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 均衡 优质 特色
门头沟区从2006年至2009年撤并了9所办学条件较差、办学效益不高、生源不足的村完小。随着新城建设工作的进展,2010年将永定中心小学下属完小稻地、上岸、栗元庄小学撤并。截至目前,共撤并村完小12所,全区独立设置小学24所(含农村中心校),完小8所,村小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基本实现了山区学校一个镇一所中心校的目标。同时,门头沟区依据“名校办分校”的办学理念,建立了北京实验二小永定分校。
在推进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中,门头沟区以“家长教师协会”、“可持续发展”及“高效课堂”项目为引领,发挥资源优势,形成学校特色。例如在高效课堂项目中,永定中心小学提出了“五导教学模式”,圈门小学形成了“四环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
昌平区:城乡一体显特色
北京市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启动后,确立了“软硬双翼并举,城乡一体共建,注重内涵发展”为工程实施目标和“育人为本、注重养成、彰显特色”的工作思路。
结合昌平区域规划调整和“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区教委加大力度调整学校布局。近几年,全区小学共撤并学校15所,新建15所(其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完小10所)。
近5年来,累计投入资金近3亿元用于小学规范化建设。重点加大对山区学校和农村基础薄弱学校投入。先后完成了西贯市回民小学等山区、农村基础薄弱学校的改造工程,沙河中心小学等学校的避雷带安装工程等。
昌平区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全体干部教师5年内均能轮训一遍。并面向全区教师,建立昌平区学科网站群,实现资源的共享。
目前,昌平区已经涌现出一批办有特色内涵发展的学校典型:南口镇小和城关小学的德育创新与实践,实验二小、燕丹学校的课程建设,城关小学、实验小学的课程改革与质量提升,百善学校、回龙观中心的学校管理,巩华中心、昌盛园小学的队伍建设,亭自庄、城北中心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等。
大兴区:科学规划提质量
5年来,市区两级共计投资6.59亿元,用于改善和提高学校办学条件。其中,新建改扩建学校11所,新建面积7.9万平方米,总投资3.12亿元;修缮改造学校92所,改造面积18.4万平方米,总投资3.47亿元。目前,全区学校教室及专业教室,基本达到了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
结合抗震加固工作,学校的房屋设施、校容校貌都有了显著的改善,新学校的建设增加了学位,缓解了班容超标情况,老旧供电、供水、供暖设施改造,消除了学校的安全隐患;农村学校教师集体宿舍改造及土操场改造,改善了农村学校师生的生活学习条件,美化了学校的校园环境,缩小了农村与城区学校设施的差距。
通过“撤、并、转、建”等方式,逐步撤并了规模较小的大谷店、高米店、小营等24所小学。同时引进名校办分校,推动区域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5年来,全区新增了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北师大大兴附小、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大兴实验学校等7所小学。学校布局进一步趋于合理,农村地区基本上实现了每镇1至2所中心小学、2至4所完小的合理教育布局。
房山区:安全校舍经考验
在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期间,市区两级投入资金3亿多元,在2008—2012年的5年间,新建和改造学校128所(次),新建和改造面积24.8万平方米,新建塑胶操场78块,专用教室、操场、图书、仪器设备等满足了教育教学需要。
按照“适度超前、规模适宜、以人为本、方便群众”的原则,适应房山区城市功能定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龄人口变化趋势,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工作。自2007年下半年至今,共撤并小学23所,新建小学3所(含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全区公办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从121所调整为101所。
尤为值得大书一笔的是,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为师生安全构筑起一道坚实屏障。在去年7·21特大暴雨灾害面前,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经受住暴雨、洪水的考验,全区小学没有一间房屋倒塌,部分学校还成为居民防灾的临时安置点。
通过实施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房山区的师资队伍质量、学校规范化管理水平也都有了明显提升。不仅使小学的布局更加合理,办学品质提升,而且利用小学腾退的资源,发展了学前教育和成人教育。
顺义区:设施装备走在前
顺义区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的总体目标已经实现。即“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全区所有小学学校硬件达到新颁《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学校内部管理规范有序,干部教师素质优良,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学校在自主发展基础上办有特色,全面提升小学教育品质”。
目前,依据《顺义城市发展规划》,遵循“适度超前、规模适宜、以人为本、方便群众”的原则,顺义区正在进行第三次学校布局调整。加固、翻建、新建校舍井然有序,九成教室安装了电子白板、触摸式液晶屏为标志的多媒体设备,不论是教育基础设施改造还是装备水平均走在全市前列。
在规范化建设中,顺义区高度重视学校内涵发展。与首师大合作建立了16个教师培训基地;首师大UDS小学优质校建设项目、北师大教育改革合作项目和攀登英语项目也相继落户顺义。
顺义区精心打造级课堂、校园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在全面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了《顺义——我可爱的家乡》等三门地方课程。每年统一为学校配备图书及设备。拨出专项资金使学生进入社会大课堂“免费实践”。
怀柔区:阳光教育创品牌
怀柔区在推进小学规范化建设进程中,致力于打造阳光教育这个品牌。2009年、2010年家长对小学教育工作满意度综合得分,怀柔区在全市中分别排名第一、第二。
全区小学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撤并了8所完、村小,形成了一个镇(乡)中心小学带1-2所完小或村小的格局。到2012年12月,全区现有27所完小及以上学校,全部学校“软件”均通过区督导室规范化建设工程验收;硬件达到优秀的11所,良好为13所,达标2所,待验收1所。
通过强弱联合、名校办分校、与名校联合办学等办法,全区20所小学全部与北京名校签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光明小学、史家小学、北京小学等京城名校“花落怀柔”;二小正式更名为北京光明小学怀柔分校;三小和北房小学成为北京实验二小教育集团校。提升了全区小学教育的整体水平,丰富了区域小学优质教育资源。
目前,北京光明小学怀柔分校已建成;北房小学、雁栖学校新教学楼投入使用;长哨营小学新教学楼即将竣工;庙城学校、渤海小学、杨宋小学高标准操场已经投入使用。其中,渤海镇中心小学是山区新建校,率先做到学校设施设备一步到位。
密云县:统筹资源促发展
密云县2008年以来,全县小学由44所调整到40所,现已基本形成“一镇一校,较大镇一所中心小学下辖一至两所完小”的办学格局。在调整布局过程中,坚持在乡镇政府所在地高标准举办寄宿制学校。同时,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免费为所有寄宿生统一配备床单、被罩等生活用品,确保所有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2008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7.8亿元,用于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教学设备配备。在建设过程中,坚持把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列入政府重点工程,按照“农村学校优先、薄弱学校优先”的原则,2008年至2012年,新建、改扩建小学19所,新增专用教室159个。按照“先山区后平原,分项配备、逐年达标”的思路,配备各类仪器设备,并根据需要按各校师生数量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学校自主购买课外读物,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全面、均衡改善。
在队伍建设方面,密云县积极引进人才,完善经费保障,加大培训力度,深化岗位交流。在全市率先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绩效工资改革,实现了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平谷区:科学布局抓内涵
平谷区小学教育结构布局的调整以北京市新的办学标准为依据,坚持高标准、保证高质量,逐步撤并或改造布局不合理、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不达标的学校。5年来共撤并小学校32所,保留学校46所。
5年间,各级各类政府共投入资金11512万元,用于改善小学教育教学设备。2012年底,所有学校在专用教室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音体美器材和图书资料等主要项目上基本达到新颁标准。
目前,全区小学全部使用上了塑胶跑道操场。31所小学42栋教学楼完成抗震加固任务,为13所小学新建翻建校舍,两项总投资约36258万元。
通过布局调整、资源重组、强弱联合等形式,平谷区在改善小学办学条件的同时,缩小了校际差距。将校均班额基本控制在40人,截至2012年基本解决城区学校超规模问题。
一批内涵发展学校在规范化建设工程中涌现。大华山学区、山东庄学区、金海湖二小、大兴庄学区被评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先进学校;平谷八小、峪口一区、东高村一区、山东庄学区等学校的特色建设经验都曾在北京市小学校长论坛上做典型发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