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光荣”入教材意义深远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9-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部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编写情况。有关负责人在会上透露,今年的多科教材均体现了劳动教育要求,并按照学科特点各有侧重。例如,此次编审的语文统编教材在必修上册以“劳动光荣”为主题专设单元,选取了讴歌劳动人民、劳动模范、劳动精神的课文。

    让更多学生体悟劳动乐趣

    上一辈人熟悉的劳动教育,在新世纪以来服务市场化、教育专业化的大潮中,的确已经成为当前整个教育体系中的短板。全国教育大会强调“劳动教育”,重提“五育”并举,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在劳动中学习的习惯和意识,无论对于个体还是国家都意义深远。

    但时代在变,生活学习的环境与上一辈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劳动教育怎么搞,是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时代难题。对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的“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具有指引性的意义。

    劳动之所以成就了人类,造就了文化,形成了传统,正是劳动“综合育人功能”的显现。从远古社会用歌咏唱出“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到近世“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信条,再到新时代“大国工匠”的劳模,劳动从古至今备受讴歌和尊敬,就是因为它是一种充满创造空间和诗意空间的综合体。

    在众多歌颂和提倡劳动的声音中,教育家陶行知对于劳动意义、价值和路径的阐发,对于当今“劳动教育怎么搞”这一难题,仍然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陶行知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就劳动教育发表过许多论述。陶行知的思想,对于劳动教育乃至“五育”并举如何开展,都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五育”并举是手脑并用、心手相生。即便体育也是如此,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被称为“中国注重体育第一人”,其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最早提倡体育不仅仅为了强身健体,而是强调与涵养崇高的道德精神结合在一起,这也正是奥林匹克的精神。

    劳动教育更是如此,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固然重要,但通过劳动,达到在劳力上劳心的效果,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感的涵养,这应该是劳动教育的真正内涵。 (本文作者罗容海,原载《光明日报》,有删节)

    为劳动话题入中学教材点赞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完善人的活动。美国心理学家怀特海说过:学生走出校门后,把学校里学的知识全部忘记,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这其中,遗忘掉的东西其实就是具体的知识和内容,而剩下来的则是正确的价值观、品格和能力。这些年,我们的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仍有偏离教育本源的地方。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写入中学新教材,是回归教育本源的一种努力。当今的教育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鲁迅先生说:教育无疑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育,还包含着道德的修炼、人格的塑造。“道德修炼、人格塑造”就需要用一种精神来引导、孕育。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论著《什么是教育》中提到“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写入中学教材,将起到这样的功效,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感召和传递的是当今社会需要的正能量。新时代新形势下,需要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传承和弘扬这种正能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入中学新教材,具有鲜明的引领作用,体现了教育的价值所在。(本文作者苗勇,原载《工人日报》,有删节)

    引导学生养成 爱劳动好习惯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些词语并非“高大上”,离人们并不遥远。可以说,中华文明能够延续数千年且一直没有中断,靠的正是中华儿女的辛勤劳动、不懈奋斗。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入教材、进校园,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无疑是教育承担的重要使命之一。

    不容忽视的是,现在的孩子普遍对劳动少了些敬畏感,一些青少年甚至对劳动抱有抵触甚至厌恶的情绪。近日有新闻爆出“三成初一新生不会系鞋带”,虽然其如此高的比例让人怀疑,但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如果家长、学校的教育观存有偏差,孩子们就很有可能变得“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更别说热爱劳动、自觉参与劳动、珍惜他人劳动成果。

    当然,让学生热爱劳动,不能只停留于教材上。有必要让劳模和工匠走进校园,让学生与他们面对面接触,感知他们身上的魅力;或邀请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进校园讲述各自工作经历,给学生上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使学生体会到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是何等充实快乐。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既了解劳模和工匠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也体验劳动的魅力。 (本文作者杨玉龙、刘天放,原载华声在线,有删节)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