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选拔性面试是教育“暗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8-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王永

    “我觉得我快要疯了,孩子还没上小学,我们一家的心理压力就狂大,感觉孩子上学肯定成绩不行!”孩子即将上小学一年级的南京家长张女士无比痛苦地向扬子晚报热线求助。原来张女士的儿子今年参加了一所知名小学的面试,结果被告知综合评定比较落后。这个消息让张女士一家都陷入了对孩子入学的恐惧之中。“我们给孩子上了很多补习课,但是现在好担心孩子跟不上,真是越临近开学越害怕。”(8月27日扬子晚报)

    现在已经是各地小学开学的季节,大多数家长在孩子进入小学前都要经历和新闻中张女士类似的心路历程,只不过是在痛苦程度上大多数人可能要比她轻一些,但总体来说,也都不轻松,因为很多地方孩子进入小学的面试是和后面的分班相关联的,特别是一些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比较好的名牌小学,更是将面试作为考查孩子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关口,这无形中就给学生家长增加了更大的压力——孩子的综合素质不如别的孩子,不仅仅是丢面子的问题,更会担心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击;另外从功利的角度想,孩子的综合评定落后,老师会不会另眼相看,孩子以后会不会一直在班里当差生……当这些由小学面试带来的烦恼一旦展开了去联想,可谓是烦恼无尽,担忧多多。

    小学面试本来就是一个和孩子以及孩子家长进行沟通的形式而已,甚至都不能称其为面试,顶多就是一个见面沟通了解的过程。学校老师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性格和习惯,和孩子进行简单的沟通和互动,消除孩子对学校陌生环境和陌生人比如老师、同学的紧张,让孩子尽早适应学校生活。这是小学面试的初衷,但是现在的小学面试在一些地方变了味,走了调,成了一场优秀生源的筛选大会,不仅仅孩子紧张,家长也陪着担心,某种程度上,面试孩子的同时,也是在面试家长。

    怎么治疗“小学面试恐慌症”, 在笔者看来,还是得将“小学面试”的功能回归到“沟通交流”的层面上,不能先入为主或者说有意为之地将面试附带上筛选好生源的功利目的。因为一个孩子各方面综合素质的高低,不可能通过一次面试就能确定,而且很多孩子的潜力和天分是需要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用耐心和方法去发掘和开启的,而不是在孩子刚刚进入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学校的时候,就通过面试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与其他的小朋友相比,他们是“落后”的,是在很多方面“不如人”的。这些非常负面的认识如果通过面试的方式传递到幼小的心灵里,或许会给他们的自尊心带来巨大伤害,这是每个家长和老师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让小学面试回归到本来的功能上,把面试变成一个相互增进了解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均等地享受各种资源和机会,保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是学校方面应该想到和做到的,毕竟这是孩子进入学校的“人生第一课”,要把这节“课”上好,彰显校方的人文情怀和教学理念。

    其实作为孩子的家长,新闻中的张女士对于孩子的各种担心虽然也有学校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对自己以及孩子的不自信造成的,或许她应该明白,培养孩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性格可能要比报多少培训班更重要,原因很简单:一个刚刚跨入校门的孩子,最需要适应和熟悉的是学校的学习活动的安排以及老师、同学的人际交往和处理,至于入学后的学习成绩如何,才艺掌握多少,孩子会有足够的时间去提高,去学习,但首要的是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培养乐观自信的天性。况且,家长由于小学面试带来的焦虑感如果让孩子感受到,也有可能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更会影响他入学以后对学校的适应能力。所以,作为学生家长,还是应该放平心态,让孩子快乐轻松地进入校园,上好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