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胜于禁止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1-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孙仕满

    想起了前段时间游览吴山的事。

    吴山是我们附近一处低矮的小山,没有什么名气,但是山上劲松斜倚,路边野花逗蝶,林中小溪弄姿,别有一番风景。我们乘兴而去,到达山下路口却被大石块与铁丝网拦着。经过一番了解才知,去年山上曾发生一次火灾,为了防止类似事情发生,干脆封山,禁止游览。有铁丝网拦着,无法进入游览,我们只好扫兴而回。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山林的管理者因为发生过一次火灾,受了损失,干脆来个省事的,不准游人进入。没有人来欣赏,不为人所利用,这样的管理还有什么意义?禁止,是简单化的管理行为。禁止的背后,会损失更多应有的东西。在教育管理之中,这种现象也随处可见。

    比如,学校图书室出现了图书丢失现象,就不准学生借阅,大门紧锁,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快乐。

    比如,有一名学生打篮球时骨折,家长闹到了学校,于是体育课上就不准学生打篮球,学生失去了对篮球的迷恋。

    比如,学校领导在巡视时发现有教师用电脑玩游戏,就不准教师用电脑,教师失去了办公的快捷与便利。

    ……

    一所学校,禁止的东西多了,似乎制度变得更加完善了,管理更加规范了,但同时也失去了欢声和笑语,缺乏了生机与活力。甚至,越是禁止,管理的难度越大。细心的校长常常有这样的发现,管理制度越具体越难管,学生与你玩“躲猫猫”,在你面前是一套,转身又是另一套;教师变得沉默寡言,很少在一起交谈,并且个个脾气变得暴躁,教师之间关系紧张。

    如何让地上不长草?不是不断地翻土铲地,不是喷洒除草剂,明智的做法是在地里种上庄稼。教育管理亦如此。有一位班主任就善于在学生心里“播种”。冬天的一个早上,这位教师走进教室,发现学生在教室的窗玻璃上画了很多东西,满是雾气的玻璃成了学生创作的园地。有的学生画了可爱的卡通形象,有的学生画了笑脸,还有学生在上面练习书法,教师欣赏着,不停地赞美着学生们的“杰作”。突然他的眼光停留在一块玻璃上,那里写了两个字——“大便”。阳光明媚的早上,马上就要迎来一场“暴风骤雨”。的确,在一些学校,校园墙壁上的不文明语言成了环境治理的难题,应如何对待,是不是该禁止学生乱涂乱画?这位教师想了想,与学生讲起了《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和佛印禅师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苏东坡常常对佛印禅师开玩笑,而大师却从不生气。一次苏东坡到佛印禅师的寺庙里拜访,看到佛印正凝息修炼。苏东坡学着禅师的样子,也盘腿而坐。他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说:“我看你像一尊佛。”苏东坡十分得意地对佛印说:“我看你修炼的时候,倒像一坨大便!”佛印微笑不语。

    苏东坡以为佛印输给了自己,兴高采烈地回到家里,把胜利的消息告诉了苏小妹。想不到苏小妹非但没有和哥哥一起嘲讽“愚蠢”的佛印,反而很冷静地对苏东坡说:“自己是佛,自然看别人是佛;自己是大便,自然看别人也是大便。”

    故事讲完了,教师说,我们心中要拥有美好的东西,因为美好的东西将使我们变得越来越美好。大家看这玻璃上的字一定是某位同学不小心写上去的,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时有一位男生走了过去,把这两个字擦掉。从此以后,这个班再也没有出现乱涂乱画的现象。

    简单的禁止拦住了美好的风景,智慧的引导却可以彰显人性的光芒。各位教育同仁,我们该如何引导教育行为,给师生心里播撒美好的种子呢?

    (作者系山东省临沭县实验小学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