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平:破解课改压力 □ 本报记者 解成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1-11-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从传统名师到新课堂改革的建设者和推动者,他不断寻求着教育的突破口。

  初见张顺平副校长,感觉他像一位淳朴善良的长者,沉默而内敛。学校的老师告诉记者:“宜中的课改方案,很多实施细则和制度,都是出自张校长之手,很多具体的事情,都是他在做。”

  在来宜川中学之前,张顺平教过历史,带过数学和体育。1988年,他被调入宜川中学任教,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独特的教学风格,逐渐从一名普通的历史老师,成长为宜川当地的名师,现在宜中的很多历史老师,都曾是他的学生。

  年届不惑,面对着诸多的荣誉与斐然的成绩,他并没有就此满足,安于做个传统名师,而是坚持进行教研教改,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寻求教育突破口。

  2004年8月,张顺平被聘任为教务处副主任,走上了教学管理之路,在漫长的探索和艰苦的奋斗中,逐渐从常规教学的管理者和落实者,转变成了新课堂改革的建设者和推动者。

  张顺平刚上任的时候,教务处教学常规制度基本上不健全、不完善。从2004年到2008年,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建设和完善制度,包括教师的行为规范、教学常规要求、教学失误考核办法等,并致力于监察、落实和管理。2004年10月,在无锡挂职学习后,他提出了“构建人性化的考核评价管理体制,实行人本管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思路,把备课互研会和班组会引入到年级管理中,并努力倾注人文关怀,狠抓落实。

  2008年12月,张顺平一行三人,踏上了寻求课改的道路。冒着寒冬腊月的严寒,他们翻山、过沟,一天赶路近900公里,先后赶到山东昌乐二中、潍坊一中、寿光现代中学、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一路上,张顺平等人经常是吃饭从简、睡觉从短、行车从快,挤出时间用于学习交流。每到一校,他们都进课堂听课、参观校园、参加备课互研会、读书报告会、看课间操,广泛与学生、教师和领导进行交流。正当张顺平紧张忙碌地进行考察学习之时,传来了母亲病重住院的消息。但他仍按计划进行考察学习,10多天后才回到学校。此次山东之行,让张顺平对新课改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与了解,2009年2月,他在学校《教研之窗》上提出了“二六八”课改策略即两个关键、六个结合、八项措施,成为宜川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方略,打响了宜中全面课改的第一枪。

  为了解决学案编写、小组建设等诸多困惑,2009年5月,张顺平带领教师再赴山东。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并明确提出了“三环节导学式”自主课堂教学模式。

  宜中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这也给张顺平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宜中的老师说:“张校长每天睡觉不到5个小时。”

  课改最大的阻力来自教师,刚开始许多教师持怀疑态度,反对课改。宜中有一位老师,个人功底扎实,所带班级学生成绩较好,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他对自己在传统课堂下取得的成绩很满足,不愿意进行课堂改革,经常指责课改,甚至与张顺平发生了争执,并写信向校长孙明贤告状。但张顺平并没有生气,他深信课改是为了解放教师,解放学生,每个人对新生事物的适应都有一个过程,只要让他尝到甜头,就能赢得理解与支持。于是,张顺平与这名教师交起了朋友,他们经常交流思想、探讨问题。张顺平常常到他的班上听课,有机会就安排他外出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这名教师明显感到了课改的魅力,并从思想深处认同了课改。

  张顺平的课改压力,还来源于宜中的学生与家长,课改后由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一开始学生不适应,家长不理解,一些外县学生采用了极端的做法,纷纷转学。于是,如何稳定生源成为当时困扰张顺平的最大难题。为此,他可谓煞费苦心,不厌其烦地和外县学生谈心,并着手进行语文学科改革,给学生提供锻炼的舞台,让他们逐渐敢于展示,乐于展示。于是,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也成为张顺平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他经常通过电话与家长沟通,或通过家访与家长交流,把课改的重要性以及发展方向告诉家长,并及时征求家长对课改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完善课改思路。

  面对教师的怀疑、学生和家长的不理解,张顺平并没有放弃,他借用一位老师的话说“‘传统教学像小鸡,开始跑得比较快。课改就像老鹰,一旦飞起来,就追不上了’。现在宜中的课改还有许多问题,如导学案的分层编写、导学作用的发挥,小组的培训、评价,教材的整合与二次开发,以及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与高考接轨,等等。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改革的信念与决心不会变!”

  “天下黄河一壶收”。奔腾咆哮、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赋予了宜川人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性格。去年,张顺平被聘任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更大的责任与压力,也意味着更多的牺牲与奉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