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免奖牌”实质是教学管理手段失灵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1-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王晓春

    据媒体报道,日前,河南郑州第十九中学的一位陈老师自制“豁免奖牌”,发放给课堂发言踊跃和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奖牌数目可用以抵消“请家长”、犯错受罚。陈老师告诉记者,“豁免奖牌”可以缓解学生犯错误对惩罚制度的反感,目前该制度已实行一年,学生的表现令人满意。

    笔者认为,在学校里实行“豁免奖牌”制度应该叫停。在古代,与之 类似的“免死牌”,实质是逍遥法外,是人治高于法治,即使在当时也未必合理,更不用说现代了。比如上课多发言几次,挣足了“资本”,那么是不是下课打人也可以免受处罚呢?比如攒够8张牌就可以不请家长了,可有些事情是非通知家长不可的,那又怎么办?更何况该做法等于把“请家长”认定为“惩罚”之一种,这种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教师和家长联系,其主要作用并不是告状和惩罚,而是沟通。教师设计“豁免奖牌”制度,等于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立起来,副作用很大。

    更进一步看,这种“豁免奖牌”制度的应试指向很清楚。教师希望学生通过该制度实现“正确发言、成绩名次提升、积极参与活动、与同学相处融洽”,说到底还是想尽办法,迫使学生提高考试成绩,迫使学生积极参加班级活动,达到教师的管理目的。这是很典型的“他律”教育。这样搞下去,学生的自觉性很难提高,因为其需要的恰恰不是自觉性,而是学生紧盯教师手中的“豁免奖牌”。

    真正的自觉性是不图表扬,不怕惩罚。觉得这么做有道理、合道德,就去做,这才是自律道德。比如学生上课时愿意发言,能从发言中得到收获和乐趣,这种发言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为了获得“豁免奖牌”去发言,只是一种表演,甚至就是商业行为——用发言购买“豁免奖牌”。从德育角度说,这种制度或许可以一时改变学生的外部行为,然而在思想上,学生受到的却是负教育。在这种教育下成长的学生,成年以后也会惯于看上级脸色行事,自己心中没有“一杆秤”。这就是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弊端之一:只顾眼前效果,不考虑对学生的长远影响。

    虽然涉事教师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承认这种做法的负面作用是难免的,但他显然并不知道负面作用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更重要的是,他以为那负面作用仅仅是对学生。其实,这种做法不但害学生,也会害教师。采用这类做法,只能引导教师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比如上课要想让学生积极发言,关键并不是奖励,而是教师设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教学的技能、提问的艺术,是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方面,需要不断探索。而“豁免奖牌”制度则完全是另一个思路。一旦见到眼前成效,教师会自以为得计,就不会把精力主要集中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上。这种思路,叫做“通过管理手段解决教学问题”。由此,教师越来越不像教育者,而像行政或企业人员。教师的注意力重点并不是教书,而是“管人”,这种情况在当下的中小学很普遍。采用这种思路的教师,其学养和教学能力可能多年停滞不前,但“整治”学生的本事却逐年增加,而且力度越来越大。

    恕笔者直言,与“豁免奖牌”类似的制度,属于日常的教学管理手段失灵,教师江郎才尽,只好乞灵于“邪招”。教师应该走的是另一条路——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正路!(作者系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