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文化”的品质与德行
《遐思录》 (另有《读书记》、《回想集》、《书艺谭》)林鹏 著
商务印书馆
■曾艳兵
林鹏先生与姚奠中先生、张颔先生并列为“山右三贤”,他是我国著名书法家、作家和民间学者,著有《蒙斋印话》、《蒙斋文录》及长篇历史小说《咸阳宫》等著作。我在读过他的随笔集《遐思录》后,也颇有了些“遐思”。
林鹏在《遐思录》开篇便盛赞中国文人中一个特殊而又历代不衰的群体——隐士。关于隐士的界定与传统的说法不大一样,在林鹏看来,真正的隐士,既不是尽显魏晋风流的阮籍、嵇康,也不是宁肯被烧死山中也不肯出来为官的介之推,更不是笑傲归隐的范蠡,而是那些敢于表示不满、敢于不合作、敢于抗争的文人志士,他们可以是以耕种为业的自耕家们,可以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歌,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的上古士人,亦可以是一群隐于市的大隐之士。在这个群体中,人们可以只依仗自己的“五亩之宅”过着精神独立、人格完整的简单生活,即使因为贵族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至于“五亩之宅”也荡然无存,他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精神,胸怀天下,放眼寰宇,不为高官厚禄所动,也不为强权暴力所屈,不与权力同流合污。在林先生看来,隐士就是一群有着铮铮傲骨、不屈服于强权、不奴颜婢膝、不愚忠愚孝的文人义士。他们承载着如今人们内心向往的自由平等,承载的是“蒸不熟,煮不烂”的文人气节。
在这些隐士中,林鹏首推战国时代的隐士鲁仲连。《战国策·赵策》中记载了鲁仲连“义不帝秦”的故事。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魏安釐王派将军晋鄙救赵,但魏军畏惧强秦,大军中途停滞不前。魏王派辛垣衍进入邯郸,想让平原君说服赵王,秦之所以围攻赵国,并不是贪图邯郸,只是想为帝。赵如果派使臣诚心尊秦昭王为帝,秦一定大喜,定会退兵而去。平原君对此犹豫不决,难以决断。此时恰逢鲁仲连行游至赵,听说了此事,便要求见魏使辛垣衍。鲁仲连指陈利害,魏国与秦国本来是同等具有尊严的万乘大国,只因秦的一场胜仗就俯首称秦为帝,那么三晋的大臣就连邹、鲁的奴仆、卑妾都不如了。一番言说,让魏使幡然醒悟,连声称谢,决计不再提让秦称帝的事。后魏公子夺兵符助赵破秦,赵转危为安。平原君要高官重金封赏鲁仲连,鲁仲连却笑着说:“天下的士人之所以被天下人所尊崇,是因为他们能替天下人排忧解难而不图回报。如果为收取酬劳而做事,那是商贾的行为,我鲁仲连不忍心做这样的事。”于是鲁仲连辞别平原君而行,终身再未与平原君相见。飘然而去的鲁仲连,不仅不是为了个人私利,甚至不是为了一国一君而劳心费力。作为齐人的鲁仲连,其眼光并不拘囿于齐国,在这个故事中并没有直接涉及到齐国的利益,但鲁仲连却说如果尊“弃礼义,权使其士,虏使其民”的暴秦为帝,他宁可赴东海而死,而“吾不忍为之民”。可见,鲁仲连的胸怀在于天下人。
与这一写作主旨相关联,林鹏先生的作品中出现了另一个关键词“仁”。所谓“仁”是与“暴力”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就笔者粗浅的看法,林鹏的“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仁者何如”。正如林先生所说“仁者无敌”,仁者必无敌人,或者说仁者根本就不设置敌人,因而也就不存在敌人。只有实施暴政,渴望独裁的人才需要通过打击敌人来扬威,使他人屈服在自己的暴力之下。
其二是“仁者如何面对暴力”。对此,林先生讲到了伯夷、叔齐叩马而谏的典故,伯夷、叔齐敢于反对武王以暴易暴,林先生赞之为“大仁大勇”。武王伐纣历来为史家所推崇,认为是正义的战争,是代表着前进力量的战争。而林先生则认为不然。只要是以暴易暴,那就是暴力,那就意味着生灵涂炭,就意味着民不聊生,就不为仁者所为。
其三是“仁者本质如何”。仁者爱人也。“狐首正丘,仁也”。仁者的本质即为坚守初心,不忘本心,不昧良心。仁者不应因为某些外界的因素忘记了根本。仁者要以天下事为己任,以天下人为家人。
简言之,仁者就是对千百年来强权的一种反正,就是誓要踏平千百年来积存于人类社会中的权力金字塔的一种气度。(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