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尚能育桃李 服务三农写华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1-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党委书记 吉文林 博士 研究员

    院长 何正东 高级畜牧师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位于汉唐古郡,文昌水秀的泰州市城区,这是一座人文荟萃、名贤辈出的城市。55载,风雨砥砺,牧院人以矢志不渝的追求,以务实创新的态度,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铸就了崇高的事业,谱写出“倾情服务三农”的华美篇章。

    岁月峥嵘、砥砺奋进,团结拼搏绘锦绣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夏创办于泰县(姜堰区)官庄的“泰县农业中等技术学校”,1959年1月,“泰县中等技术农校”和“泰州市农业专科学校”二校合并为“泰州市农业专科学校”。1961年9月,学校改名为“江苏省泰州畜牧兽医学校”。2001年6月,学校独立升格为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3月31日,经江苏省批准,学院正式更名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迄今学院已走过了55个春秋,期间几经搬迁、数度更名、困难时期停办,历尽艰难、踏破坎坷,逐渐走向成熟,并不断创造着一个个辉煌,放射着耀眼的璀璨!

    峥嵘岁月,浩荡乾坤。如今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已发展成为拥有凤凰路校区、迎宾路校区、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江苏中药科技园、江苏倍康药业公司2个教学校区、3个综合实训基地,占地4300亩,校舍面积51万平方米。设有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动物药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宠物科技学院、园林科技系、水产科技系、经济贸易系、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等10个二级院系;图书馆藏书98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亿元。

    学院面向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生近15000人;在职教师612人,外籍教师9人,副教授以上教师182人,正教授48人,二级教授4人,三级教授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24名,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92.49%。

    与西班牙合作开展科技项目研发,连续多年招收海外直通车中外合作班,与英国、加拿大3所学院合作办班。2012年3月,学院从苏丹科技大学、津巴布韦大学招录13名动物科学技术专业培训生,2012年12月,学院首次招录36名老挝留学生,取得全日制留学生招录的历史性突破。

    建校以来,学院秉承“修德弘毅,励学尚能”的校训,已向社会输送了4万多名毕业生。一大批做出突出贡献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的校友活跃在全国各地农业战线上。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负重奋进铸辉煌

    “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科研促校”是学院着眼未来而确立的发展理念。

    从1958到2013——55年,牧院人励精图治,薪火相传;从海军诞生地的白马庙到祥泰之州的凤凰城,55载,牧院人风雨兼程,传承梦想。相比较55年前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今天的牧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005年学院率先通过了江苏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并取得优秀等级。2008年被省财政部门、省教育部门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2010年被国家财政部门、国家教育部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目前,学院已成为全国农业高职院校中规模最大、科技实力最强的高职院之一。

    学院专业和课程建设日臻完善,围绕农牧产业链设置了52个高职专业(方向),2个本科专业。成功申报国家重点专业6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群建设点4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教材9门;先后获省部级以上教育教学成果40多项,其中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畜牧兽医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获江苏省创新试验基地称号。

    学院围绕农牧产业链全力打造高水平科技研发平台,建有水禽基因库和姜曲海猪保种场2个国家等级保种、研发平台;省兽用生物制药高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省企业院士工作站、省动物医药创制中心等11个省级研发平台;依托平台建设,学院组建了五大科技创新团队。近5年先后承担部、省、市级纵向科研项目300多项,累计科研项目经费超过1亿元,其中,2012年突破3000万元。获中华农业科技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5项,省农业科技推广奖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23项。今年8月26日国家农业部门1984号公告,向海内外公布了我院在“姜曲海”猪基础上,经过16年精心培育而成的“苏姜猪”新品种通过国家品种审定,这一成果填补了全国农业高职院校培育畜禽新品种的空白。

    学生能力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在国家、省级专业技能大赛中,6人荣获一等奖;在省级文体大赛中,15人荣获一等奖,获3个团体总分之首。

    一主两翼、服务三农,坚韧不拔谱华章

    “紧扣农牧产业链办学,产学研结合育人,紧跟区域增长极发展”是学院立足长远而形成的办学理念。

    55年,艰难跋涉;55载,披荆斩棘。学院从“蜗居”在白马庙到凤舞的凤凰城,牧院人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从快速的外延扩张到更加注重的内涵发展,牧院人打造出了“一主两翼”的校区格局,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奏响了服务三农的精彩乐章。

    学院作为地处泰州市仅有的一所省属农牧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得到泰州市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为学院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泰州市将“泰州市农业科技培训学院”设在学院迎宾路校区。学院在泰州经济开发区100亩的土地上,建成江苏倍康药业公司,成为兽药专业国家实训基地;在江苏省(泰州)农业开发区1500亩的土地上,建成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在国家(泰州)医药高新区1250亩的土地上,建设中药科教园,成为助推中药材种植示范推广和中药加工创制的新引擎。目前,学院凤凰路校区和畜牧科技园已全面建成,江苏中药科技园正全面推进。以“红墙绿树,碧水蓝天”的凤凰路校区为主体、“青砖黛瓦,水陌纵横”的畜牧科技园和“明风黛韵,神水红檩”中药科技园为两翼的“一主两翼”校区格局已经形成。

    55年,植根沃土,服务三农;55载,革故鼎新,耕耘播撒。

    学院坚守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组建六大技术服务团队,设置“社会服务岗”,形成了“品种+基地+技术”套餐式科技服务模式和“行业—学院—企业”联动服务机制。近5年来,学院全面实施驻企兴农工程、百师兴百村工程、特色产业引领工程、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和百家校企合作工程,常年有100名左右的专业教师活跃在农牧生产、经营、服务一线,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等手段,助推农牧产业转型升级,为养殖企业和农民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达5.3亿元。对一线农民尤其是职业农民进行免费培训,5年累计培训各类人员9.91万人次。2011年被六部委联合表彰为“全国十大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优秀机构”,获“省科技富民突出贡献单位”称号,连续4年获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学院农业科技服务专题片,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同时,学院一直致力于为中西部地区培养农牧业专门人才,从上世纪80年代就主动到中西部地区招生,现在每年坚持面向新疆、西藏、内蒙古、甘肃等10多个中西部地区招生,已为中西部地区培养了5000多名专业人才。学院先后获得“全国农业援藏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江苏省扶贫促小康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劈波斩浪、奋勇前行,争创第一启新航

    学院在发展过程中紧扣“农”字,突出“牧”字,打造“特”字,在全国农牧行业产业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进入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的第一方阵,成为全国农业类高职院校的排头兵。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牧院人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忧患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开拓进取,创先争优,取得了一系列鼓舞人心的崭新成就。

    学院两次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连续两年荣获“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三次荣获“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四次被表彰为“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和“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荣获“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全省教育纪检监察审计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后勤管理先进单位”;2013年,学院以“优秀”等级通过国示范(骨干)高职院验收,被评为全国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等100多项荣誉称号,学院各项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今天的牧院人不断弘扬“团结拼搏、负重奋进,坚韧不拔、争创第一”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厉行教育改革,致力人才培养,强化科学研究,倾情服务社会,创新文化传承,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姿态,承托社会与时代的期望,释放蓬勃与激越的力量,为我国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金爱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区事微评     下一篇:少儿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