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孩子的暑期更“文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7-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采莲乐 陈子晗 绘

    编者按:

   由于文化基础设施欠缺及青壮年纷纷离乡打工,农村文化生活甚至比几十年前更为贫瘠。那么,在漫长的暑假里,如何让农村孩子过上更丰富、更绿色的暑期文化生活呢?

    追踪:用好电视这一农村最普及的现代文化设施

    开辟农村孩子的绿色荧屏空间

    ■林敏花

    不得不选择的暑期活动

    电视作为覆盖范围最广、最有影响力的大众媒介,是除家庭、学校、同龄人之外影响孩子成长的第四大要素。看电视,多年来已经成为孩子们最主要的暑期活动。

    特别是农村孩子,由于供他们娱乐、游玩和学习的设施较少,家庭经济条件普遍比较有限,暑期活动单调。加之近些年,农村务农人口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在田间劳作的多是青壮年农民,如今他们身为孩子们的父母,大多数都为挣更多的钱进城打工去了,留下的主要是老弱妇残幼。多数家庭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家人舍不得让孩子参加热火朝天的“夏收夏种”工作。

    所以,到了暑期,留守在家的孩子,一般由祖辈监护,每天做点暑假作业,就出去找同伴聚在一起或一个人在家,不管白天黑夜看电视。去父母打工处度假的孩子也是一样,因为父母打工都很辛苦,早出晚归,往往就让孩子宅在家里看电视。孩子无聊,大人无奈。本来自由快乐的暑期,却成了家长和教师的一块心病。

    面对成人影视的无奈

    最让人担心的,还是孩子们都看了些什么样的电视。据调查,农村孩子可看的电视节目不仅单调,而且多数成人化。一般地,地方电视台除了转播一些少儿节目外,主要都是些成人影视,包括爱情片、娱乐搞笑片、武侠片、警匪片等,这些片子里面甚至含有一些色情、暴力、恐怖元素。并且,在播放间隙,不断有医药、补习班招生等不良插播进来。而目前的儿童电视片,播放时间短,品种也少,并且就内容来讲,有的台词油滑、低俗、暴戾,江湖气味太浓,有的渗透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私自利、玩世不恭等低俗思想,还有的把成年人的谈情说爱也搬进来。这些现象令人担忧。

    然而,面对这些,孩子们别无选择。因为,播放什么的权力掌握在地方电视台手里。由于少儿节目观众少,少儿又没有购买决定权,所以不能吸引商多投。对经营性较强、看重收益的地方电视台来说,减少少儿节目的播放时间就成了他们必然的选择。

    相关调查显示,2012年暑期孩子们看得最多的电视剧是《轩辕剑》、《爱情公寓3》、《天涯明月刀》、《剩女的代价》、《北京青年》、《爱情是从告白开始的》、《爱的蜜方》、《爱情闯进门》等,爱情题材占了大多数。

    由于孩子的模仿性强,分辨能力差,这些电视剧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必然产生很大负面影响,如学生早恋的较多发生、犯罪低龄化,以及古装剧对他们历史认知的误导等。根据北京师范大学连续几年进行的“影视文化对北京地区未成年人的影响”的调查可知,未成年人对“保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认同较低,而电视文化中的暴力倾向对未成年人会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有一些边际人群甚至表示“很想模仿”电视场景中的暴力场面。

    期待开辟绿色荧屏空间

    好的电视节目能使孩子们学到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特别在父母、教师都无法监管的暑期,让孩子看电视总比放任他们参加一些危险活动好。

    所以,要充分认识影视教育的作用,共同为孩子们开辟一片绿色荧屏空间。除了文化、广电、教育部门要加大净化、督查荧屏的力度外,各电视台特别是地方电视台要充分挖掘和整合影视教育资源,并与学校学科教学相结合,开辟适应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暑期学生影视频道”,多播放经典影视作品,并请专家解读、讲评。学校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影视频道,尽可能普及影视欣赏知识,布置相应作业。

    同时,更为关键的是,影视工作者应以更强的责任心创作出更多适合孩子们看的影视作品。

    首先,应在教与乐中找到平衡点。这就需要以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段,创作出适合孩子们观看的更多类型的内容丰富的作品。给孩子们看的不应仅仅是动画片、纪录片、教学片,也可以是音乐剧、武侠片、警匪片等。同时要充分考虑儿童成长的特点,注重在寓教于乐中进行引导和教化,对一些危害他们健康成长的镜头,如警匪片中过于描写犯罪的情节应加以避免。

    其次,应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找到平衡点。现在许多影视过多考虑商业利益,考虑票房,娱乐性的戏份太多。如《精忠岳飞》中,赵构、岳飞、韩世忠、秦桧,无论什么角色都安排了恋爱情节。其实,作为中国历史上优秀代表,岳飞生活上的节俭廉洁、对母亲的至孝、对子女的管教,都是可以大书特书的正能量,具有重要的现实示范作用。

    再其次,应在历史事实和艺术创作中找到平衡点。影视剧特别是历史剧并非一般的文化商品,必须要考虑到它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对观众来说,历史剧会起到普及历史知识的作用,历史剧的历史背景、主要人物和事件绝不能捏造,还处于学术讨论层面的问题,最好不要搬到具有普及历史知识作用的历史剧中来。现在有些历史剧改编过于注重人性论,如《精忠岳飞》中,千古奸臣秦桧丝毫不招人恨,并且从人性的复杂性出发,认为秦桧的一系列奸举,主要是为了保存自己。其实,人性中充满复杂和矛盾、现实性更强的圆形人物形象只适合成人。对孩子而言,忠奸善恶分明、艺术性更强的扁形人物形象,因有更多直观的提示信息,可能更适合分辨能力较差的孩子们欣赏和学习。(作者单位:江西上饶师范学院)

    言说:一名农村教师眼中的现状与心中的呼吁

    为孩子提供一些好去处

    ■胥加洲

    农村孩子暑期究竟怎么生活呢?笔者了解了一下周边,发现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候鸟型,这类孩子父母在外打工,一到假期就做候鸟飞到父母身边,到大城市去见识一下世面。宅家型,这类孩子的家长一般比较严厉,他们的暑假生活大多第一个月被补课占用了,第二个月也大多宅在家里,不是写作业就是玩电脑,或者看电视,他们的生活最单调。散放型,这类孩子多随祖辈生活,假期里大多在外疯玩,只有到吃饭的时间才能看到他们踪影。游戏型,这类学生最叛逆,他们也随祖辈生活,但祖辈对他们已经失去了约束力,假期内寻找他们最好的地方就是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

    候鸟型暂且不考虑,对于其他三种类型的孩子来说,相比城里孩子,如果要谈暑期文化,则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因为,一是农村里既没有书店,也没有博物馆、游泳池等文化基础设施;二是一些家长平时只顾成绩,至于其他却很少过问;三是由于家庭教育空白,带来了留守儿童的监管失控。

    那么,怎样让这些农村孩子的暑期生活变得“文化”起来?当前看来,还是需要学校挑大梁。

    一是开放校园。这不仅仅要开放校园体育设施,更要深度开放。比如开放图书室、阅览室、微机房,等等。这样,既避免学校设备闲置,也能够吸引孩子,让农村孩子暑期有个好去处。当然,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暑期生活在学校的监控之下,有利于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

    二是组织活动。学校利用校园闲置教室、设备、教具等,开展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搞一些文化培训,如写字、绘画等,让农村孩子也能学上一两个特长。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之下进行,还要尽可能免费。

    然而,要让农村孩子暑期生活变得“文化”起来,立足校园,进行深度开放和多搞活动,仅仅是应急举措。从长远来看,最为关键的,还是让农村社区变得富有文化。比如多搞一些农家书屋,号召一些单位暑期免费对农村孩子开放文化设施。只有农村社区成为“文化”的社区,处处从孩子角度出发去考虑,孩子的暑期生活才有可能变得多姿多彩,从而“文化”起来。(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沿河中心小学)

    经验:一名农村家长的成功之道与之谈

    让孩子过自己的暑假

    ■吴再柱

    农村的文化生活很贫瘠,在漫长的暑假里,需要家长用一种智慧的方式,让孩子快乐而充实地度过暑假。作为家长,我选择的是,让孩子过“自己的”暑假,也就是把暑假交给孩子。这当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合理引导,适当放手。

    暑假计划,让孩子去制订。差不多两个月的暑假,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个合理的计划,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大概从女儿上小学三年级开始,我们便尝试让她自己去制订暑假计划。孩子自己制订计划,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用这个计划去学着自律,这比我们大人去督促效果要好得多。每天按照计划去学习或玩耍,孩子会觉得很舒坦。一个暑假下来,按照自己制订的计划完成了相应的任务,孩子会很有成就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