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磨血育人”到“明德树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0-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明德中学现任领导班子,左起依次:副校长刘林祥、副校长陶旅枫、党委书记徐林、校长范秋明、副校长陈全宝、纪委书记周喜兰。

    明德中学创办人胡元倓

    明德校友黄兴

    明德校友任弼时

    明德中学“三生”(生命、生活、生态)课堂教学改革观摩研讨活动

    余秋雨先生在明德中学讲座

    歌唱家李谷一回明德中学指导工作

    2011年明德中学艺术团在悉尼歌剧院演出

    湖南长沙,有这样一所学校,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都给予高度评价,毛泽东曾经的评价是“时务虽倒,而明德方兴”,蒋介石视察后的题词是“止于至善”;这所学校,1903年创办,1904年黄兴等人就在校内创立“华兴会”,因此学校被称为“辛亥革命的策源地”;这所学校,民国时期“北有南开,南有明德”的说法就享誉海内外。

    这所学校,创办110年,10万多名毕业生中,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英才辈出,灿若群星:黄兴、陈天华、任弼时、周小舟,谭延闿、苏曼殊、章士钊,陈翰笙、金岳霖、张孝骞……院士更是多达17位。

    这所学校,就是由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胡元倓先生创办的、湖南省最早的新式中学堂,经过110年的岁月沉淀,如今依然熠熠生辉的明德中学。

    110年以来,长盛不衰。在世纪,形成了质量一流、体制齐全、办学规模辐射到海南、贵州的“明德现象”,原因何在?

    让我们走近这所学校。

    坚苦真诚、磨血育人的优良传统传承至今

    明德中学是湖南省最早的近代新式学堂,创办于1903年3月29日。创办之初,校长胡元倓就“揭坚苦真诚四字为校训”,办学人之一龙璋作“四箴”,谭延闿为之作题记,后有蔡元培先生为之作跋。蔡元培说,坚苦真诚是“陶铸人才之宝训”!

    今天,明德新校区的办公大楼“四箴堂”就是以校训命名的,楼内悬挂着明德校训的檀木雕刻。按龙璋所撰写校训“四箴”,坚,就是坚毅、坚定、坚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须经百炼钢化而为绕指柔。苦,就是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困于心,衡于虑”,能吃苦耐劳,方能担大任。真,就是真实,“勿假托以绐己,勿矫饰以诡群”,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诚,就是正心诚意,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现任校长范秋明进一步阐述说,一个人,首先要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怀,要有坚毅不挠之精神。要做“真人”,做诚实的人。在今天看来,做“真人”不做“假人”,显得尤为重要。诚,不是平常说的“老实”不多言语,而是要明白读书目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用创办人胡元倓的话说,就是“先务立其远者大者,以默持世运于不坠”。多么宽阔的胸怀,多么高远的境界!

    说起“磨血育人”,颇有些来历。

    黄兴曾邀胡元倓先生出任当时中华民国教育总长,胡老先生不为名利所动,虔诚办学。对黄兴说:“养成中等社会,实立国之本图,惟其事稳而难为。公倡革命,乃流血之举;我为此事,则磨血之人也。”

    胡老校长有两枚印章,一枚是“从苦打出”,一枚是“磨血人”。教育事业,是“磨血”的事业,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将心血一点一滴去磨。要有宗教教徒一般的虔诚,持之以恒,甘于平淡,乐于奉献。胡老校长毕其一生办教育,为筹款,不管逢年过节疾病劳累;为聘名师,不惜屈膝以求。为聘请日语教员陈介,当众下跪,在三湘传为佳话,人称为“胡九叫化”,我也愿意当这样的“叫化”。老校长将学校办得有声有色,我与之相比,还远不够。譬如:1917年教育总长范渊濂因为明德规模宏大、成材众多,特奖“成德达材”横匾一方;1932年蒋介石先生视察湖南,为明德手书“止于至善”;当时南京教育部门评定全国10所最佳中学,明德名列之首;1934年天津《大公报》发表文章,盛赞“明德与南开,不啻南北并立之两大学府”,“北有南开,南有明德”,就是从那个时候传开了。说起历史辉煌,自豪溢于言表。放着教育部长不当,却愿意一辈子当个中学校长;像胡老校长这样全心全意办教育的人,在今天恐怕不多啊!这种“磨血”精神实在难能可贵啊!

    无怪乎,明德的校友和老师交口赞誉:范校长有胡老校长的影子,是新世纪的“磨血传人”。他放着“一方诸侯”的宁乡县教育局长不干,却为一个中学校长而乐此不疲。他身患多种疾病——视网膜脱落和糖尿病等,却是那样殚精竭虑忘我工作。这或许是今天的明德中学在“秋明团队”带领下,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吧。

    爱国奉献、自强不息的崇高精神激励鼓舞

    明德中学被称为“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在老校区有“华兴会”成立旧址,对师生而言,这当然是最合适的思想教育基地。

    1903年5月,黄兴应胡元倓邀请来明德主持速成师范班,教体育、博物、地理、历史。经常“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义教育学生”。1903年11月,黄兴、陈天华、宋教仁等在明德筹组华兴会;1904年2月,华兴会在明德举行正式成立大会,与会的100余人中,有40余人都是明德师生。1905年,校友黄兴在东京与孙中山会晤,成立了中国同盟会,首批参加同盟会的明德师生有19人。他们为国家、为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校友陈天华、杨毓麟、姚宏业等蹈海自尽,不惜以年轻的生命警醒国人。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一文中特别赞扬了明德学堂:“光绪末年的明德学堂,在省城学生界颇负时誉”,认为明德学堂继承了时务学堂的传统,“时务虽倒,而明德方兴”。

    学校德育资源丰富,不止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更有“院士摇篮”的称号,从一所中学能走出17位院士,这在湖南是首屈一指的;也是明德中学“革命者的摇篮”。

    任弼时、颜昌颐、欧阳钦、周谷城、周小舟等中共领导人曾在明德求学,革命先烈如詹乐贫、毕磊、方鼎英等就有20多位。今年暑假,学校还为《颜昌颐》一书举行了首发式,颜昌颐是明德的杰出校友,“八一南昌起义”军委委员。他在明德求学时就曾赋诗明志“国步日艰难,生民似倒悬。青年应有责,破旧换新天”,这不仅是个人志向的抒发,也是学校从创立以来办学风气熏陶的结果。

    范校长认为,是爱国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明德人;正所谓“春风化雨,江流有声”。挖掘优良传统,弘扬爱国自强精神,是校本课程,但又高于校本课程。史实胜于雄辩,榜样的力量无穷!

    文化立校、明德树人的先进理念开拓创新

    “洋溢文化,流淌诗歌”,是明德校园给人的第一感觉。

    在姹紫嫣红,丹桂飘香的校园前坪广场,几尊大型石刻显示出这所学校的悠久底蕴和浓郁文化。比如:谭延闿的手迹“坚苦真诚”、毛泽东的赞誉“时务虽倒,而明德方兴”、蒋介石的题赠“止于至善”、余秋雨的题词“湖湘气韵,半岀明德”、广场正中向内寓意“书山有路勤为径”的书山造型等,比如:“坚苦真诚”四箴、明德校史等竹木雕刻、院士浮雕、“孔子演教”等中国教育文化浮雕、明德木刻楹联长廊、明德诗墙等,每一楼每一阁的命名都与学校的历史文化密切有关,如乐诚堂、黄兴图书馆、弼时艺术馆、怀求体育馆……仅是这些外在的建筑艺术符号,串联起来,就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社会教育课本。

    领导的艺术不在“管”,而在“理”,而在“自觉”,而在“文化”。“文化”是“自觉”的前提,文化具有永久的魅力。“让老师找到一种心路历程和心灵熨帖,找到一种明德情结。”“对孩子而言,文化是根,没有根的孩子是漂浮不定的。”“让师生在文化涵泳中成长”,这不仅是一种睿智,一种领导艺术,更是一种胸怀!

    “文化立校,明德树人”,是范秋明先生任明德中学校长以来在新的世纪提出的办学方略,也是对“坚苦真诚,磨血育人”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什么是“明德树人”呢?笔者始觉茫然,尔后如沐春风豁然开朗。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