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寻“道” ——本报未来教育家论坛(2011)侧记 □ 本报记者 冯永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1-12-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11年12月15日,早上8点半,辽宁省岫岩县第二高中校长刁德龙携带摄像机等记录设备,与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代表出现在湖南省道县影剧院,静静等待“未来教育家论坛暨湖南道县三中课改经验观摩会”的开幕。

  从千里之外的辽宁赶到湖南,刁德龙和同行的辽宁校长们转了两次飞机,换了两趟汽车,经桂林,北上永州,历时20多个小时才到达湖南道县。但奔波的辛劳并没有影响他们参会的热情——分享课改智慧,寻求智力援助。

  本次论坛由3部分组成——开幕式:“改革先锋”之2011年度全国十佳现代学校及现代校长颁奖典礼;主论坛:“名家论道”之主题演讲,“行者谋道”之成果分享;分论坛:“校长论坛”之课堂教学改革专题论坛;体验式:“游学行动”之道县三中课堂教学现场观摩。来自全国课改一线的山东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江苏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等实战派专家、新生代校长、课改新教师,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共同探寻素质教育的行动智慧和课改实践策略,重估教育家标准,分享未来教育家的成长智慧。

  两天的时间里,参会的专家和代表们一同梳理思想、分享智慧,共同烹制了一场丰富的思想盛宴。

  论道:教育不能再“丢”人

  “未来教育家论坛是一次课改文化缔造者的年度盛会,是一场新锐教育思想人的巅峰对话,既让我们领略了大家风范,又让我们分享了教改成果,为广大教师和未来教育家的成长搭建了一个卓越平台。”开幕式上,湖南省道县县长胡先荣在致欢迎词时指出,抓好优秀学校、优秀校长、优秀教师的成长,就是抓住了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

  要发展,必先改变。12月15日上午,江苏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从教育家一定是改革家和实践家谈起,系统阐述了他个人和学校近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他提出改革要从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改变开始,“改变自己,不埋怨环境,我们自己就是环境。行动,就有收获。”

  卢志文说,在中国,几乎所有关于教育的弊端和困惑,最终都能从课堂上找到症结;几乎所有关于教育的改革和探索,归根结底也都要回归到课堂中去。教育的产品是服务,服务的核心是课程,课程的载体是课堂。课堂效益低,就是产品质量差。课堂变革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

  因此,改革必须“向着明亮的那方”前行,从课堂的改变出发,最终实现四大改变的目标——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从而让我们的孩子今天幸福,明天幸福!

  伴随着卢志文关于教育改革的动情讲述,不少带着问题来的代表,找到了答案,消除了心中的疑惑。

  “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12月16日上午,山东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在报告中直陈当今课堂教学的弊端,认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只关注少数。其中,“尊重”和“尊严”,是崔其升提及最多的关键词。在他看来,让学生在课堂上赢得尊重比什么都重要。

  “我觉得教育的本质不是学生学了多少知识、考了多少分数,而是积极进取、勇于探索、超越自我等内心品质能够被激发。这些才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关键作用。”崔其升关于教育本质的朴实阐述,让与会代表们产生强烈共鸣,全场掌声雷动。而他近期关于学校和教师工作的思考,更是让与会代表耳目一新。他认为,学校及教师首先要有正气,工作就是人品,表现就是道德。不能把工作视为一种养家糊口的职业,工作其实是人格的写照,是品行的一种反衬。把工作上升到一种做人、修养、品格,这才是抓住了根本。教师只有在做人上加强修炼,反复地去推敲、思考、提炼,形成高尚的道德功底,那么做事时就能将低俗的趣味摈弃殆尽,无私无悔。

  报告最后,崔其升语重心长地寄语全体参会代表:“教改不是意味着教学成绩的提升,而是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和命运。”

  在成果分享环节,北大附小河南分校外国语小学校长王国平分享了该校的“学校管理学”,他指出学校管理学很简单,简单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校里发生的管理行为都融进教育品质,让学生以人的尊严和发展生活在学校中,让学生由被管理者走向管理者行列中,让管理行为转为环境创建行为。

  “教育首先是一种人学,教育的一切要从人出发,以人为本,分析人,关注人,发展人。”论坛上,无论是作主题报告的专家还是成果分享的全国十佳现代校长,都不约而同地谈到教育“丢”人问题,他们认为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必须是人。

  问道:教育的关键词有哪些

  12月15日晚,一场关于学校、校长、学生等关键词的嘉宾互动和教育追问将本次论坛推向了高潮。当晚7点,刚吃过晚饭的参会代表不顾参加一整天会议的疲劳,放弃休息时间,参与到主持人李炳亭专门设置的互动追问环节,偌大的会场坐满了热情的代表。

  主持人李炳亭首先发问:校长的关键词是什么?怎样当校长?

  广东省深圳市清林小学校长杨勇:理念,校长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正确的理念是工作的前提,因为方向错了,停下来就是进步;责任,校长必须思考把教师和学生带向何方,要让每个学生和教师都健康;信仰,没有执著的信仰,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成功的。

  湖北省宜昌一中校长陶三发:作为校长,我尤其看重良知,搞素质教育最重要的也是良知。我不忍心看到孩子们花了父母那么多钱,到头来他们大学毕业后却面临失业,让家长和国家都失望。另外,校长还要有大智、大勇和大爱。

  ……

  最后,主持人总结说:校长必须是干事的人,干正事的人,干正事的好人。

  追问仍在继续,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关于这点,主持人首先做了一番解释:其实学生没有好坏之分,之所以抛出这个问题,是希望校长们能够创新评价方式,从而尊重学生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个性化地发展。

  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校长贾利民:学生必须是身心健康的、快乐的,他们的生命状态必须是勃发的,阳光,个性、自主。

  杨勇:教育首先是一种欣赏,因为教师的眼光将决定孩子的一生。清林小学取消了“三好学生”,只肯定学生好的方面,发现每个孩子的长处,这是每个教师的职责,而不是给孩子贴标签,要让每个孩子“成为最佳的我”。

  李炳亭:关于好学生,我们认为必须包含以下几个关键词:身心健康、热爱生活、敢于担当。此外,学生首先是一个自然人,教育工作者不能为了某种价值观而去塑造学生,那就背离了教育的目的。教育工作者要有自己的信仰:以人为本,尊重生命。

  由于所有上台的校长,都要接受主持人和听众的“拷问”,再通过成效显著的嘉宾互动,参会代表的积极参与,整个会场显得“火药味”十足——对于场上校长的表现,代表们觉得满意的话,就鼓掌通过;如果不满,他们就只有礼节性的稀稀拉拉的掌声。

  12月16日下午,参加本次论坛的500多名代表集体到道县第三中学进行课改观摩。在一年的时间里,湖南省道县三中校长陈波浪带领他的团队把一所面临合并的陷于无资金、无优质生源、无优秀教师等“六无”境地的薄弱学校打造成为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领跑学校,并且荣升为湖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30所样板校之一。

  “论坛活动有专家报告、名校长亮相,有课改经验交流、校长沙龙活动,主题突出,内容丰富,为来自全国各地有志于课改的校长、教师提供了探索、研究课改的大平台。”本次论坛结束后,广西蒙山县教育局局长李世朝给记者发来了参会感受,他说,“作为教育局长,参加此次论坛让我增强了区域内实施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胜信心,在未来的改革日子里,我和我的团队将肩负教育使命,勇立课改潮头,继续做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以实际行动推进区域课堂教学改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