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引领:为了师生自主发展
为营造和倡导教育家办学氛围,北京市海淀区教工委、区教委推出了教育家办学实践系列研讨会。12月10日,教育家办学实践研讨会走进中关村一小,听刘畅校长讲述教育家办学的故事。
做校长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在这样的学校里师生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我认同这样一种观点,一所学校如果真的在实现教师幸福的教、学生快乐的学上有所作为,那么,通过这些教师和学生以及他们所联系着的成千上万个家庭,形成好学校的口碑是自然而然的事。
多年的办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要办好一所学校,一定要把关注点聚焦在人身上。因为在影响学校发展的诸多要素中,人是决定性要素。中关村一小的改革,首先从变革人开始,试图通过价值引领、组织结构变革,激发师生自主生长的愿望,将实现师生自身价值与学校发展统一起来,在成就学校的同时,成就师生。
“做最好的我”,形成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选择
“做最好的我”,是中关村一小的价值追求。
“我”,代表的不仅是个体,也是集体。“最好”,是一种不甘落后的精神状态和永不言败的自信,其核心要义是发展、进步,这种发展和进步是基于自己原有状态的一种比较,是自己与自己比出来的。这是人人经过努力都可以实现的追求。
如何让学校的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个师生的心中?
我们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到来自教师、学生和家长对于“好学校”“好老师”“好学生”基本品质的认识,并将大家的共识纳入《中关村一小自主教育60条》中。通过对话校长、每周一得、说出我的教学故事等不同方式,让教师表达出自己在实现“最好的我”的过程中的甜酸苦辣,使一个个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承载着学校文化在校园里流传起来。学校通过评选感动一小十大人物、师德标兵、功勋教师、学校形象代言人等活动,使学校文化逐渐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不断激励和引领师生努力前行。
从操心事到关注人,构建适合师生自主发展的组织结构
一小规模大, 师生人数多, 靠制度、命令、监督,再增加三倍干部人数也管理不过来。一小的师生能人多,个性强,蕴含着极大的能量。在这样的状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势而为,通过组织结构的变革,给予教师更大的发展空间,让教师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着手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与变革。通过放权、分责、搭台、激励四项措施的实施,形成自我管理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在学校发展中起到引领、创新、润滑、补充和支持的作用,让发展成为每个教师的共同责任与担当。过去,学校采用的是教导处、德育处、行政处等处室管理结构,这样做虽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分门别类地将事情处理好,但在事上费心多,对人的关注不足。我们将学校7个处室进行整合,构建了以课程与教学中心、学生成长服务中心、资源管理中心为主线、以项目负责制和课题负责人为辅助的管理布局,凸显了“人”在管理工作中的地位。
学校成立“一会两院”,几十个岗位面向全体教师招聘,所有岗位人选均由教师自愿申报、同伴推荐、教师之间协商产生。一大批具有领导力的优秀教师加入到“一会两院”中。学校还设立了项目管理负责人、科研老板、论坛坛主、风采人物、学校形象代言人以及校长助理、学科协理等岗位,使教师在承担管理责任的同时,积累团队引领者的素质。学校与周边大学合作,为教师提供大学菜单课程,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附近高校听课,并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教学中,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成为学校科研工作的带动力量。
目前,学校各类管理平台参与人数占到全校教师的51.8%。这些教师富有激情,善于反思,主动担当,敢于迎接挑战,在学校各领域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组织结构的变革,弱化了原有管理结构的层次感,增加了学校发展的动力点,提高了学校发展的凝聚力。在这个过程中,校长也从过去单一的领导者角色,开始向教师发展的平台搭建者、资源组织者和首席服务者角色转变。
鼓励微变革微创新,激发教师更多教育智慧
小学教师的工作,很容易流于简单重复。教师因为熟悉、熟练而产生倦怠,这种倦怠是侵害教师的慢性毒药,也是学校变革的最大障碍。
为激发教师职业热情,学校开展自主教学研究,提倡教师在完成教学规定动作之外,积极开展自选动作,实现基于日常问题的微变革、微创新。
学校鼓励教师每人都能有一点新想法、新尝试、新体验和新收获。渐渐地,有的教师通过隐形分层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找到了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有的教师通过名字卡、学号单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表现”机会;有的教师选择“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有的教师根据学生问题进行持续性观察和记录,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坚持数年,成为专家型教师。小先生助教、五分钟演讲、123分享策略、学案导学、学困生导师、混龄学习等自主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焕发激情。教师们自主提出的“疼学生”活动开展起来,各种各样关爱学生、“疼学生”的好办法层出不穷。
四年级组几位教师组成项目组编写阅读读本,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数学、英语和音乐教师基于学生共同问题组成异质课题组开展研究;体育教研组邀请学生和老师一起创编学生喜欢的课间操。科学组教师规划建立种植养殖一体的“空中小农庄”,为学生学习了解基本的农业常识提供课程资源。
教师们渐渐领悟到,每天改变一点点,并不是什么难事,而这种积累的过程,就是建构属于自己的教育学知识过程,也是使教学变得越来越智慧的过程。
从关注教材到关注学生,从关注一个学生的成长到关注一群学生的成长,从关注全体学生的成长到关注其全面成长,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在发生着改变。
让更多学生参与,基于儿童视角设计学校生活
当我们真正把学生当做生命个体来看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有着很强的自我发展愿望和自主发展能力。但现实学校教育中,学什么、怎么学、在哪里学、什么时候学,学生往往无法自主,得服从成人预先的安排,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中关村一小学生大都具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自主发展愿望和能力都很强。因此,教材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知识需求,成人组织的活动也让更多的小能人无法接受,他们想学的更多、更广,他们想体验的更深、更独特,他们有太多的想法要表达,有太多的本领需要展示。
学校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特色化实施结合起来,在保证国家课程高质量完成的基础上,将教师资源、家长资源、社区资源和高校资源等各种资源优势协调起来,重新构建满足学生多元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打造具有“一小味道”的课程体系。
比如,学校在三、四、五年级试点,每周抽出一定课时,为学生提供36门选修课。以语文选修课程为例,每2周抽出1课时,开设思维与表达、阅读与欣赏、活动与写作、国学启蒙等四种类型的选修课。
就这样,中关村一小三年级到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由原来的全班一张课表到现在一人一张课表,由原来的一个年级开设9门课到现在的36门课,由原来的72个学段课程到现在的288个学段课程,由原来的只接触9位教师到现在和学校大部分教师和校外专家都有相处的机会,由原来的只和自己班上40名同学交往,到现在可以和整个年级的400多名同学结成学习伙伴。
根据学生不同需求,学校设计多种灵活开放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到图书馆阅读;数学水平高的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可以自任主编,编辑数学小报。科学课上,教师把编写“科学书”的任务交给学生,学生通过网络、观看相关录像、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访谈中科院动物所专家等方式研究东北虎数量减少的原因,编写了科学教材——《中国珍稀动物之东北虎篇》。
学校在组织学生活动时坚持两条原则,一是一项活动尽可能让更多学生参与;二是学生活动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做主角。我们的想法是,让每位学生在小学生活阶段,至少有一次记忆深刻的人生第一次。
比如,科技节上,除了各班共同制作完成的集体项目纸船水中竞速、水火箭留空竞赛、DI无懈可击承重比赛之外,还有学生设计的81个挑战小屋;艺术节不再以特长学生的单独表演为主要形式,而是鼓励更多学生选择扮演自己喜欢的童话人物,还可以参加我来做主持人、今天我主讲、图书馆百家小讲坛等自荐项目。在学生提案征集、挑战天下的学生裁判、我的世界我做主个人秀场、学生心理疏导小委员、一小少年科学院小院士采访大院士系列主题活动中,学生中间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策划、组织、管理、协调能力的小导演、小能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