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荧屏亲子热”降降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1-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禹天建 绘

    编者按: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自10月11日开播以来,人气剧增。由其引发的社会热议中,不乏“重新审视父母责任”、“多陪伴孩子”等积极观点,但随着节目的推进,透过成人制造的娱乐“卖点”和“看点”,“以猎奇为动机、以窥视为目的、以隐私为依托、以儿童为玩物”的嫌疑越来越明显。在泛娱乐化的媒体环境中,怎样才能让家庭教育从孩子的本真出发,回归安静和朴素?对此,本期特编发一组稿件,就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认知盲区

  萌点笑点泪点 不如多了解孩子一点

    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时而令人捧腹大笑,时而惹人怜爱,时而让人感动。但在这些萌点和笑点中,有许多场景和细节都表现出成人和孩子在认知上有很大的差异。作为教育人,笔者有个私心——我们要破除对孩子的认知盲区,多了解孩子一点。

    场景一:“爸爸,为什么农村是这样的?”——在灵水村之行时,Cindy问爸爸,或许这一趟出行,完全颠覆了她对农村原有的“纯朴”、“美好”等印象,而同样死活不肯进屋子的天天,开始也是被张爸爸扛进去,最后也只好硬着头皮接受了现实。想来,这一趟灵水村之行,有可能会让这些孩子们谈农村色变。

    引发思考:在孩子的认知世界里,对那些他们未知的事物,假如没有足够的心理缓冲,他们是很难接受的。像片中的小宝贝们,习惯了大都市的高楼大厦,骤然到达贫穷落后的农村,他们觉得难以接受:我为什么要来这里?这里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而大人们却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一次体验,即使是再艰苦,我们也要咬牙坚持下去。这种认识事物的差异,在很多时候会对孩子造成心灵伤害。

    育儿现状:父母对孩子心灵需求的不了解,造成了亲子关系的疏离,父母越是按照自己想当然的方式努力,离孩子的愿望就越远。比如农村留守儿童,父母认为,抛家舍子在外奔波,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未来,却不曾想,孩子要的却是当下,能时时和父母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再比如城市里的一些家长,会把孩子选到或转到条件比较优越的幼儿园,认为这样的付出很有意义,深圳就有许多的港园(学)儿童,他们每天奔波在赴港码头上,毫无疑问,孩子只能努力克服语言障碍、沟通不顺等困难。这种“优越”,到底是不是孩子所想要的?

    场景二:“天天,你走了我就输了!如果我输了就怪你!”——节目第二期中张爸爸对奔向门外的天天大声呵斥,他认为孩子接受不了“输”在耍脾气。岂知天天结结巴巴地说:“我,我只是,想自己拿一个狗尾巴草给你。”天天的这句话,被网友们称为“戳痛了张亮,软化了观众的心”。

    引发思考:或许孩子对成人世界有所不了解,但作为小人儿的他们却不会对大人们造成什么伤害,而成人却经常因为不尊重、不了解,误读孩子的小天地,伤害孩子的情感。成人不能居高临下地与孩子交流,而应该真诚地了解孩子。

    育儿现状:早上入园,宝贝哭闹着不肯进教室。妈妈好说歹说半天,孩子还是闹情绪,最后妈妈气急败坏地把孩子硬推搡进教室后,飞快地离开了。这样的情景,在幼儿教师晨间接待时,时有发生。除了个别性格比较娇气的孩子,绝大多数平素愉快入园的孩子,假如某天这样哭闹的话,一定是有原因的。当妈妈逃也似地离开后,孩子哭得更凶了,老师哄劝仍然不能“止哭”,孩子便被冠上“无理取闹”之名。

    其实,假如仔细询问,会知道事情是有缘由的——在上学的路上,孩子手上的一张纸被风吹跑了,而那张纸上有孩子的画,他是打算早上入园后送给老师的。丢了“画”的孩子很伤心,妈妈却说,不就是一张“破纸”。没有被妈妈所理解,这种不认同感,让孩子内心有种深深的失落感,于是他有点小情绪,之后在拉锯式交流中,孩子内心的平和彻底被打破,假如再遭到老师不明就里的指责,这种受挫感便会加强,心灵的伤害也会加剧。

    以上成人对幼儿的认知盲区,在现实中很常见。因此,家长朋友们不能只看热闹,而需要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育儿实践,从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出发,真正关注孩子的心灵需求。另一方面,笔者建议电视媒体在掀起亲子真人秀节目热潮的同时,节目内容的娱乐性稍微淡化些,给受众的教育启发性稍微厚重些,更重要的是,对孩子们在节目参入时的内心感受多些考虑,以“知”孩子为前提,去编导节目的形式和内容。

    关键词:成人化解读

    成人化解读娱乐大众却曲解童真

    ■张振平

    幼儿的成长本来就应该有父亲的责任,为什么《爸爸去哪儿》却触动了那么多人的敏感神经,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爸爸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关注,节目播出以后,收视率超出电视媒体的预期,甚至就连那些只喜欢看动画片的孩子也喜欢这档荧屏亲子节目。有关“荧屏亲子热”引发媒体及坊间的热议,可谓五花八门。然而这些明星的家庭教育方式,并不会因为他们的身份特殊而具有广普性。我们更应该站在教育的高度审视这一社会现象,理性思考其背后的原因,使家长们真正静下心来,履行父母的责任,养育好自己的孩子。

    孩子独特的精神世界不容忽视

    把安静还给孩子

    孩子的成长本来有其自然的轨迹,而在现实生活中成年人往往用自己的视角,有意或无意地误读幼儿的童真。有关《爸爸去哪儿》热播以后引发的社会各界的热议中,不乏积极的观点,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还有许多成人制造的娱乐“卖点”或“看点”。如在某些媒体炒作与所谓专家解读这一现象时,甚至把孩子们之间本来属于童真“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社会角色游戏,与婚姻、爱情扯上关系,牵强附会地编造出一些八卦娱乐花边,吸引观众的眼球。这完全是对幼儿童真的亵渎,同时也是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我们必须加以摒弃。按照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处于3至6岁阶段的幼儿,男孩女孩之间,说句“喜欢”实属童言无忌,天真无邪。这种成人视角的解读,娱乐了大众却亵渎了童真。孩子的成长,需要安静的环境;幼儿的童真和稚嫩心灵,需要成人的悉心呵护。成人不该让孩子们承受太多他们难于承受的东西,一定把孩子当孩子,而不是把孩子当成大人来看待。

    了解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才能教育孩子

    把游戏还给孩子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游戏,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这是学前教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我们在《爸爸去哪儿》第一集中看到这样的场景:村长宣布要“每个孩子交出自己的玩具和零食”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表现出了不情愿,甚至年龄较小的孩子还表现出了极度的抗拒——哭闹。在一般人看来,这些孩子可能是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离不了这些东西而已。

    其实,不论大小,无论男孩女孩,玩具在他们的生活和游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因此,了解与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是教育孩子的基础,否则,只能做些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事情,这是与我们教育的初衷相悖的。

    相信孩子有面对挫折的能力

    把成长还给孩子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由于幼儿知识、经验的同质性,在与同龄人交往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建立友谊、化解矛盾以及抗挫折的能力。在《爸爸去哪儿》的沙漠之旅中,我们看到了王诗龄与田丽橙两个小朋友,曾经几度因为一些“小事”产生矛盾,但观众们欣喜地发现,在身边没有大人的情况下,两个小伙伴很快又和好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因为孩子之间的矛盾而导致成年人之间的争吵,甚至是大打出手,然而孩子转脸就和好,但家长还在那里耿耿于怀,不肯和好。因此,成年人不要过多地介入幼儿同龄人的小世界,并相信孩子能够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过程中,学习与遵守规则,并最终达成新的规则。家长应该给孩子们成长的空间和余地,让孩子自然成长。

    在点滴中找到平凡家庭育儿的精彩

    孩子需要朴素温暖的生活

    由于遗传素质、环境及教育等因素的不同,每个幼儿都具有与其他幼儿不同的地方,按照幼儿心理学的表述,也就是幼儿的个别差异,这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虽然在《爸爸去哪儿》节目里,编剧考虑到了邀请不同职业、不同带孩子经历的明星爸爸,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星二代”。但这些孩子成长经历的光环是不可复制的,更何况许多“星爸爸”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存在着探索的成分,有时甚至常常因缺少独自带孩子经验,面对孩子想家、哭闹、缺乏独立性等棘手问题时,感到束手无策。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同样不能追星,更不能盲目地模仿星爸们的具体做法。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从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入手,给孩子更多锻炼的机会,克服盲目攀比的不良心态,念好自己的“育儿经”,使家庭教育回归本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