用于幼儿个别化学习活动过程性资料收集的APP系统。幼儿通过操作ipad,了解每个活动的操作流程与任务,而系统则将如实记录幼儿的操作时间、操作次数;通过后续的任务习题,进行自我学习效果的验证;这种方法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幼儿在一次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情况,也为后续分析幼儿的个别化学习活动行为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平台支持学生自主学习

    作为支持和引导,提供学习资源、搭建学习平台应是基于信息技术变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静安区开发的学科学习网络平台极大丰富了课程资源,支持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案例:静安区生命科学教师团队正在研发的“二次学习”平台,基于学生的真实需求和问题收集与分析,针对性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指引,该平台具有多向互动、动态跟进、不断进化等特点,为学生构造出了依需而学的平台环境,学生的学习也随时可以发生。

    静安区实验小学开发了数学和英语个性化学习平台,为不同的孩子提供不同的练习,让不同起点的学生各取所需;出现不同的错误提供不同的矫正,让不同起点的学生各有所获;为不同的孩子提供了不同的拓展,让不同基础的学生各显所能。

    上外静小“小脚丫”英语课程互动学习平台,以“自主尝试—自主领悟—自主反思—自主应用—自主拓展”为特征,为学生创设课程内容的虚拟情境,辅以多种形式的分组学习来开展人际互动,实现人际互动与人机互动的融合,实现了英语的个性化学习。同时教师对于学生个体学习情况的了解更为全面和细致,能更有针对性地实施个别化教学和学习评价。

    基于信息技术拓展学习时空

    传统课堂的弊端之一是囿于课堂、囿于教室、囿于课本和教师,而静安区中小学校云课堂、智慧教室的功能开发打破了这一局限,充分体现了开放性、拓展性、互动性等特点,为学习拓展了时空。

    案例:华东模范中学的“未来智慧”教室运用软件多渠道的资源收集与查询功能使课堂成为无边际云课堂,满足个体学生的学习需要。学校制作了交互式多媒体图书,将其发布在学校的Wiki云服务平台上,方便学生预习和自学。教师还编制各种交互式习题帮助学生自我诊断学习效果,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差别化的教育

    培明中学各教研组积极探索“未来智慧教室”中的教学实践。英语教研组利用ipad软件辅助教学,将学习资源传输给每位学生,便于学生翻看、练习和记笔记。数学教研组利用iBooks Author、几何画板和iclass平台,带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自主验证、理解运用定理和性质,同时利用平台时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度、情况,及时反馈、矫正。化学教研组通过软件分析课堂练习情况,教师根据反馈知晓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重点。美术教研组尝试进行风景写生、色彩等数字化教学,学生可以反复修改、调整,然后上传、比较、分享、交流。

    基于信息技术建设校本课程

    在静安区,校本课程建设起步早,规范有序,但如何基于学校特点进一步开发出更加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和需要的校本课程,是静安区一直着力探索的问题。信息技术为老师们打开了思路,静安区的中小学校、校外教育机构、特殊学校、职业学校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动态性、灵活性、生成性等特点得到充分体现。

    案例:上海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探索了以ipad为终端的新型信息化校本课程,为着孩子开启了个性化的、多彩的学习世界。比如他们引进并本土化实施的国际理解课程,这一课程在ipad上拥有一整套与教材程度相匹配的应用软件。学生们通过软件中的文章阅读、图片辅助以及实时的网络信息搜索,与同伴们探讨相关主题,用应用软件自主地设计海报分享学习成果。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体验,在提升其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们具有一种全球视野以及国际交往的综合能力,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开发的闯关型、可选择的英语单元口语练习软件,富有童趣,又富有挑战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了孩子们最为期盼的课程之一。这款软件还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判断学生的口语学习水平,更有效地针对不同层次的口语水平来设计课堂教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读者反馈     下一篇:校长做园丁 问题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