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路再多风险也要全力奔跑
“阳光小屋”内部
编者按:“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是不需提醒的自觉;是约束条件下的自由;是替他人着想的善良。”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亦如清晨第一道阳光,照亮天空,唤醒生命。其建设内容涵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而校园文化本身就具备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的自觉性。学生在校园中吐故纳新,通过参与、思考、比较、判断等方式,形成校园文化认识,同时也以此打造着独特的个人气质和精神。哈佛大学荣誉校长洛丁根深刻指出,大学应是有着价值追求与精神内涵的心的家园,文化是大学的生命线,是一所大学的精髓所在。本期推出华南理工大学学生课外科技实践创新的报道,也将持续关注大学校园里的新文化、新现象、新追求。
■通讯员 卢庆雷
华南理工大学的44位学生组队参加国际竞赛,在21家企业支持下、投入250多万元设计建造一栋功能完善的太阳能房屋(被爱好者称为“阳光小屋”),与来自13个国家的21支队伍同场竞技,在10个单项评比中斩获5个第一名。美国能源部负责人理查德·金这样评价:“华南理工大学队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取得亚军……我敢保证每位中国人都会以他们为荣。”
一系列数字,折射出华南理工大学校园文化中大学生自主科技创新开展得如火如荼。然而,回溯这座太阳能小屋的设计建造过程,却在一开始就让人打上了问号。
梦起 太阳能界的奥运会来到中国
【数字】
为满足各种赛事的高规格要求,预计建造这样一座太阳能房屋需要250万元左右
【突破】
数百万元的投入,在大学生为主导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尚不多见
让在校大学生花250万盖房子?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一年前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曹祖略却激动万分。那一天,他在学校看到了2013年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的宣传海报。
曹祖略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本科生,一直在关注这项在国外声名鹊起的赛事。“它在欧美的地位很高,被称为‘太阳能界的奥运会’,像美国的历届比赛都放在华盛顿的国家广场举行,吸引几十万人排队参观,数百家媒体进行报道。”
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以全球高校为参赛单位,要求参赛队伍建造一幢完全由太阳能设备供给能量的住宅,通过“工程技术”、“热水应用”、“市场推广”、“家庭娱乐”等十个单项的评比确定最终排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肖毅强告诉笔者:“这个竞赛远远不是盖一座太阳能房子这么简单,它更像是F1比赛,一辆赛车就能体现出一个国家、一个行业的综合科研实力。”
现在,这一赛事来到了中国,在曹祖略看来,眼前的这张海报不亚于赛事的入场券。他马上加入了团队,之后成长为队长,“我们的梦想就是建一栋革命性的太阳能住宅。”
梦想之路就此启程,但现实的问题也横亘眼前。几十名队员来自不同的专业,大家的时间怎么协调?预算费用高达250万,钱从哪里来?还有不少队员也内心打鼓——成天学习理论的大学生,真的可以去设计一个完全依靠太阳能来运行的房屋,而且还要在现实里建造出来吗?
点评: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关键在于学生在扎实专业理论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训练完成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提升。高校需要从教学制度和教育模式上创新,提供学生在学习精力和时间上的可能性,引导和推动学生多样化的专业研究兴趣。
追梦 打造多学科协同的“课题社团”
【数字】
共有来自9个学院的44名学生加入,并且吸引了9位专业教师提供指导
【突破】
跨学科、跨学历的人员组合,使得团队视野更加开阔
“敢想更要敢做。有了梦想,再难也要努力实现”,曹祖略借鉴大学生社团的管理经验,将团队分组,每周集中开例会协调进度,平时则由各组自行安排本组工作。
参加这样重要的比赛,到底是“老师主导、学生执行”还是“学生主导、老师协助”?几经比较,团队选择了后者。“学校教学很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像我以前做设计,老师并不会帮我想方案,但他会告诉我怎么去想。”
以学生为主导,围绕某个具体的科研课题,吸收来自一个或者多个学科的学生,来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这在华南理工大学并不鲜见。
曹祖略和队友几乎都有参加各种科研计划或“挑战杯”这样的课外科技竞赛的经历,可以说是“身经百战”,但现在要亲手设计并建造一幢房屋,对他们来说仍充满挑战。该采用什么材料?什么样的大小更适合?功能分配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在课堂和书本上可没有现成的答案。
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外出实地考察,讨论、修改、再讨论、再修改……团队设计组成员林远东告诉笔者,仅仅全英文的设计手册,他们就做了300多页,“别人下课了可以去运动,我们关在工作室里讨论方案;别人假期里出去旅游,我们只能一趟趟跑工地。”就这样,依靠一点一滴积累,一步一步前进,他们终于在4月份完成了设计方案,进入了施工实战阶段。
点评:竞赛的参与过程实际上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过程。学校的各类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专业协同和团队合作的经验;符合科研规律的工作方法和合作模式,使得学生们在课题攻关中有板有眼,扎实推进。
助梦 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数字】
共争取到了21家企业近200万元的赞助
【突破】
巨额赞助以及双赢的结果使其成为“生企合作”(大学生与企业直接合作)的成功范本
项目施工的现场,位于中建四局设在广州市海珠区的一处工地上。而中建四局,正是华南理工大学队争取到的“金牌赞助商”。与此同时,还有兴业太阳能、施耐德电气、中建钢构等20家知名企业为团队提供了材料设备与施工指导。
上百万元的赞助,对于大学生项目来说,可以算得上是天文数字。尤其是在赛事之初,仅凭纸面上的设计方案去说服企业,更是被不少人视作天方夜谭。
为了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团队成员颇费心思。他们先用赛事的高规格去吸引对方,再用专业的合作方案打动对方。在他们拟定的合作协议中,除了详细的宣传方案外,还用了很大篇幅来明确知识产权的问题,比如企业在项目中和学生一起取得了科研创新,企业将有机会共享这些技术财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太阳能房屋将是企业和学生共同进行技术革新与应用的试验田,这一点满足了企业的最大需求,为团队赢来了多个主力赞助商。
团队成员王骥认为,从最终结果看,企业的投入得到了回报,企业和团队之间的合作达到了双赢,他说:“最直观的是企业品牌的推广,有一家企业赛后曾开玩笑,说后悔没有赞助我们,因为我们取得了好成绩,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知名度。”
点评:工程教育的创新实践能力在于创新成果要接上行业发展的地气,而非理论上的“空中楼阁”。企业的深度参与为学生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而学生们的创新成果又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品牌推广——这才是竞赛活动的深刻意义。
筑梦 从“设计师”到“施工匠”
【数字】
最终建造出的房屋以390万元的价格售出,用以展示太阳能技术及环保理念
【突破】
高价出售是对作品的肯定,也在大学生科技作品产学研一体化上做出新的探索
设计方案接地气,日趋完美。然而方案毕竟是方案,如何变成触手可摸的房子?团队成员走出校门,走进工地,开始了被团队指导老师钟冠球称为“从设计师到施工匠”的“华丽转身”。
施工场地离学校十几公里,需要倒转几次公交车才能到达。“现场施工不仅仅是体力上的考验”,技术组成员杨晓波说:“很多设计缺陷到了建造时才会暴露。”为了继续改进,他们向工人师傅请教,探讨如何让房屋建造得既简便又牢固,有时甚至连一个螺丝钉的拆装都要反复试验,直到满意为止。经过三个多月紧张的施工,一直梦想着的太阳能房屋终于建造完毕。
呈现在人们眼前的这幢房屋有近90平方米,实现了高科技与环保的结合:采用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家用电器及设备智能控制,有机蔬菜种植在院子里。在最关键的对太阳能的利用上,这座房屋每天发电超过60度,即使是在阴雨和大雪天气,也能保证一家人的用电、热水等需求。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