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七十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0-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深化与更新,爱国主义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国家认同、区域安定的纽带,成为推动我国全社会发展的内核所在。教育塑造着个体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等。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爱国主义教育已逐步融入到学校教育各个环节,引导大中小学生学习榜样人物的爱国精神、开展爱国教育主题活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以及重走革命路等,丰富创新爱国主义教育途径,用爱国主义精神武装学生头脑。理想信念教育得到广泛开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的各环节、各体系、各领域,提升全社会的公民素养。

    人们群众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等全面加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广泛,更加关注生活与健康、生态环境、科技进展等领域,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线教育、老年大学等终身学习深入人心,为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恰当的途径主动参与到国家治理中,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70年来,不断推进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教育通过知识和技能等的传授和创新,养成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意识、职业习惯、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等,提升人的职业素养,这集中体现在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领域。职业素养的提升不仅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助推中国创造、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能力不断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社会认可度大幅度提升。“一五”期间,全国通过技工学校培养的技术工人近14.7万人;“一五”计划末,各类中等专业学校在校人数达到了67.1万。改革开放以来,职业学校累计培养和输送了2亿多名技术技能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1.23万所院校,10万个专业点,每年向社会输送近1000万名技术技能人才,每年培训上亿人次。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和项目等的实施,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新中国成立之初,高等教育在校人数不足12万。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当时高考毛入学率不到5%,1999年高校扩招。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累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9900万名高素质专门人才。我国先后实施高等教育“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双一流”建设计划,面向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设置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专业;不断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挥高等教育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核心功能。

    职业教育增强贫困人口职业知识和技能,赋予贫困人口一技之长,同时增强人口“造血”能力,其成为教育脱贫的重要途径。2003年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雨露计划”“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等,致力于培养农村地区、西部地区贫困人口的就业和创业能力。2018年,深度贫困县致富带头人有73.06%接受过职业院校培训,“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成为职教扶贫的目标。2014年起,一系列对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如“春潮行动”“星火计划”“阳光工程”等,成为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和素养的重要途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教育以其蓬勃的力量向前发展。进入新时代,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人才基础。(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教授)

教育现代化为国家现代化奠基

张珏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现代化既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和引擎。教育现代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战略地位。没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教育现代化是国富民强之路

    现代化是我国几代人的牵魂梦想。在中华民族延绵不息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无数的往圣先贤、仁人志士不懈求索,矢志不移地探索现代化的国富民强之道,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将现代化视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础途径,凝练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坚强斗志和坚定决心,先后提出“四个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在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党注重继承和发扬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不断推向现代化,并将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先导,在中国教育史和人类文明史上谱写了现代化发展的辉煌篇章。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谋划和确定教育大政方针和发展蓝图。1950年,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教育》创刊号题词: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1978年底,党中央作出历史性决策,实行改革开放,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教育事业发展方向。20世纪90年代,我们党作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历史抉择。江泽民同志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首次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系统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确立了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教育现代化不断跨上新台阶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不断跨上新的台阶。70年来,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优先发展地位进一步确立,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在2012年以来的7年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维持在4%以上的水平。2018年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量超过4.6万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接近3.7万亿元,是1952年全国教育经费总量11.6亿元所无法比拟的。教育经费投入的持续增长,显著改善了各级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

    我国已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和巩固程度已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学前教育普及程度持续提升,高中阶段教育也达到历史最好普及水平,职业教育迈出创新发展新步伐,高等教育正阔步迈向普及化发展新阶段,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多样化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教育正成为每个人学习、生活、发展和实现出彩人生的基础支撑。各级教育的高水平普及有效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快速提升,人力资源发展主要指标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进一步缩小了与高收入国家之间的差距。

    我国已基本形成了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得到充分体现,给学习者提供了更多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党和政府着力补齐教育短板的重大政策、举措成效显著,教育公平取得重大进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80%以上的县(市、区)实现了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城乡和区域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已经形成,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显著增强。

    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立德树人成为各级教育的根本性任务,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中小学德育工作得到体系化推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教育事业的中国特色更加鲜明。各级教育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满意度的重要支撑。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成为常态。

    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

    我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教育开放不断深化,教育观念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更加解放。教育领域持续推出了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教育改革举措,在解决深层次、根本性问题上取得重要突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基本形成。高校“双一流”建设迈出新的步伐,高等教育发展实力明显增强,重大科技成果和创新领军人才不断涌现,高等学校已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强有力驱动力量。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影响力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建成了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我国各地教育现代化不断实现新进展,特别是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和农村教育不断实现历史性新跨越,东部地区和城市教育不断实现新探索。落后地区和农村教育不仅在教育硬件建设、师资队伍发展、资源供给与保障等方面显著缩小了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在教育理念、教育治理、教育评价、教育质量以及教育服务水平和影响力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国家教育现代化总体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