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科学者畅谈中国梦
中国梦熔铸着中国人民的国家和文化认同。所有的中华儿女都为这个梦想所感动,都为这个梦想的实现而奋斗,我们的梦想就一定成真。诚如是,“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提升民族文化亲和力 共筑中华复兴梦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陈荟 张诗亚
中国梦是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的一个既具有浪漫色彩,又极具现实意义的新概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因此,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
中国梦不仅具有精神引领作用,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依靠经济的发展,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彰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因此,无论从中国梦的本质来看,还是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角度而言,民族文化亲和力的提升都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幅员辽阔。各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极具特色,文化间的碰撞、融合、交流贯穿于每个民族发展变迁的全过程。中华民族绝不仅仅是单一的、某一民族的家园,中华文化也不是单一的、某一民族的文化,而是多民族文化长期融合的结果。因此,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就离不开多民族文化间平等、友好的交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民族文化所具有的亲和力。
所谓民族文化亲和力是指各民族的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将传承、弘扬本民族文化,同交流、融合、吸取他民族的文化相结合,两者并行不悖,从而实现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双向发展、共同繁荣。而要实现民族文化亲和力的提升,其要义有三:
首先,在态度上,要尊重他民族的文化。费孝通先生曾说过,对待不同的文化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便是此意。对待他民族的文化要持尊重的态度,而不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审视;要以平等、尊重的视角去看待他文化,而不是以某一种文化为主体去同化、指导他民族文化。
其次,在尊重的基础上,要深入研究他民族的文化。研究的目的是要全面地了解他民族的文化,只有真正了解了他民族的文化,意识到他民族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才能更加尊重它。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要在研究中把该民族的文化摆到其自身发展和与他民族文化交流的历程中去认识,需要用历史的、自然与人文互补及共生的视野来看,不能离开一个民族生长的天地系统,更不能离开一个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共生互补的文化生态环境。当然,对待民族文化还要具有世界眼光,必须把其摆到全球的环境中加以认识。因为各民族间的文化不再是在一个简简单单的、相对封闭的系统中的交往,而是在一个开放的巨系统中的交往,尤其是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这种交往日益频繁,相互影响极大。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单纯向西方看齐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和盲目地以本民族文化为中心的偏激民族主义倾向,而这两种倾向对科学、客观地认识他民族和本民族文化都是十分有害的,从根本上而言,是不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的。
再其次,在研究的基础上,要保护各民族的文化生态。随着时代的演进、科技的发展,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全球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必将使每个民族的文化都面临着发生巨变的可能。巨变之后,有些文化可能还存在、发展,有些则濒临消亡。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有积极、主动的文化保护意识,需要文化自觉。而这种文化自觉不应是一种偏激的民族主义的态度,更不应该是把其作为其他利益来源的炒作行为。某种文化的“美”绝不是凭空而来的,必然有一个与其独特的天地系统相互交融、相互作用,同时又与他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自然与文化共生的生态系统。不把一个民族的文化放入这些活的生态系统中去,而是把其从中剥离开来,然后再对其进行保护,这是无法真正实现对该民族文化的保护的,遑论促进其文化的发展了。
实现民族文化亲和力的提升,就要对各民族的文化持尊重的态度,并且进行客观的研究和自觉的保护,这三个方面是一体的,其指导思想应该是“美美与共”,宗旨则是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削弱其共性。衡量一个民族文化是否具有亲和力的标准,是看其是否有助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中国梦的打造,在文化强国战略的发展上,其应有之义是多民族文化的强国,这对民族团结的巩固、强化、发展有利,也对全球华夏归心、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有利。在面对民族地区和民族文化发展之时,应该对多民族文化亲和力的提升有清醒意识。只有如此,多民族团结的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才可以真正实现,这也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强劲软实力。
中国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当代使命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 冯惠玲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遭遇“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的西方文明,从“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天朝荣光被推到“国族兴亡、文化绝续”的险境边缘。寻求国家富强、民族独立,便成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实现百年中国梦的新篇章。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思想生产、理论发展、制度创新和文明传承的核心力量与前沿阵地,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梦圆的神圣使命。
一、哲学社会科学应积极探索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构建。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作为后盾,更需要知识、文化、特别是现代核心价值和文明秩序所具备的凝聚力与辐射力。说到底,中国百年梦想的主要愿景是现代文明秩序的建立。中国现代化建设处于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现代文明秩序体系还是一个“未完成的方案”,某些方面还存在“失序”的风险,例如贫富差距、环境恶化、信仰缺失、道德失范等。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总结和反思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方向、道路和制度选择,提炼成功经验,破解现实难题,实现现代文明秩序体系的构建。这套体系应该深植于中国特定的文化、历史和制度背景,高度概括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秩序的表现形态和独特经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引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为世界文明贡献中国的智慧和经验。
二、哲学社会科学应实现从“思想输入”到“思想生产”角色转换。一个伟大的民族必定拥有一批影响世界、影响历史的思想家,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也必定是一个生产思想的国度。纵观人类发展史,伟大的思想家和思想流派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中留下深深的印迹。多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很大程度上循着“向西方借鉴学习”的路径,研究范式和学术成果都带有明显的西方烙印。不可否认,吸收和引入西方理论与研究发现,有效促进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但单向的“思想输入”不利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容易导致学术研究“亦步亦趋”的困境,更难于产生在世界上具有深刻影响力的思想家和思想流派。中国经济社会的突出成就以及社会转型面临的诸多机遇和挑战,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史无前例的重大议题和核心命题,成为从“思想输入”到“思想生产”转换的难得契机。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我国应着力培育一批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思想家和思想流派,使中国成为伟大思想交汇碰撞并对全球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策源地,在文化输入的同时谋求文化输出,争取长远发展的话语权与主动权。这既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中国梦的软实力表现。
三、哲学社会科学应涵养和催生具有时代使命感和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人才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集中体现,没有优秀的人才队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无本之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需要一大批知国情、观世界、懂社会、通文史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为此我们要全力培育顶天立地的专家学者和传承文脉的后续力量。“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用新的人才理念立德树人,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培养,推行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广阔的学术天地中成长,形成厚实的理论功底和综合创新能力。同时,注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引导他们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之才。培养一批心系国家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中国梦”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创新,要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立意高远、涵养深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撑,为人类文明贡献中国的思想和力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