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的基石 □ 陈海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1-12-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二十字工作方针,都涉及到推动民办教育发展的相关问题。比如关于“优先发展”的阐述中指出,“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在“改革创新”部分也提出,“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优质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解决这些矛盾,实现这些愿景,民办教育都承担着重要责任。

  很多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我国20年前发展民办教育就是为了缓解政府投入不足和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而现在国家财力充足,教育资源充裕,为何还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这里有两个不容回避的严酷现实和一种愿景。第一个现实是:在当今世界上,若一个国家人口超过5000万而且建国30年以上,必然会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中国作为一个泱泱13亿人口、建国60年以上的大国却无一诺贝尔奖获得者。究其根本原因,现行的办学体制难辞其咎。

  第二个现实:放眼世界尤其欧美强国都是经济越发达,普及程度越高,私立学校办得越好。2009年世界名牌大学排行榜前10名全被私立学校所揽括。仅以美国为例。谁在支撑着它的基础教育?答案是私立教育。从美国的总统到议员,从诺贝尔奖获得者到世界跨国公司总裁,无一例外不是走的精英教育——私立学校之路。由此可见私立学校在各国教育中所占的主导位置和特殊贡献。正是以上两个现实,才使得《教育规划纲要》对民办学校寄予厚望——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国家与民族在未来中的竞争能力。

  “国力越强盛,普及程度越高,私立学校办得越好”这一现实看上去似乎不可理解,甚至有些不合实际,但冷静地分析便不难找到答案。

  第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义务教育普及的程度越来越高。因为其“义务”的性质决定着学校的着力点必须放在“普惠”上,无论是社会孤儿,还是智商低下者,都应该接受教育,它决定着公办学校的性质——使其“人之为人”,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而私立教育,是收费的自我选择的教育,其选择的性质决定着学校必须使学生接受特殊的、良好的教育,不仅要使其“人之为人”,更要让其“人之为才”——成为社会的精英。

  第二,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公益性”愈加彰显。这也使得公立学校的教育者职业稳定,收入颇丰,而这恰恰也是其产生职业倦怠、缺乏进取心的根本原因所在。而私立教育者则恰好与其相反。

  第三,责任链条。教育的真谛在于爱与责任,而责任这根链条在公办学校松散而冗长:教师—校长—主管部门—政府—家长(学生),这条责任链条看上去“人人有责”,而实际上却“人人无责”;在民办学校,责任非常直接:教师—家长(学生)。单从这环节的多少便可感受到责任的强弱和责任感所带来的教育力量。

  第四,市场法则。在市场上,你想吃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那你就必须掏钱。蔬菜市场如此,教育亦然。

  第五,办学自主权。办学理念、用人机制、课程设置、执行力度……

  由此可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责任分明,共同为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奠基。所以《教育规划纲要》这样表述: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教育规划纲要》的现实与高远,民办学校的担当与实践,家长的觉悟与判断,这些才是中国教育真正意义上的春天。

  (请作者尽快与本报联系,以付稿酬)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