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谋发展 提升内涵育英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是上海市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中国现代会计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学校由“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始创于1928年,200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1年接受国家教育部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3年9月学校被认定通过合格评估。10年来,学校锐意深化改革,提升办学内涵,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步履坚实,硕果累累。

    理念引领 步步为营——升本10年来开展的主要工作              

    学校10年发展之路自然而扎实,每一个阶段、每一次跨越均以理念为引领,以规划为先导,突出发展的工作重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了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0年来,学校以“建设合格本科院校”为目标,每年突出一个主题,先后开展了办学特色大讨论、教育质量年、学科建设年、人才建设年、校园文化建设年等系列活动,各项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开展办学特色大讨论,明确办学定位、发展目标,不断完善办学思想(2003-2005年)

    2003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在由专科向本科教育转轨的过程中,立信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建设这样的大学,是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为此,学校在2005年组织开展了办学特色大讨论,全校师生就学校如何定位、如何发展、如何办出特色、如何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等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以期在新的办学层次上找准位置、明确特色、厘清思路、达成共识。在充分了解、继承办学历史和办学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在改革发展中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通过分析学校在全国和上海本科院校中的坐标位置,经过多次研究和论证,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定位。

    (二)强化制度建设,夯实合格本科院校基础(2005-2008年)

    学校在明确目标和基本办学思想的基础上,摸排出专科学校与合格本科学校的主要差距,在建设合格本科院校的进程中,每年突出一个工作主题,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建设年活动,逐年确立工作重点,强化本科基础建设,重在建章立制,分阶段、分步骤地来推进本科建设工作。

    2005年开展“教育质量年”。确立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通过制定本科教学规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水平;2006年开展“学科建设年”。提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专业建设,推动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快速发展;2007年开展“人才建设年”。明确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提出了人才强校战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的建设水平;2008年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年”。初步形成理念、行为、环境、视觉识别等一整套相对完善的文化建设体系,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术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三)深化校内改革,强化内涵建设(2009-2011年)

    经过几年的夯实基础,学校在建设合格本科院校的进程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困扰学校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凸现。表现最为突出的矛盾就是学校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机制的不适应性。学校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推进校内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才能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脱颖而出。为此,学校在2004年至2005年本科建设起步阶段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出台引导两级管理制度文件等校内体制机制改革的基础上,谋划实质性校内体制机制改革。

    1.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2009年,学校启动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管理机构改革。2010年3月,学校启动制度建设工作,对2003年以来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了梳理和完善,对部门职责进行了清理,各常设机构也相继建立了机构章程或议事规则。

    2.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0年,围绕诚信品质、国际视野、复合适用的人才培养要求,以“双语、双证、双师”为抓手,分级教学为路径,国际化专业能力培养为方向,积极探索大口径招生、大平台培养、特色班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开展优良校风建设

    2011年,学校提出建设“守诚信、重规范、负责任、讲包容、顾大局、促和谐”的优良校风,努力营造培养知识丰富、情趣高尚和有道德选择能力的优秀人才的学校氛围。

    (四)抢抓机遇,切实落实重点工作(2011-2013年)

    1.接受国家教育部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坚持强化优势,弥补差距,扎扎实实做好教学评估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坚持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确保迎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2011年,经过各方通力合作,学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顺利完成,专家组对学校升本8年来围绕如何建设合格本科院校的工作整体上给予肯定,学校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积极争取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

    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这一难得机遇,针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高端应用型审计人才紧缺的现状,结合学校审计人才培养的基础与优势,2011年,学校申报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项目获批,成为首批开展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高校之一。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的获得,是学校研究生教育的重大突破,对提升立信教育品牌,实现把学校建设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财经类大学的发展目标有着重要意义,也为学校服务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和四个中心建设提供了更大的平台。

    3.努力在学科、科研能力上实现升华

    学校以“085工程”建设为契机,群策群力,进一步加强学校资源的配置和统筹工作,促进学校内涵提升。2011年,“以会计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平台建设”被列为上海市“085工程”建设项目。第二期知识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高级战略研究中心——上海经济运行风险预警和管理研究中心”获批上海市教育部门“市高校知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是同类项目中资助强度较大的。

    4.彰显办学特色,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学校聚焦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按照“分类培养,因材施教,突出特色”的思路,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突出通识教育,强化专业基础,提升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针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学校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工作,构建了“以课程教学为基础、导师团队为支撑、学生社团为抓手、生涯活动为载体、创业教育为突破”的五位一体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培养出的立信毕业生,因其具有诚信品质、社会适应性好、实务能力强、职业素养高而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和广泛认可。

    精耕细作 硕果累累——升本10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              

    升本10年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人才培养

    1.师资队伍

    学校始终把人才强校战略放在学校事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坚持“外引内培”、机制创新,加大力度,有计划、有重点地从海内外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并加强教师队伍的自身培养,有效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目前学校有一支结构合理、特色明显、具有较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全校现有专任教师569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159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比例达到35.9%;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81%,博士占到35.3%;4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达到74.5%;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的教师占到25%,“双师型”教师占到50%。师资队伍正向高学历、高水平、国际化、年轻化的趋势发展。学校有“东方学者”(讲座教授)2人;多位教师荣获全国和上海市的多个奖项。学校还积极聘请百余位来自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师,通过直接授课、学术讲座、合作研究等方式,促进了校内外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2.本专科生源质量

    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万余人,随着办学水平的提高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学校生源质量也稳步上升。目前,学校招生范围已覆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在山东省、辽宁省实现所有专业本一批次招生,贵州省、安徽省、河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江西省、福建省、黑龙江省部分专业本一批次招生。专科招生生源质量长期稳定在上海市领头羊地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