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观察用“三实”彰显培训效益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09-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国培”“省培”已成教师职后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受到广大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教师的普遍欢迎。但是,随着教师培训工作的重心下移和培训项目的迭代更新,如何确保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培训效益,促进投入与产出比的正向发展,已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2019年,根据湖北省教育厅的部署和要求,作为教育部首批认证的国家远程培训机构之一,由中央电大与TCL集团联合组建的奥鹏教育针对新时代教师培训工作的新特点、新内容和新要求,采取“实用”“实操”“实效”的务实做法,克服培训质量再难攀升的“高原反应”,以彰显教师培训效益最大化。

    精准把脉,课程设置讲实用。“做有温度的培训”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课程设置的务实上。课程设置实用是以一次一次调研为前提的。只有认真调研、精准诊断,才会有量身定制的资源推送,才能赢得学员的认可。

    研制方案调研。导入学员基本信息,了解学员地域特点,落实主打课程,突出信息技术,在“整合”上做文章。

    细化方案调研。实施训前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实情。在“小学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骨干教师培训班”上,大部分学员反映,作为骨干教师已具备了教育信息技术的一般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运用于语文教学实践,只是创新能力不够,缺乏“融合”方面的前沿知识与专业指导。为此,项目组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减少了信息技术通识类知识讲授,扩充了语文核心素养以及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等课程,增补了“语文教师的文笔修炼”专题,满足学员成长需求。

    训中调研,微调课程。有教师提出在PPT制作时存在问题。如何突破“难点”,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蒋立兵针对教师在制作PPT时缺乏思路、技术、美感的问题,剖析具体案例,手把手教学员如何利用PPT优势架构教学思路和呈现教学内容,怎样运用审美知识录制和修饰常规课件、微课等。

    以学定教,手脑并用有实操。生命安全教育属于地方课程,没有相关的课程标准和统一教材,任课教师大多教非所学,鲜有受过系统的学科培训,从事该学科教学时间短,而且年龄普遍老化,由此导致大多数学员“开不了口”“动不了手”“迈不开腿”。针对“三不”现象,项目组将“以学定教”的理念迁移于教师培训。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主打活动性、实践性课程,通过一次次实操演练,学员基本掌握了要做什么、怎么做。

    以中小学生如何防范溺水专题为例,项目组专家指出:湖北大部分地域多江、多河、多湖泊,村落和学校大多临水而建,且暑假又是中小学生外出游泳的高峰期,主讲教师要以“情境教学”为主要形式。据此,教练设计脸盆溺水游戏,学员争相参与,切身感受溺水的恐怖及防范溺水的必要性。通过实物、现场演习,学员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不仅提升了野外施救、有效报警等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而且减少了时间、物力和财力的损耗,提高了培训效益。

    多措并举,德艺相济固实效。在中小学校本研修负责人工作坊上,培训对象主要分三种,即学校分管教师培训工作的副校长、区(县)级学科教研员和中小学校教研组长,培训目的是让他们真正“明白”起来,进而带领一个区域、一所学校和一个年级组卓有成效地开展校本研修。为了达到预期目标,项目组从三个方面作了探索:

    一是注重职业感悟,夯实师德修炼环节。针对参训对象的身份特点及角色定位,项目组特别要求班主任和授课教师要组织学员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开展教师宣誓、学唱红歌等活动,增强参训学员的职业使命感、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帮助学员尽快将培训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

    二是优化师资队伍,夯实集中面授环节。参训学员有丰富的校本研修管理和实践经验,尤其是在开发和整合资源、跟踪指导等方面,具有独到见解和实践经验。我们要求授课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抖“干货”,尤其是在制定研修计划、设计研修方案、组织研修活动、开发研修资源等方面为学员出实招、出硬招、出高招。

    三是做好线上线下研修,夯实混合研修环节。项目组将集中面授、网络研修、混合培训等嵌入整个培训过程,一方面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做好线上学习资源推送、学员学习动态监测及项目绩效评估、训后跟踪等服务;另一方面整合多家资源平台,做实线下校本研修活动,助力教师快速成长。同时,注重发挥教师工作坊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推动区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进而促进校本研修从“线上状态”向“线下活动”延伸的常态化、深入化。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